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記者昨天獲悉,作為國家部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的共建項目——上海浦東軟件園開園十年來,在研發與引進軟件新技術、創新開發軟件新產品、加速軟件成果轉化等方面,都起到了全國軟件行業典型的示范與帶動作用。十年間,為軟件及信息服務業企業集中提供了理想的軟件研發場地、良好的成果孵化環境、相當規模的軟件流通市場、完善的人才培訓場所、便利的交通與生活設施等等,軟件園區的群體優勢和規模效應急劇放大。
上海浦東軟件園自2000年開園以來,入駐企業、就業人數、產值規模及上繳稅收持續快速增長。截至2009年12月底,軟件園總部共有企業1140家,入園企業308家,園區從業人員2.1萬人,2009年實現經營總收入約達到198億元,軟件出口3.8億美元,上繳稅收14億元。
上海浦東軟件園園區企業如今已擁有近千種軟件產品與服務,包括芯片設計、金融信息、移動通信、信息安全、企業管理、電子政務等各個方面。308家入園企業中,從事應用軟件開發的企業占一半以上,達到62%,從事軟件外包與研發、芯片設計的企業數分列第二、第三位,比重分別達到24%和7%。
此外,園區涌現出一批行業領軍企業,走出了軟件+服務+內容”等具有特色的發展之路。
在金融信息服務方面,形成了金融后臺集聚效應,與陸家嘴金融CBD遙相呼應。園區聚集了金仕達、大智慧、財匯信息等一批在國內擁有較大影響力的金融證券信息服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