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國務院批準的20個“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之一。記者從南京市外經貿局服務外包處了解到,2008年底,南京市登記的248家服務外包企業,服務外包合同額8億美元,同比增長231.3%。記者調查了南京多家服務外包企業,金融危機爆發后這些企業不僅受波及不大,相反還在招兵買馬,逆勢擴張。
危機來了 儲備人才不要了
胡杰是南京同慶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也是公司的創辦人。2008年的夏天剛過,他從公司各地的分部了解到廣州、蘇南一些外向型企業正面臨困境,有的甚至已經倒閉關門。
“那個時候非常緊張,我們對金融危機的影響還不是很清楚,對我們而言,我們的客戶中有許多外資企業、外向型的中小企業,他們都受到了直接的影響,我們難道能獨善其身?”胡杰回想起半年前的狀態,仍顯得緊張而謹慎。
他的公司從1996年底籌備創立,走過了近13年,從賣電腦做到開發軟件,再到服務外包,每一步改變都流淌著胡杰的汗水,因此,金融危機對他來說異常恐怖。
和胡杰一樣的,還有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的實施部總監蘇大鵬,由于和國外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去年6月他意識到危機的存在。“當時并不知道危機意味著什么,究竟是否會影響到我們,影響的程度有多深,范圍有多廣,我們都不清楚,所以只有把公司保護好,做好我們能做到的一切準備。”
這兩家企業面對金融危機的態度如出一轍,在接下去的幾個月里,他們一方面埋頭做好客戶的服務,另一方面不再主動拓展。在牢牢控制企業成本的同時,這兩家企業的員工也更加辛苦,工作的強度加大了。
就這樣,胡杰仍然不放心,“我不再進行人才儲備,新晉人員的招聘全部停掉,跟高校簽訂合同,從大三或大四開始學生到我們公司進行實習,我們提供免費培訓,而這些學生也是我潛在的儲備人才。”做好一切準備,公司的運行仍然是如履薄冰。
塞翁失馬 危機帶來了生意
在危機中戰戰兢兢地走到了11月,其間,同慶和金蝶都在不斷地和自己的客戶接觸,這時候他們發現,事情似乎并不如他們想象的那么糟糕。
蘇大鵬說:“我們發現,下半年多了很多集團性企業,他們非常注重自身的現金流,希望了解自己的錢都花到哪里去了。”金蝶軟件正是這樣一個企業管理軟件,蘇大鵬此前并沒有想到這些企業在危機中還愿意花錢買這樣的軟件、需要這樣的服務,可事實讓他驚喜。
“許多企業并不吝嗇這些錢,而希望通過我們幫他們省錢,幫他們了解資金的去向。在金融危機中,現金流的支撐對這些企業太重要了,所以他們寧可花錢對資金進行有效的管控,這是我們沒想到的。”此后,金蝶更是有針對性地對這類客戶進行定向挖掘。
胡杰的公司也在危機的“幫助”下成就了不少他沒想到的生意。“我們在蘇錫常的業務很多,那里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大,我們有一個客戶,是做太陽能的企業,因為主要業務在國外,所以受影響很大,免不了大量裁員。”讓胡杰想不到的是,這家太陽能企業雖然把自己的一部分技術人員裁掉了,可部門仍然需要運行,于是胡杰又接到了一單新的生意。“像這種情況并不少見,不少企業面臨金融危機,第一反應就是裁員,可是裁員了,公司還得轉起來,所以就選擇外包這種相對專業而又廉價的方式。”
危機發源地的業務量大增
此外,在南京還有不少服務外包企業主要業務在海外,雨花軟件園一家服務外包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在這次危機中還沒有受到明顯沖擊,其中對日本的外包業務中采取直接接單模式的GIS和通信新市場增長良好,傳統轉包模式的市場受沖擊相對較大;而歐美市場增速超預期。
“我們也曾對這次危機感到恐懼,不過,在和客戶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變化,雖然美國是這場危機的發源地,但2008年我們在美國市場的業務增長出現了超預期發展。”上述負責人認為,這里面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相對于美國這次受危機沖擊最大的金融及其他傳統行業,公司的美國客戶都是成長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客戶,他們本身企業發展很健康,產業很有前途,受危機沖擊小;二是這些美國客戶為了應對過冬,選擇了裁掉美國本地雇員,進而擴展外包來縮減運營成本。
此外,因為中國的外包價格比起印度更有競爭力,最終美國客戶選擇了擴大和中國外包企業的合作。“我們認為,這也許透露了一種機會信號,也就是以前一些還沒有太多外包想法的歐美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競爭力,這次危機的爆發將會促使這些企業加速采取外包的策略。”
業務忙 同事之間見不到
一方面不敢儲備人才,一方面業務量不減反增,忙是一定的。
企業最難熬的2008年,胡杰卻認為,是公司最好的一年。“因為這一年我們非常節約,人力、財力、物力,能省則省,而業務量卻在增加,2008年簡直是近5年來最好的一年。”
蘇大鵬也有同感,他原本以為2008年公司的業績不容樂觀,可是到了去年12月底一算賬,竟然發現2008年的業績比2007年增長了25%!不僅如此,因為公司采用了保守的態度,不敢擴張,降低成本,產業的交付能力提高了50%,所以2008年公司的利潤率也是前所未有的高。
業務量大,員工們只能成天在外面跑。在同慶科技工作的小劉也是過年才得以休息,“11月、12月都很忙,每天都在客戶那里,幾乎沒時間在辦公室呆著。”
員工的辛苦,胡杰也都看在眼里,他笑稱:“那陣子要是來我們公司,只能看到內勤人員,辦公室里沒什么人,大家都在客戶那里忙。”最夸張的是,有些同事之間甚至從來沒打過照面,“下半年有些來培訓的大學生和新晉人員,因為大家都太忙,很少能在辦公室遇到,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認識。”
南京每年拿出1億扶持
記者從南京市外經貿局服務外包處了解到,2008年底,南京市在商務部“服務外包業務管理信息系統”中登記的服務外包企業248家,服務外包合同額8億美元,同比增長231.3%;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4.54億美元,增長168%;服務外包執行額5.1億美元,增長149%。接包業務類型涉及軟件設計、編寫、測試,軟件分包,數據加工處理,后臺服務,客戶交易支持,辦公室支持等。
2008年,南京出臺了促進南京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新政,市財政每年拿出1億元,連續3年專門用于扶持服務外包產業。2009年,南京市將把服務外包與外資、外貿、外經擺在同等重要位置。
南京之所以能成就服務外包行業的興盛,除了政府的支持,人才更是發展的命脈。胡杰深有體會,南京高校云集,人才眾多,在校大學生68多萬人,在寧高校每年向社會輸送十多萬名大學畢業生,擁有各類科研人員50多萬人,IT行業從業人員超過8萬人,從事服務外包教學科研的教授、高級工程師近2000余人。“我們在其他地方招聘,總是很難招到滿意的人才,可是,在南京卻簡單得多。”
南京要和印度“搶生意”
不僅如此,南京現在已經有5個國家級服務外包示范區,鼓樓、雨花臺、高新、玄武、江寧各有特色。前不久,南京市委書記朱善璐提出要把雨花臺區建成“軟件名城和服務外包示范引領區”,雨花軟件園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經在寧南8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為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做配套,未來希望能把寧南大道變成一條“軟件大道”,服務外包產業將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該負責人認為,服務外包的市場很大,“軟件龍頭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都決定了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任何行業、企業都需要有專業的外包服務。”他認為,這次金融危機給中國服務外包業提供了縮小和印度之間差距的機會。服務外包起源于印度,一直以來,印度的服務外包量都遠超中國。曾經有言論認為,中國的服務外包比印度整整落后15年。
然而,在金融危機下,美國大型金融機構紛紛倒閉,印度的服務外包行業因此受到了巨大的沖擊。而南京的服務外包地區則以日本、歐洲和國內市場為主,因此,南京的服務外包行業所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從業務類型看,南京的服務外包企業針對美國的服務外包主要是嵌入式外包,比如,軟件外包往往是跟著設備、儀器、工程打包在一起的,對金融風暴的抵抗力比較強。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認為,如果經過這場危機,南京的服務外包企業能生存下來,在維護好現有國內、國際市場的同時,還能繼續挖掘歐洲、東南亞市場中小企業的業務,將自己的陣地不斷擴大,那就很可能縮小和印度之間的差距。
快報記者 張波
■名詞解釋
服務外包
服務外包是指企業將其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團隊來承接其業務,從而使其專注核心業務,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對環境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它包括商業流程外包(BPO)、信息技術外包(IT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
標簽:晉城 忻州 吐魯番 興安盟 公主嶺 焦作 醫療美容體驗 阿拉善盟
巨人網絡通訊聲明:本文標題《服務外包,南京要和印度“搶生意”》,本文關鍵詞 服務,外包,南京,要和,印度,;如發現本文內容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相關信息告之我們,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本站內容系統采集于網絡,涉及言論、版權與本站無關。上一篇:南昌將打造世界第一流服務外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