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發揮市區兩級招商力量,加強軟件業招商隊伍和能力建設。服務好已落地企業,對準國內產業發達和企業集中地區,篩選目標,重點跟蹤央企、省企和專業特色強和成長性好的企業。組織參加臺交會、98投洽會、大連軟交會、北京軟博會等,尋找可能的招商對象。拓展對臺、對日招商,吸引臺資企業來廈門市開展業務流程外包(BPO)業務,推進對日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業務(ITO和BPO)。
二是做好臺灣產業對接工作。利用“大三通”和“兩岸直接通訊”機遇,積極開展對臺交流合作,爭取在IC設計與嵌入式軟件、數字內容產業、服務外包和IT教育培訓等4個重點領域進行產業對接,力爭實現“雙百目標”:至2011年末,全市臺資軟件企業達到100家,臺資軟件企業產值超過100億元。
三是完善落實產業扶持政策。出臺《廈門市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實施細則,修訂動漫產業扶持政策,完善人才培訓獎勵等政策。
四是研究帶動產業發展的基礎力量。堅持以內需市場扶持本地企業發展的思路,鼓勵高校和市區兩級國有企業開展緊密性合作。
五是完善公共技術服務。進一步完善軟件園的配套建設,發揮“國家動畫產業基地”、“軟件和集成電路設計國際人才培訓基地”作用,創建“服務外包示范園區”。
六是幫助企業拓展市場。組織、協助軟件企業拓展本地市場,開拓外地市場;辦好第二屆廈門國際動漫節,促進廈門市動漫產業對外交流與合作。
七是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積極協調本地高校與臺灣高校和IT教育培訓機構對接,調整專業,進行“訂單式”教育,培養適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