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世界信息與服務業的重新分工,全球的國家和企業在認真思考他們各自的相對優勢,思考他們可以利用的資源,思考他們在新世紀的生存和發展之路。
—— 托馬斯•弗里德曼 《世界是平的》
服務外包行業作為全球化3.0時代的顯著特征,已經成為企業利用全球資源,獲得核心競爭優勢的一種戰略行為。全球化趨勢更是造就了服務外包的全球競技場。而中國憑借其成本低廉、人才豐富、經濟穩定、政府支持等眾多優勢被廣泛認為是最具潛力的離岸外包目的地。中國外包協會預測,到2010年中國離岸外包市場有望翻倍達到56億美元,而整體外包收益則有望達到280億美元。Gartner認為,中國的離岸外包業務中比重很大的IT外包業,在2009-2013年間的增長速度有望達到年均30%,而世界其他地區的發展速度同期只為19%。
在產業發展初期,為調動各地發展的積極性,示范城市”政策是推動中國外包行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之一
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已經被提升到全國戰略的層面。
作為2006年千百十工程”的關鍵環節的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建設,通過2009年初國務院《復函》的進一步明確,我國已經設立了20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并下發了一系列支持服務外包發展的政策。
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明確指出:設立20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加快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是國務院做出的重要決策。發展好這個專業技能密集型產業,對當前保增長,促進就業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具有重要意義。要從財政、稅收、工時制度、人才培訓、融資、電信服務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嚴格的考核、淘汰制度,加強督促檢查。各示范城市要強化責任,狠抓落實,因地制宜,大膽探索,確保盡快見到成效… …”
我們看到,通過示范城市”的認定,極大的調動了各地政府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積極性,從而帶動了整個中國的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數據表明,截至2009年9月底,全國服務外包企業共計8060家,從業人員150萬人,新增服務外包企業3287家,新增從業人員58.5萬人,其中新增大學畢業生(含大專)從業人員39.8萬人。2009年1-9月,中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簽約金額126.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12%,實際執行合同金額73.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70.2%。
與此同時,眾多的城市競相發展也帶來了激烈的城市產業競爭。中國不可能出現20個班加羅爾”
經濟學者布雷頓(Breton)在《競爭型政府》中指出,地方政府的競爭首先是一個事實,財政分權無疑增加了地方政府競爭的強度,但問題的關鍵是要找出是什么因素強化競爭, 即競爭的資源和動機是什么,以及競爭的時間長度,即競爭的可持續性。
我們發現,以服務外包為主的中國地方政府第二輪招商高潮盡管與制造業為主的第一輪招商存在很大不同,但兩輪招商地方政府招商的動機和手段存在很大相似性。對于服務外包產業的競爭仍然是以大量資源浪費為代價的,并沒有顯示出產業的可持續性。
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僅國務院認定的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就達20個,還不包括其他也在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省市或地級城市。從產業發展來看,這種競爭表面看來容易快速擴大產業規模,但對于相關領域建立國家核心競爭力卻無益。
以全球發展服務外包最好的印度為例,全印度乃至全世界只有一個班加羅爾,中國可能出現20個班加羅爾么?
從表面上看,全球軟件外包的產業規模達到上萬億美元,蛋糕足夠大。但即便是印度班加羅爾,根據其官方公布的預測數據,2009年印度IT業銷售額近620億美元,服務外包占1/3,僅200億美元左右。因此中國未來能夠在全球外包行業獲得多少份額值得仔細考慮。
另一方面,資源的分散也不利于人才的集中培養。假設班加羅爾有200萬人從事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這些人才匯聚在班加羅爾,無論從人才培訓還是城市發展角度都非常有利。但如果將這200萬人放到中國的20個城市,每個城市只有10萬從業人員,那么這個產業之于城市發展的意義將大打折扣。
因此,我們認為目前最為緊迫的問題在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須對招商的惡性競爭做出反應,比如,嚴格制定和執行相關規定和監督政策。而從地方政府自身來看,必須要轉變以往粗放式”的招商引資策略,加強對產業專業知識的學習。在仔細研究高科技相關產業的真實情況后再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招商引資策略,而不是對某些國家倡導產業一哄而上。
——摘自《中國服務外包預測與建議-2010》
百度一下中國的班加羅爾”,我們看到大連、深圳、重慶、天津、無錫、杭州、南京、成都、上海等絕大多數服務外包示范城市都喊出了打造中國‘班加羅爾’”的口號,班加羅爾成了中國服務外包城市的爭相效仿的對象,然而盲目的模仿和借鑒往往適得其反,甚至造成不正當的血拼和擊垮現象,不利于中國服務外包的整體發展。中國需要服務外包產業的中心,然而如何合理發展,怎樣才能在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優勝劣汰中立于不敗之地,誰將成為真正的班加羅爾”?
成為中國服務外包中心城市必須具備的4+1模型
為了對這些問題給出一個有參考價值的回答,鼎韜總結出了中國服務外包產業中心必須具備條件的4+1模型。4即,地緣優勢+發展戰略+基礎設施+產業聚集,1即強大的政府執行力,未來中國的服務外包產業中心城市,所謂班加羅爾”,必須同時具備這五大要素。
來源:鼎韜服務外包研究中心
鼎韜解讀4+1模型:
4即:
1. 地緣優勢:靠近經濟發達地區,具有相對的地緣優勢,只有這樣,才能整合人才高地和成本洼地的優勢,充分挖掘本土及離岸市場。目前無錫、蘇州、天津等城市在這方面的優勢明顯。
2. 發展戰略:包括明確的產業定位及規劃,配套產業支持政策和政府實施部門。一個地區的發展離不開明確的產業發展定位及優惠的有針對性的產業支持政策,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和聚集企業,發展和壯大企業,從而實現地方產業有序健康的發展。
3.基礎設施:具有適合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特點的基礎設施,電信設施和人才環境尤其重要。
基礎設施具有所謂乘數效應”,即能帶來幾倍于投資額的社會總需求和收入。一個地區的基礎設施是否完善,是其經濟是否可以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對于服務外包產業,幾乎是用網”將世界變成平的,它的發展需離不開穩定的電信設施的支持,ITO對此的要求更高。此外對于人才環境的要求也非常高,當地教育體系的完備、豐富的人才供應是服務外包這一高新技術產業能否持續高效發展的保障。
4.一定規模的產業聚集。
前三大因素地理優勢、發展戰略,基礎設施的保證是產業集聚的基礎,產業聚集可以帶來規模經濟、創新、競爭優勢的聚集效應。一定規模產業聚集代表了當地產業發展的現狀和成就。只有擁有一定產業基礎的城市,才能在目前激烈的競爭形式中先發制人。
4+1”模式中的4”屬于客觀因素,符合這四大要素還不足以誕生中國的班加羅爾”,我們還必須看到問題的另一面,也就是主觀因素,即地區的政府執行力。政府執行力是政府執行的能力和效能,是決定經濟發展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沒有執行力,無論戰略藍圖多么宏偉,都無法發揮其本身的威力。政府執行力是能充分發揮優勢,推動產業發展的動力,這就是所謂的1”,4+1”主客結合,才能催生出未來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中心城市。
中國的班加羅爾”花落誰家值得期待,大連?無錫?蘇州?武漢?西安?天津?…我們拭目以待。然而更重要的是各地有序競爭,特色發展,打造中國獨特的服務外包發展路徑,締造中國服務”的世界品牌,這才是我們期望看到的最終結果。
齊海濤先生擁有近十年服務外包行業從業經歷和多年海外行業經歷,對外包行業具有深入的理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曾先后擔任國內某軟件上市公司副總裁,主管軟件和軟件外包業務;美國某外包企業VP,中國區首席執行官,主要從事離岸BPO業務;現任天津鼎韜外包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服務外包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之一,曾為國內多個基地城市的政府領導舉辦過外包講座,并參與了多個地區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的起草工作,并擔任商務部《服務外包教程》副主編;商務部《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編寫組特聘專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標準”評審委員會專家;中國服務外包企業最佳50強”評選委員會首席專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