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德勤咨詢公司(Deloitte Consulting LLP.)最新發布的調查結果,全球許多率先參與信息技術和公司流程外包的最大型組織近來紛紛將外包業務收回并尋找替代方案。從受訪者的反饋中可以看出他們對傳統外包做法的不滿意度正不斷上升,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他們不滿意的主要原因竟然是外包的成本和復雜性太高(傳統認為這是外包可以改善的方面)。
這項名為《外包市場需要改變》的研究項目顯示,70%的受訪者對項目外包有明顯的負面感受,且現在對外包抱持更為謹慎的態度;44%的受訪者表示業務外包后他們并沒有看到成本得以下降;同時有1/4的受訪者稱當他們發現可以在組織內部以更低的成本更為成功地完成任務后,他們就把這些職能收了回來。
此外,57%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承擔了外包合同中包含的服務成本。接近半數的受訪者表示“隱性成本”是他們管理外包項目時面臨的最為普遍的問題。
德勤的一位高級戰略負責人Ken Landis說:“以往大家都忽略了產品生產的外包和服務職能的外包之間存在的根本性差異,但是現在這些差異都凸現了出來。外包商和公司之間的目標可能是相互沖突的,這使得公司渴望創新、節約成本和提高質量的目標會面臨風險。此外,外包這種做法預期中的結構性優點并非總能轉化為更便宜、更優質和更快捷的服務。于是,大型公司現在對新的外包交易采取了更為審慎的態度,它們會仔細的審查,就現有的協議進行重新談判,以及更為頻繁地將外包項目收回公司內部。”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原先采取外包策略的原因包括:節約成本、減輕壓力、方便靈活或者缺少內部完成能力。但是,許多公司發現外包活動給自己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復雜性,比如外包給公司的價值鏈造成了成本和摩擦的增加,需要高級管理層給予更多的關注以及需要比預期中更高超的管理技巧。
其他一些值得關注的重要調查結果包括:
預期的價值水平不是總能實現:
62%的受訪者發現相比原先的預期他們需要付出更多的管理努力
57%的受訪者說他們無法為其他的項目騰出內部資源,這導致比預期更高的交易管理費用
52%的受訪者將與成本有關的問題列為外包的主要風險
81%的受訪者表示對外包商的定價和成本結構所知有限或根本不清楚,這使得支付額外成本的可能性增加
48%的受訪者指出他們沒有標準化的方法用以評估商業項目的外包
對于外包商來說,形勢也發生了變化:
83%的受訪者說由于定價以及商業、技術和監管環境發生了變化,他們就外包交易進行了重新談判
53%的受訪者已經從長期合同(6-10年)轉為較短期的合同(不超過5年),目的是增加靈活性和談判能力
73%的受訪者同時與多個外包商合作以降低對單個外包商的依賴度。那些過去曾經只與獨家外包商合作的受訪者警告說這種方式非常危險,他們再也不會這樣做了
45%的受訪者稱出于創新的動機,他們被迫在外包合同中加入利潤分成條款,這一點突出了對外包商滿意度的持續關注
Landis說:“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外包對一些大型公司來說已經沒那么有吸引力了,因為它并沒有如事先承諾的那樣創造出價值,同時它所標榜的成本節約優點也由于經濟從蕭條中復蘇而變得不重要,同時企業也尋找其他的解決方案來支持它們的成長。然而,外包仍然能為那些出于正確的原因采取外包策略的公司創造價值,當然它們還必須采取正確的模式,比如中心化-標準化-外包,轉型-運營-轉移,商品外包,風險轉移,將固定成本轉為可變,另外還需要具備從開始到執行的過程中的超凡的內部管理人才。”
關于本項研究
本項研究是在去年10月至12月間通過訪談形式完成的,受訪者為那些采取外包策略的組織中的高級經理人,他們身兼決策和運營的雙重職責。參與調查的共有25個世界級的組織,它們分布的行業包括:制造、運輸、消費者企業、能源、金融服務、科技/傳媒/通信、醫療保健以及公共部門。參與調查的樣本企業中:近半數企業是“財富500強”企業;有1/4的企業是私營企業或公共部門實體;有4家企業的總部位于美國以外;有6家企業是“財富50強”企業;另外有3家企業是“財富全球100強”企業。大約有3/4的企業是紐約證交所或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有10家企業是道瓊斯綜合指數或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成分企業。以上所有企業的總市值接近1萬億美元,雇傭的員工總數超過100萬人。它們僅花費在大型外包合同上的總費用就達到了500億美元。這些企業的平均年收入為500億美元,平均運營成本約為130億美元,平均市值約為530億美元,平均雇傭人數為6萬人。此外,本項研究還聘請了來自波士頓大學和沃頓商學院的兩位聲名卓著的理論學者參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