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企業如何制定適應自身發展的人力資源發展戰略?全球外包行業目前正經歷哪些變化?我國服務外包企業如何形成核心競爭力……4月18日-21日,第八屆中國國際軟件合作洽談會在成都舉辦,國內外軟件及服務外包行業的精英齊聚成都,對這一系列問題進行探討。
此次軟件業的盛會之所以選擇在成都召開,源于這里有良好的軟件產業基礎,已成為中國具有一定區域競爭力的軟件名城。而成都高新區作為成都發展軟件及外包產業的核心載體,將打造中國一流、世界知名的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基地。
2009年,成都高新區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成就顯著:軟件產業銷售收入突破3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26.9%,園區內軟件及服務外包企業突破600家,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從業人員突破8萬人。
在成都市出臺政策大力支持產業發展的同時,成都高新區陸續出臺了《加快軟件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試行)、《鼓勵軟件企業在天府軟件園聚集發展的扶持政策》等系列政策,加大了天府軟件園、成都高新孵化園等載體和公共技術平臺的建設力度,從人才引進和培養、房租優惠等多方面對軟件企業進行培育,加大外引和內培力度,支持企業盡快做大、做優、做強。
5年后,成都軟件產業異軍突起,一躍成為全國知名的軟件名城。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付學坤說:成都高新區的產業環境很適合發展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
截至2009年年底,成都高新區已聚集軟件及服務外包企業600余家,其中,全球軟件20強陣營”里,已有11家在此落戶。
成都高新區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已經形成氣候,產業規模日益壯大,產業配套日趨完善,外引內培穩步推進,軟件人才加速聚集,發展勢頭十分喜人,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要素相互支撐、自成體系的軟件產業發展環境。”付學坤說,目前成都高新區軟件產業已經形成了服務外包、信息安全、行業應用和嵌入式軟件、IC設計、數字媒體業幾大重點領域。
軟件產業城 城市新中心
IBM、諾基亞、華為、阿里巴巴、騰訊、完美時空……截至目前,天府軟件園已經聚集了118家軟件及服務企業,其中40%為全球公司,從業人員已經超過了17000人。
今年,作為主打全球呼叫經濟”的天府village產業載體項目,一期10萬平方米載體預計將于明年5月竣工,二期、三期也將陸續建設。
與此同時,天府軟件園三期項目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建成,企業自建的賽門鐵克、中國電信西部信息中心等項目也將在今年投入使用。
成都高新區對于產業的專注不僅限于此。2008年3月,成都高新區正式啟動天府新城建設,將未來新城坐標定位于軟件產業城,城市新中心”的科技商務新城,為產業發展造一座未來之城。
付學坤分析,目前,國內各大城市建設新城都十分強調新興產業的聚集和城市新中心的形成,天府新城作為軟件產業城、城市新中心”,其以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為主導,大力發展現代高端服務業”的產業定位,符合這一趨勢。
作為軟件產業城,天府新城目前已落戶軟件及服務外包企業500多家。
今年年底,天府大道沿線的在建項目基本竣工,特別是今年上半年站南組團沿干道建筑外裝飾將相繼完成。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到2012年,天府新城開工建設面積將達到2600萬平方米;到2015年,天府新城開工建設面積將達到3900萬平方米。
打造一流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基地
過去5年來的探索和實踐,不僅使成都高新區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聚集了相當規模的企業和人才,也搭建起了良好的、堅實的發展平臺,同時,也使我們在協同政府和市場兩種力量、利用國內和國外兩種資源上具備了更加豐富的經驗和能力。”付學坤表示,下一步,成都高新區將打造中國一流、世界知名的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基地,使成都真正成為中國軟件名城。
今年1月28日召開的成都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工作會議明確:2010年,成都高新區將加快載體打造,強化政策支撐,優化產業環境,積極跟蹤引進一批國際知名的軟件及服務外包企業,大力培育和幫助做大做強一批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的本土企業,使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成為成都最具競爭力和代表性的產業之一。
根據軟件產業的發展需要,成都高新區將進一步擴展軟件公共技術平臺的功能。目前,園區已經形成了總投資過億元,全免費、全開放的軟件公共技術平臺體系;同時將進一步促進科技與金融的結合,加大對軟件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從軟件產業發展的需求出發,以提前介入的方式,對企業進行知識產權戰略體系構架。
為了解決園區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缺乏高端人才的問題,成都高新區今年將以成都軟件人才培訓聯盟為載體,推動區域軟件人才培養和服務工作與產業協調發展。
此外,今年成都高新區將繼續加大在日本、印度、我國臺灣等地的推介力度,充分發揮駐外招商代表處的作用,在推進軟件產業招商引資的同時,積極加強區域宣傳推介和引進軟件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