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2日-13日,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五屆夏季高峰會在貴陽召開,本屆高峰會的主題是“改革開放30年--中國企業家的責任”,聚焦“東西部企業家對話、現代服務業的展望與思考、城市裂變與生態文明”等,搜狐財經對本次論壇做了報道:
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CEO張志勇:我們公司還比較幸運,從我們整個商業模式來說我們還是一個純粹的服務類型,但我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解釋這個行業的驅動力,從背景上來說:(1)在全球化趨勢下必然會造成全球服務業跨國的轉移,這是必然的。也就是說今天服務業必然的結果是因為全球化的造成,在印度的呼叫中心就發生了轉移,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2)服務業事實上成為發達國家經濟水平和經濟發展的支柱,很多數據都證明了這一點,IBM為什么要賣掉?因為賣掉后它完全轉型為一家做服務的公司了;(3)中國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所有的加工企業,勞動力成本加深問題,大部分的企業面臨關閉,我們自己的加工廠,我們還好我們在三四年之前選擇了大型的加工廠,在東莞地區據我們觀察有超過1/3的加工廠關閉,那么下一步服務業的價值是什么?我用簡單的例子來給大家解釋要清楚一些。
在大約三年前時,我自己在尋找我們這家品牌的出路是什么?如何使得公司持續的盈利?有一家案例給我啟發特別深,那是一家美國西部的銀行,他們的規模不夠大、競爭也激烈,因此他們不得不做轉移產業,他們就做社區銀行,他們如何做?在他們銀行里有咖啡提供,不再有銀行的基礎設備了,變得像酒店里的服務,這些的戰略轉型三年后變成了美國地區最有競爭力的企業之一,這是一個例子;(2)杭州龍井村龍井路有一家食堂里面賣有一道菜叫“子母蛋”,當時我看到了以后我吃了三個蛋,三塊肉,服務員給我講述了“子母蛋”這道菜的由來故事后,我被這個故事所感動一下子就促使我吃了三顆蛋;(3)買體恤衫。比如說我們辦奧運會的時候,這里是1908年,里面是巴黎的圖案,你發現有文字、圖案的東西在里面,消費者覺得有附加值在。那么今天DELL的瓶頸也是在這兒,那么蘋果為什么會成功?因為它在賣一個概念,概念是沒有辦法定價的,只有你喜歡它,他就會花多的錢去買它。
最后我想說中國想轉型服務業的挑戰在哪兒?(1)法律。我覺得沒有法律制度的保障會帶來很大的壓力;(2)多元文化的創造。我覺得中國在主流文化的塑造從形式上來說太單一了,只有多元文化才會有創新,有了創新才會推動企業的發展,這要允許不同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國家和社會要容忍這種多元文化的創新;(3)高端人才,如果沒有高端人才,產業轉移也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