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幾年前,一塊矗立在首都機場高速路旁的巨大廣告牌格外引人注目,上書:大連,中國IT外包中心。幾年后,在第五屆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上,大連市市長夏德仁宣布,要把大連建設成全球軟件和服務外包新領軍城市。這里我們不能不提大連軟件園,因為大連軟件產業和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必須從此說起。創業篇大連軟件園創建于9年前。那時國內對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的認識還很模糊,一些人并不看好這個產業。1998年,市政府將甘井子區由家村地塊交給億達集團開發。當時這里是一片荒涼的棚戶區,究竟發展什么產業一直沒有定奪。經過多次論證,大連億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蔭環決定先期投3億元開發中國第一個“官助民辦”的軟件園————大連軟件園。正當推土機開始轟鳴,在大連軟件園的工地上,悄悄走來了一個人,他不聲不響地看地。孫蔭環從高新園區管委會一位副主任那里得知,此人正是沈陽東大軟件公司、東大阿爾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積仁,他有意在大連投資,但未下決心。當年大年初三,孫蔭環與那位副主任冒著大雪,驅車去沈陽給劉積仁拜年。劉積仁深感其誠,決定在大連軟件園投資1億元,建設東軟大連分公司,并與億達集團合作,在大連軟件園創辦東軟信息技術學院。發展篇2001年4月,大連(東京)軟件產業說明會暨投資洽談會在東京全日空酒店舉行,成為中日軟件領域合作的轉折點。當時的大連松下通信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田中哲治在接受采訪時說,選擇大連軟件園,因為這里有適合企業發展的環境。2001年之后,每年都有數十家日資企業落戶軟件園,到2007年,園內的日資企業已經占到了27%,成為名副其實的“中日軟件產業合作戰略門戶”。面對已取得的成績,大連軟件園并沒有停止開拓其他國際市場的腳步。位列全球500強的GE(現Genpact)公司從2000年就開始在大連開展外包業務。當得知GE公司有意在大連擴大規模這一信息后,大連軟件園提出了“定向建設,長期租賃”的構想。這種“以租定制”的經營模式深深打動了GE公司的決策者,促使雙方最終達成了合作意向。如今,大連軟件園入園企業超過380家,外資企業比例高達42%,其中全球500強企業30家。人才篇人才是軟件產業發展的原動力。作為軟件企業聚集地的大連軟件園從一開始就意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2000年東軟集團和大連軟件園共同投資的東北大學東軟信息技術學院奠基。7年過去,學院實現了飛越式的發展,在校學生已超過萬人。東軟信息技術學院的成立帶動了大連市軟件教育的氛圍,大連理工大學、交通大學、外國語大學分別成立了軟件學院。除了就地培養,從2003年起,大連軟件園多次組織園內企業進行全國范圍內的巡回招聘活動,同時每年還要在日本舉行兩次招聘會。如今,在軟件園里,已經聚集了近3萬的軟件從業人員。“全面地為企業著想,為產業的發展儲備雄厚的人才能量”,這種理念贏得了人們的信賴和支持。模式篇今天,“官助民辦”已成為中國軟件產業發展中獨樹一幟的“大連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這一體制模式,大連軟件園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軟件園開發主體企業,負責軟件園的基礎設施建設、環境建設等;大連市政府則在宏觀指導、制定政策、招商引資及軟件園服務體系建設上發揮著作用。這種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使大連軟件園得以超常發展。2004年4月19日,惠普公司入駐大連軟件園,在大連軟件園中建設其服務東北亞和全球的技術支持中心。如今,經歷了三年多的發展,惠普大連運營中心已經達到了2000人的規模。有專家在對比之后認為,雖然各地軟件園區都很在意服務,但大連軟件園對企業的支持和理解則更加到位。展望篇9年的跋涉和歷練,大連軟件園探索出了一條成功的園區發展之路。 1999年7月25日,大連軟件園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2001年7月12日,大連軟件園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國家軟件產業基地”;2003年,大連軟件園再獲國家支持,被國家發改委、信息產業部、商務部批準為五大“國家軟件出口基地”之一,大連市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軟件產業國際化示范城市”;2006年8月4日,大連第一個被商務部授予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大連軟件園被授予“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區”…… 如今,隨著軟件園一期建設的完善,更為廣闊的軟件園二期工程正在開發修建,昔日的山嶺荒原即將變成云集知名公司、匯聚IT精英的軟件社區。
來源:經濟日報
標簽:電信行業 淮南 漢中 德州 新余 白銀 哈爾濱 鎮江
上一篇:劉積仁:我們更像一個學校
下一篇:弗里德曼:全球化是中國人的朋友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