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博聞科技中國區總經理馬穎
馬穎: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下午好,今天很榮幸在這里有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2008年年度有關中國或IT外包行業一個很全面的調研報告,其中主要的一些結果。
今天的議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大致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此次調研活動的背景,以及方式方法,第二方面是我們會多花一些時間跟各位介紹一下我們在調研之后的重要發現,最后我會花很少的一些時間跟您簡短的介紹一下,信息周刊。
這次調研在中國也是唯一的一次針對IT外包行業非常全面而權威的調研,是由信息周刊以及中國商務部還有這次軟交會的主辦方共同舉辦的,這次調研的目的簡單的來說是雙重,一方面是希望借助這次調研給到眾多的發包企業以后在業務過程中,甄選供應商的流程中,能夠有更好的參考依據,另外一方面是針對國內迅速成長的IT外包企業,這些供應商公司,能夠審視現在面來的市場機遇在哪里,大家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以及對策,覆蓋調研對象的范圍,主要分布在中國大陸,大江南北的這些外包服務商,我們通過調研總共收回97份完整的樣圈,這些有大小不同規模的公司以及不同性質的企業,這邊有關調研的范疇因為時間關系不在這里重復,之后講大具體內容必然會涉及到具體的方方面面,接觸調研的各位老總也都明白調研質量的高低和最終結果的可信度,很大程度是由調研的決定的,這次調研采取的方式方法是基于集團美國多年來在這個領域總結和進一步改進的針對全球IT服務100強調研的方式方法,當然針對中國產業的特性,我們也做了本地化,在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第三點,我們在調研取證過程中,第一道關是設計問卷的時候,確保問卷對象提供問題的真實性,第二點編輯記者在事后電話的跟進采訪中,進行進一步驗證和考核,最后的一道關是我們這次項目的專家委員會,還有我們的編輯,在最后所有數據的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再一次反復校驗。
最后看一下主要的發現,一方面,我們這次牽扯到企業,他們業務所注重的行業是哪些?大家可以看到,在橫向柱狀圖的最后這幾條,一個是軟件和高科技行業,還有銀行、金融服務,再有是制造業,這是這次最為集中的三個垂直行業,這對大家也許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因為的確這些行業在信息化始終是走在最前面的,我們問到企業的問題,其中一個是各位企業家覺得企業在IT外包方面競爭的優勢在哪里?大家圈外人士會想到,也許競爭在成本方面,更多的回答是行業經驗,是第一,另外是人才優勢,其實也是很合理的,因為行業,制造業和金融業一個是游行的產品,一個是無形的增值的服務,針對這些行業業務的不同了解和客戶需求流程的深入理解,對于拿大項目和拿到APO的的確有舉輕若重的作用,另外有過半的企業告訴我們都在積極的進行自主的知識產權開發,后來也會提到,很多企業提到產品化和規模化提到很高的戰略高度,我們問到各位外包企業的問題還牽扯到戰略重點,不光是當前的,還有未來您會覺得這些重點會怎么變化?很有趣的是大家看到回答的前三個問題,之前、現在和未來都沒有重疊,現在重點普遍反映在一個是擴大公司的規模,還有一個是提高核心技術能力,再就是人才的培養,解決了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之后,企業家希望把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投在一個是建立品牌,還有是提高國際化的程度,最后也是建立更多的合作伙伴關系,這也是說明,我們快速成長的這些IT外包企業并不滿足于在中國本土和同行競爭,希望更多的以后能站在國際的舞臺上與國際商的同行競爭,取得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
外包上的業務類型其實ITO和BPO是關鍵的兩種,在比例方面還是二八分成,ITO占很大比例,BPO有了增長,ITO具體的業務看,還是軟件開發的相關支持和維護服務,占相當大比例,BPO集中在大家熟悉的財務外包、人事外包還有呼叫中心業務的外包活動,這個柱狀圖說明跟前面差不多的問題,大家看起來覺得三年來的發展,BPO沒有太多增長,事實并不完全是這樣,因為企業也向我們證實越來越多的將近四分之一的企業每年接收到更多的ITO和BPO混合的訂單,我們也相信這個趨勢在未來幾年BPO的比例會不斷提高,客戶的分布,大家也基本能猜想到這個結果,但是日本、美國、西歐客戶的分布在中國地理上不平均,當時日本、韓國的客戶非常集中,有地理和語言文化的優勢,美國和歐洲的客戶進一步在上海和北京發展,港澳臺的客戶基于語言和地理上的優勢,會在廣東這樣更加多一些。從發包企業銷售來說更多依賴于海外的訂單,從事在調研中許多外包企業明確的表示,國內的客戶發展是他們的重點,很多企業都已經有了國內的客戶,而且這個比例從生物的角度會進一步增長。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因為這里面是從另外的角度來看我們IT外包行業,就是從發包企業角度,發包企業怎么看來供應商以及供應商的服務品質,兩個問題聽起來很像,回答不一樣,第一個是你在選擇供應商的時候最注重哪些,大家手里有白皮書可以看一下,前三項第一項是可靠性,的確講到成本,第三是講到服務的范疇,但是如果我們問到你在進行IT外包服務之后,針對這個項目或者供應商進行評估最看重哪一些?可靠性仍然是第一,更多的會強調信任關系和合作是不是溝通的順暢,最后一點是很多外包企業現在面臨的困惑,大家可以看到,這些企業跟我們反映說,覺得和發包企業尤其是來自不同文化,不同國家,西方的客戶不易建立信任關系,而且在溝通當中,成本是非常高,有很多是文化造成的障礙,究竟這是不是真正的原因,我們之后會做一點點探討,客戶反過來的投訴和前面的企業投訴,覺得承包的外包企業反應的速度不夠快,服務不夠積極和主動,管理成本這方面覺得比較頭疼,因為這個時候發包企業不僅僅是外包項目的成本,其實這邊客戶如果講到信息反饋不主動,真的是一個回復郵件時間的問題,還是電話聯絡不夠頻繁的問題嗎?其實并不是,因為時間問題,我這邊有幾個小例子和大家分享的,其中有些小例子講到的問題,我們這邊針對人才的培養,其實還是有時偏頗,我們注重是不是英語的四級,有六級能不能很流利的說,針對在溝通方面需要注意的怎么樣管理客戶的期望值怎么樣提高可混的滿意度,這個是項目中最關鍵的,企業一個是之前人才的甄選,還有加入到企業之后的培訓有待增加。
再有一個講到人力資源,一定看到發展中企業的規模,中國和印度在外包行業相比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我們這邊企業的數量其實很多,要超過印度不少倍,但是我們這邊企業普遍比較小,我們調研的企業一半是200人以下的小公司,我見證了不少在大連本地成長比較迅速的,往大中型企業成長發展方向的本地民營外包企業,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中也會出現的外包公司,我們在外包方面有優勢,每年有信息系統管理學位畢業的畢業生,企業在這些年招聘錄取率也比較高,一般在40%幾,但是企業又面臨這些員工進來非常年輕,平均都是低于30歲,學歷高,但是實際的工作經驗并不足,而且更加關鍵的是結構問題,比較資深的比如說系統架構的設計師,或者說有很多年經驗的,而且在文化環境當中游刃有余的大型項目管理經理很匱乏,而且是大家相互爭搶的人才。
所以最后導致了企業面對有好積極人才方面的問題,一個是人才的架構,另外一個今年會更加嚴峻就是人才的成本,最近大家也看到了電視媒體報道,全球原油價格高漲,作為消費者我們平時都看到大家去買東西物價的壓力,但是很快我們各位作為企業家各位老總,今年年底您會面對比較頭疼的問題,您的團隊尤其是技術團隊,他們對薪資增加方面的要求,對于企業不單純是成本的增長,更重要的是在國際外包行業競爭的優勢在哪里,肯定不能再依靠成本進行競爭,要在這個關鍵時刻有長足的其他方面的進步,這個白皮書我看到今天的資料大家都有,就是這個藍色的本子,這里面有很多我沒有時間涉及的更詳細的內容,也講到我們對于這個產業,十佳產業的評選,以及針對有些問題對策的探討,大家如果有機會希望您看一下,給我們您進一步的反饋,幫助我們做明年的調研項目,最后花一點時間跟大家介紹一下博聞科技公司,在全世界是一家很大的B2B公司,在倫敦交易所上市,全世界范圍的業務比如說大家看到的,在中國和新華社其實是有這方面的長久的合作,在座媒體的朋友,其實很多是通過這樣一個東西發到全世界各地。
最后跟大家點一下我們的信息周刊,是我們04年底進入中國,在座相信很多是我們的讀者,希望之后在我們不僅是平面,還有網絡的業務的開發,更多的有關商業科技我們這些領袖們的見面活動,能夠看到你們的身影,如果您在研修方面有興趣參與我們,不管是外包行業的調研還是有定制的需求都可以聯絡我們,這次軟交會我們也有記者和編輯在現場進行采編,這是我今天大致的介紹,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