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省委書記梁保華來到東南大學,為師生們作了題為《攜手共建江蘇更加美好的明天》的形勢報告。
東大九龍湖校區焦廷標館內,座無虛席。在兩個小時的演講中,梁保華縱論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輝煌成就與歷史巨變,與大家一起展望江蘇未來的發展,殷殷寄語東南大學和廣大學子為建設美好江蘇作出更大的貢獻。臺上臺下真情的互動、坦誠的交流,激起了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
走進新時代,60年迎來滄桑巨變
有一首歌大家都很熟悉,喜歡唱,也喜歡聽。這首歌就是《走進新時代》。”梁保華的演講從這首師生們都很熟悉的歌曲說起,一下子就引起了大家濃厚的興趣。
這首歌生動形象地反映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不同階段的巨大變化。”梁保華說,在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60年來,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社會主義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華民族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巨大變化。
從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工農業產品、進出口貿易等主要經濟指標的60年前后的縱向對比,到與印度、俄羅斯兩個大國的橫向比較;從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經濟總量快速趕超亞洲四小龍”,到昆山、華西村、沙鋼集團這一縣、一村、一企快速發展的鮮活實例……梁保華娓娓道來,向師生們充分展示了新中國成立60年國民經濟從一窮二白走向繁榮富強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經過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大發展,江蘇已經成為全國的經濟大省和重要的制造業基地。舊中國造船工業十分落后,現在江蘇已能制造30萬噸級的超大型油輪和1萬標箱的集裝箱船。去年江蘇生產的筆記本電腦產量占世界一半以上,集成電路和手機產量占全球的8%左右……”梁保華語氣中充滿自豪。
他還以一組組豐富翔實的數據,介紹了江蘇60年來城市和基礎設施建設、科教文衛事業、城鄉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取得的進步。60年來,城鄉面貌從貧窮落后走向欣欣向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社會事業從百廢待興走向全面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進步;人民生活從極其貧困走向全面小康,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江蘇的滄桑巨變,是全國發展成就的生動縮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實踐。”梁保華說,60年的歷史啟示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振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核心,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
發展創新型經濟,是江蘇面向未來的戰略抉擇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是江蘇新時期發展的總目標。”梁保華在演講中暢談了他對江蘇未來發展的展望與思考。
1983年鄧小平同志到我省蘇州考察后,提出了關于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胡錦濤同志、江澤民同志2003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江蘇代表團討論,希望江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根據中央的要求,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綜合指標體系,其中最核心的指標有三項,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00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00美元,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2008年,江蘇提前實現了這三項核心指標,人均GDP達到5700美元,預計今年可以超過6000美元,蘇州、無錫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2010年全省總體上有望達到全面小康25條指標要求。
梁保華在回顧我省小康建設取得的進展后說,發展創新型經濟,建設創新型省份,是江蘇當前的緊迫任務,也是面向未來的戰略抉擇。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們帶來了嚴峻挑戰。從歷史上看,每次經濟危機都會推動新的科技革命、催生新興產業。人類已經經歷了兩次產業革命,正迎來新一輪科技革命,由此引起的產業結構調整規模更大、范圍更廣、影響更深。”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發展的歷程,我們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實際上也是三次經濟轉型升級。第一次是以發展鄉鎮企業為標志,實現了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歷史轉變;第二次是以擴大對外開放為動力,實現了向開放型經濟的轉型;現在我們正處在第三次經濟轉型升級階段,核心是發展創新型經濟,建設創新型省份。”
在深入分析了三次產業革命和江蘇三次經濟轉型后,梁保華說,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面向未來的發展,最近我們著重從兩方面謀劃江蘇的發展:一是加快沿海地區開發開放,發揮黃金海岸”和黃金水道”的獨特優勢,把沿海地區建設成為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二是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把發展新興產業和推進自主創新結合起來,搶占發展的制高點。今后一段時期,江蘇將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環保、軟件和服務外包、傳感網六大新興產業。
實現‘兩個率先’的宏偉目標,關鍵靠人才,基礎在教育。”梁保華在一番廣征博引后強調: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在國際競爭中,誰擁有數量多、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人才,誰就能處于競爭的優勢地位,占領發展的制高點。”
梁保華向東大師生們著重介紹了閔乃本、尤肖虎、倪光南、施正榮、趙亞夫科技創新創業的事跡。他說,我們需要更多像閔乃本、尤肖虎同志這樣既創造出一流成果,又帶出創新團隊的杰出科學家和領軍人才;我們需要更多像倪光南、施正榮同志這樣既創新、又創業的科學家、實業家;我們需要更多像趙亞夫同志這樣既有科技成果,又推動成果普及、致富百姓的優秀科學家。
梁保華指出,適應培養創新型人才、建設創新型省份的需要,教育必須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高等教育處于教育體系的頂端,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地。江蘇高等教育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規模已走在全國前列,必須在提高辦學水平、提高教育質量上下更大功夫。他提出,從江蘇實際出發,要在四個方面共同努力:強化學科特色優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科研創新能力。
希望東南大學為建設美好江蘇作出更大貢獻
東南大學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之一,溯源于清朝兩江總督張之洞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在1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東南大學名師薈萃,英才輩出,涌現出享譽世界的科學家吳健雄、馮元楨、馮綏安,新中國科技事業的重要奠基人趙忠堯、嚴濟慈、金善寶,為國家兩彈一星”和國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功勛科學家朱光亞、任新民、黃緯祿、閔桂榮,建筑大師楊廷寶、吳良鏞等一批杰出的科學家和名師大家。1952年以來,東南大學有19人成為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為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圖自強,舍教育別無他途。”梁保華引用張之洞的名言說,東南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擁有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在一些學科領域具有領先優勢,能夠直接與江蘇的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相對接。
梁保華高度評價了東南大學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參與解決我省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建設中的技術難題,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他表示,省委、省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東南大學高水平發展,加快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主要在三個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持東南大學加強學科建設,在一批關鍵和共性技術上取得突破;支持東南大學深化產學研合作,使更多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支持東南大學提高辦學水平、培養創新人才,為江蘇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
江蘇未來的發展,為東南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天地和平臺。熱忱歡迎更多的東南大學的畢業生留在江蘇工作,熱忱歡迎東南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積極參與江蘇的發展,發揮聰明才智,投身創新創業。”梁保華向東大學子發出熱情邀請,并引用胡錦濤總書記的話與大家共勉: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他衷心祝愿大家共同努力,把東南大學建設成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創造更多的科研成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為建設江蘇更加美好的明天做出更大貢獻。
基層歷練對青年人的成長非常重要
兩個小時的演講結束后,梁保華還就江蘇沿海地區發展的戰略定位和目標任務、江蘇應對金融危機保增長的政策措施、如何有效遏制環境惡化趨勢、進一步加大對東南大學的支持、解決青年教師住房和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等問題回答了師生的提問。
在回答一位青年教師反映的當前房價太高,青年教師買不起房的問題時,梁保華說,住有所居”是民生的大事。最近,我與南京市負責同志和省有關部門就此事進行了認真研究。省和南京市將盡最大努力,幫助在寧高校青年教師逐步解決好住房問題。具體將采取四條措施:一是建設一批人才公寓,納入廉租房的建設規劃,用租賃方式解決青年教師和引進人才的住房問題。二是在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區域規劃的前提下,支持高校利用新校區自有土地,建設一批不分割產權的青年教師公寓。三是鼓勵高校通過招拍掛方式,建設限價格、限定向供應高校青年教師的公寓,市政府在規費等方面給予相應減免政策。四是支持高校自主出臺對青年教師購(租)房補貼政策,政府對有特殊貢獻的青年教師、骨干教師給予一定補貼。
在談到大學生十分關心的就業難問題時,梁保華說,今年我省需要就業的高校畢業生超過60萬人。到9月1日全省高校畢業生總就業率達81.5%,到年底可以確保達到90%以上。江蘇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千方百計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引導和支持各類企業以及科研單位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二是鼓勵引導大學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重點實施一村一社區一名大學生”工程、萬名大學畢業生支持農村教育工程”、農村鄉鎮醫衛人才工程。三是加強對大學生的培訓,今年全省將有5萬名大學生參加軟件培訓。四是大力扶持自主創業,為大學生提供創業孵化基地,并在稅收優惠、小額擔保貸款、資金補貼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
目前我省已經選聘了7000名大學生村官。非常令人高興的是,今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中就有來自東南大學的畢業生。”梁保華說,當村官、到基層一線工作是人生的重要歷練,對于青年人的成長非常重要。想要做大事,必須先從基層做起,從具體工作做起。他勉勵在座的青年學生在選擇職業時,要腳踏實地,在服務國家和人民的事業中實現人生價值。
梁保華語重心長的囑托,深深地烙進了在座每一位大學生的心里。
隨后,梁保華來到桃園學生食堂,和大學生們共進午餐。他一邊用餐,一邊和身旁的幾位同學親切交談,關心地詢問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和對未來的打算。
報告會由東南大學黨委書記胡凌云主持。省委常委、秘書長李云峰,東南大學校長易紅等參加了報告會。
演講開始前,東南大學舉行簡短儀式,聘請梁保華為東南大學兼職教授。(顧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