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外包是一個國際化的產業,從全球外包產業來看,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整個服務外包產業將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
印度是全球服務外包行業的標志,并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一直引領著全球產業的發展趨勢。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外包目的地國家,印度服務外包企業受益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千年蟲”危機,通過幫助美國和歐洲企業捉蟲”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并與歐美客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但在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印度外包行業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對其服務外包產業帶來了巨大的負面沖擊。這些看似孤立和偶然的事件,具有深刻的產業背景,我們認為,這一系列事件預示著印度在全球服務外包市場一枝獨秀時代的終結。
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是主要服務外包輸出地,在全球外包支出中,美國占了約2/3,歐盟和日本占近1/3,其他國家所占比例較小。發展中國家是主要的服務外包業務承接地,其中亞洲是承接外包業務最多的地區,約占全球外包業務的45%。中國、印度、愛爾蘭、菲律賓和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是全球外包市場的主要競爭者。但隨著全球服務外包業的日益發展和完善,中國和印度已成為吸引發達國家制造業和服務業外包的最主要地區。并且,由于地緣因素以及歷史因素的影響,中國的軟件公司成為日本軟件業外包的主要合作對象。
服務資源的全球化配置已經成為跨國企業重要的發展戰略。發包商在選擇外包目的地時主要考慮四方面因素: 人力資源、成本、市場、環境。除了充沛的人力供給、有競爭力的成本優勢外,中國吸引海外服務外包的關鍵是巨大的、極具潛力的內需市場,這也是中國區別于印度等國的重要差異點。反觀印度的服務外包產業,在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后,印度國內各種資源的潛力已經發揮到頂點,擴張的速度勢必放緩,中國企業可以通過填補這部分空白縮小與印度企業之間的差距。
印度全球第一的外包目的地的地位岌岌可危,關鍵性的因素有三個:
1.印度服務外包行業成為受到金融危機沖擊最大的重災區”。據印度國家軟件和外包服務協會(NASSCOM)估計,由于印度IT產業40%的年盈利來自于全球金融服務商,其外包產品的61%是售往美國的,30%的市場在歐洲國家,受金融動蕩的影響,印度IT外包業務將位于重災區,損失無法避免。印度主要軟件和服務外包巨頭已重新評估2009年的盈利情況,認為印度服務外包業今年的整體盈利能力將下降5%至6%。
2.印度金融中心孟買遭遇連環爆炸恐怖襲擊。恐怖分子瘋狂攻擊孟買繁華區內的豪華酒店,導致上百人喪生。對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而言,安全是離岸外包最核心的因素,甚至排在服務能力之前。恐怖襲擊將使得西方客戶在印度的商業活動中止、提高了印度市場的商業風險。在蕭條年代,西方世界保護本國利益,會降低對新興市場的外包,并樹立起更多的商業壁壘。簡單地說,恐怖襲擊利用經濟蕭條年代的脆弱而浮躁的心理,成功推動了全球化鏈條的反轉。特別對于印度,將對發包到印度的企業產生強大的負面影響,從而增加了其他外包目的地國家,特別是中國的吸引力。
3、持續的企業丑聞。印度第四大軟件和外包企業薩蒂揚的財務造假丑聞,對印度外包服務企業的行業形象,品牌和誠信度都帶來了毀滅性的沖擊。而在丑聞后,世界銀行又禁止了另外兩家印度外包企業與其總部開展業務,從而使印度風雨飄搖的科技業再受重創。印度外包企業的商業信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外包行業,商業信譽相當重要,尤其是其客戶主要是金融行業的公司,這類企業對接包公司的商業信譽要求很嚴格,因為接包公司需要幫助他們處理上億的客戶信息,一旦接包企業的商業信譽不好,就容易導致客戶的利益受損。現在當客戶考慮將印度外包公司作為IT或者業務流程外包服務商時,都會仔細進行審查。在新的合同簽訂時其內部流程將受到最嚴格的評估。這就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其他外包國家企業帶來了更大的市場機會。
我們認為,在2008年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極大的動搖了印度作為全球第一的離岸外包目的地國家的地位,使得中印之間的全球總包商”的競爭開始向有利于中國的方向發展。
首先,全球金融危機已讓印度遭受重創,特別是印度的支柱產業服務外包。2007年上半年,印度外包企業簽訂了48份主外包合同,總金額超過55億美元,而2008年上半年他們卻僅僅只拿到了8份類似的合同,總金額僅為7.67億美元。著名分析機構Forrester預測,美國金融服務公司在印度的IT投資2009年可能將會減少15%-20%。
其次,孟買恐怖襲擊案以及上述一系列公司丑聞也讓印度軟和信息服務外包企業遭受重創。安全和信譽是離岸外包的核心要素,這對于一直處于追趕者地位的中國來說,無疑又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趕超機會。
同時,由于地緣政治和控制風險的因素,歐美客戶不愿意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再加上中國本身市場的吸引和人才的豐富,以及中國服務外包企業能力的增長,印度人才的匱乏,諸多因素讓中國的服務外包企業迎來又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
因此中國將成為海外發包商未來商業戰略中的重要環節。
在全球服務外包產業鏈中,印度從千年蟲防范中獲得離岸服務發展的契機,并成為歐美國家長期以來的離岸首選地。在此期間,中國服務商對歐美市場的開拓遇到較大的阻力,因而不僅需要自身能力的塑造,提升國際競爭力,更需要在海外市場塑造中國品牌。
經過 10年的積累,中國離岸服務商在技術、流程、管理、資金等方面日臻成熟,與海外客戶形成緊密的聯盟伙伴關系。金融危機的爆發,使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成為跨國企業的避風港和收入引擎,將促使海外客戶給予中國離岸服務商更多發展空間,從而實現更加長期的戰略合作。
目前,受離岸目的地/國低成本勞動力、人才儲備、接近當地市場和生產等因素的驅動,跨國企業正在將研發向東歐、印度、中國等地進行轉移。離岸目的地/國將在本國乃至面向全球市場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認識到離岸服務外包行業巨大的潛在市場規模及其對經濟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已根據自身優勢競相進入該領域,力爭成為領先的離岸服務外包目的地。在該領域內,各國均具備獨特的價值定位和優勢:愛爾蘭、東歐與發包方具有地域接近性;印度、中國、菲律賓擁有大量低成本人才庫;澳大利亞等擁有與發包方的語言文化聯系以及大規模可利用的基礎設施;新加坡是遇到破壞性事件時(如災難恢復)首選的支持中心等。可見,隨著許多國家和地區將服務外包行業確定為國家發展的戰略重點,將使得承接服務外包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Gartner的一份名為《全球前30位離岸外包目的地》的研究報告中,捷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和烏克蘭赫然在列,它們都是中東歐地區外包服務的佼佼者。該研究報告稱,中東歐作為離岸外包地區正在崛起。報告顯示,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依然是今年離岸外包產業的領導者。與此同時,新的外包目的地也開始崛起。在名單上,中歐和東歐國家獲得了好的評分。
相信新一輪的全球外包基地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