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對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是雪中送炭。新政策必將對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產生巨大推動作用。此舉也是支持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信貸結構的‘多贏’戰略。”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志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近年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迅速。截至今年6月,中國以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為主的企業已超過6600家,從業人員超過121萬人。2009年上半年,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達25.6億美元,同比增長32.5%,新增就業29.7萬人。今年1月份,國家又公布了新政策,明確北京等20個城市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并在這20個示范城市實行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措施。
雖然中國服務外包的市場規模還較小,但‘中國服務’的快速發展已為世界所矚目。也正是這一速度使得服務外包企業對金融支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丁志杰說。
據了解,當前服務外包企業的特點十分明顯。從規模上看,這類企業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具備較好的發展性;從資產結構上看,這類企業無形資產在總資產中的占比較高;從吸納就業來看,服務外包企業吸納能力較強,人材專業性強、素質高;從發展特點上看,這類企業往往采取園區化、集群化的發展模式;從業務來源上看,這類企業主要依賴國外的客戶資源。
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現狀及企業的特點決定了這類企業既有金融支持中小企業存在的共性問題,又有自身獨特有待解決的個性問題。”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
首先,在信貸方面,一方面企業資本金較少,負債能力較低;另一方面,企業輕有形資產、重無形資產的特點決定可供抵押的有形資產不足,而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作為抵押物難以為銀行普遍認可,因此較難通過抵押方式獲得信貸資金支持。
此外,這些企業由于多與境外企業開展經營合作,且產品為無形資產,其在申請辦理產業鏈貸款、訂單貸款和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時,因缺乏有形產品質押及境外企業出具的有效文書而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在境內外上市方面,由于上市融資條件對資本(包括流動資產和有形資產凈值)、盈利有明確的要求,目前服務外包產業多數為中小型企業,因此較為困難。
在保險方面,一方面國內保險公司的險種不能滿足服務外包行業需求,外包企業所需要知識產權侵權險、員工忠誠險等險種主要由境外保險公司提供,且費率較高;另一方面,國內已有險種如出口信用保險等政策性保險往往收費較高(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保費高達1.6%),企業普遍反映成本負擔較重。
在外匯管理方面,比較突出的反映,比如,目前金融機構提供的外匯風險管理產品種類較為單一,以遠期結匯合約為主。同時需要存入一定保證金,對企業流動資金占用較多。
當前,隨著國際服務外包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中國政府對服務外包產業的積極推動,未來中國服務外包市場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但同時也面臨著國際國內的巨大挑戰。
對此,丁志杰表示,當前,加大金融支持服務外包產業還需要走產品化的路子,將金融政策轉變成具體的、適用的金融產品,才能夠更好地實現金融支持的效果。金融政策需要通過金融產品、金融工具尋找支持的對接點,才能有所作為。與任何其他新生事物一樣,金融支持服務外包產業還需要一個銀企雙方逐漸適應磨合的過程。金融機構需要加強對服務外包產業的調研,具體分析服務外包企業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的風險管理原則,有針對性地創新金融產品,改進金融服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