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旨在實現中國出口貿易逆勢突圍的政策欣然落地:被稱服務外包產業“區域拯救計劃”的《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問題的復函》(以下簡稱《復函》)近日公布。2月2日,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江蘇南京主持召開服務外包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集中力量辦好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充分發揮其集聚、示范和帶動效應”。
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大連等20個城市。在這些試點城市實行諸如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離岸服務外包業務收入免征營業稅等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措施。
這無疑給深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中國外貿出口注入強心劑。2008年11月份我國外貿出口同比下降2.2%,出現7年來第一次負增長;12月份出口再度同比下降2.8%,不少出口企業不得不減產、減員,有的甚至關門倒閉。
然而,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盡管國際市場需求急劇下降,但服務外包卻是少數幾個仍保持增長的亮點。
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說,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和金融機構為降低成本,將把更多的業務外包給低成本國家和地區。而全球財富千強企業中,95%企業已制定了業務外包計劃。
麥肯錫全球董事彭壯壯對媒體記者說,2007年全球國際服務外包市場潛在規模5000億美元,當年實現600億美元,印度占了一半以上份額,中國占整個市場的份額不到10%。
他預計,到2012年,全球服務外包規??梢猿^1600億美元。如果中國屆時希望成為全球第二大服務外包目的地,需要實現20%也就是300億美元的規模。
按照商務部等有關部門的規劃,未來5年內(2009-2013年)在國內建成一批產業聚集并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外包基地;促成200家著名跨國公司將服務外包業務轉移到中國。而截至2008年底,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合同執行金額僅為46.9億美元。
如今,一系列關鍵性挑戰還在繼續阻礙行業的加速發展。首先,中國尚未出現一家達到相當規模的(服務外包收入超過10億美元)國內企業,整個行業依然呈高度分散格局。其次,相對于其他更知名的服務外包目的地,中國依然缺乏明確的價值定位。中國更多地還被看作“全球制造中心”,而不是新興的服務外包大國。再有,無論是國內的IT服務、還是國內的外包服務,增速都低于原先的預測,國內潛在發包企業并沒有產生足夠的需求來促成國內服務提供商的增長。
全球知名的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近日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也指出,由于目前存在的行業過于分散、對外宣傳不夠、國內發包需求不足和缺乏人才等四大障礙,中國服務外包業務增長不如預期。
因此,通過大力支持辦好示范城市的“區域拯救計劃”或許是實現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突圍的重要舉措。
“通過區域、產業的集群化策略,才能真正做大做強中國服務外包業?!睌底秩A夏品牌傳播研究機構首席顧問姜培峰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姜培峰認為,可以依托“端到端”產業鏈的全球主導地位,在3至5個新興領域建立先發優勢,面向日、韓離岸業務首選目的地地位逐步打造產業研發聯盟,通過示范城市的區域策略,利用相應的鼓勵政策加快發展,從而實現集群化效應。
名詞解釋
所謂服務外包,是指企業將核心業務通過合同方式發包、分包或轉包給本企業之外的服務提供者,以提高生產要素和資源配置效率的生產組織模式。也就是說,企業做自己最拿手的事情,把其他的工作外包給能做好這些事情的專業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