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軟件服務外包產業規模在國內城市里算得上名列前茅,但無錫的另一外包工作卻更是走在全國的前列:黨務外包。
無錫新區提供給本報的材料顯示,該區已將黨組織組建與維護、黨群組織文體活動、黨建活動品牌形象宣傳、黨建研究課題、干部國際化培訓等內容外包了。
以黨組織建設為例,該區將開發區內的企業的黨組織建立的任務外包給15名從全國各地招聘來的黨群工作指導員。
但這一史無前例的改革一出籠就引起了爭議。
貶之者認為作為嚴肅的黨務工作不應該外包;但贊揚者更多,認為這能有效地解決外企、民企等黨組織建立難的問題,亦緩解了黨務工作人手不夠的難題。
面對爭議,7月19日,馮惠興告訴本報記者,不做這個改革,黨務工作也可以做下去,但還是做了這個改革,因為有這種現實需求。”
馮是無錫新區管委會組織部副部長,也是這次改革的主要推動人之一。
其所說的現實是,其所在的新區是一個開發區,地方政府以管委會”形式存在,主要承擔經濟建設任務,黨務編制較少,而這是國內開發區普遍采取的形式,且開發區普遍吸引了大量企業入駐,外來黨員眾多。
這種人手不夠”的特點促使其從2007年開始了這場改革,且按照馮的說法,外包給15名黨群工作指導員成本比招收5個公務員要少,這也是改革動力之一。
據了解,目前,江蘇省等有關部門對無錫新區這一做法持普遍肯定的態度,而在無錫,除了黨務外包,政務外包也在進行之中。
黨群工作指導員:
一家企業上門50次
在馮惠興看來,外包剛開始是無奈”之舉,后來則變成一種改革的自覺行為。
目前,國內開發區普遍采取管委會的管理形式,地方政府以管委會”形式存在,主要承擔經濟建設任務,黨務編制較少,但開發區普遍吸引了大量企業入駐,外來黨員眾多。比如無錫新區下轄6大功能園區和6個街道,常住人口、外來人口疊加超過80萬人,有2000多家外企和民企,注冊黨員達到21300人。目前,開發區主要由管委會管理黨組織的組建與維護,但新區工委組織部只有11人,卻掛了組織部、勞動人事局、開發區企業黨委和工、青、婦等12塊牌子,一個人要跨部門干幾份工作。包括馮惠興在內,只有四名黨群干部,承擔黨務工作的組織部人員力量相對較弱。
這促使無錫新區區委組織部開始了新的嘗試:2007年,該區嘗試將部分黨務工作外包給社會企業。是年7月,新區組織部專門招聘了15名40歲至55歲離崗退養或待崗的黨務干部,擔任非公企業黨群工作指導員,指導非公企業組建黨群組織。
這15人(現在是12人)兩人一組,每天騎著新區配給的電動車,協助企業建立黨組織,進行黨員組織活動。而且15個黨群工作指導員工作很熱情,都是有著豐富經驗的黨務老干部”。一位來自黑龍江省的黨群工作指導員,曾經為了在一家企業建立黨組織前后奔波50多趟,最終在這家企業成功建立起了黨組織。而這種50趟三顧茅廬”的做法,對于部分公務員而言顯然或是一種不可想象的。
據本報了解,外包在新區組織部分為兩個類型:全包和半包。外包”的不僅僅是黨組織組建與維護,包括黨群組織文體活動、黨建活動品牌形象宣傳等工作,在無錫新區就采取了外包的形式。
比如,黨群組織組建屬核心業務,如企業支部書記和工會主席的確定等一般采取半包形式,黨建指導員只具有建議權;但黨群組織文體活動、黨建活動品牌形象宣傳等則屬于全包。比如在干部國際化培訓上,該區分期分批選送了140多名街道在崗干部和后備干部赴新加坡學習,皆通過第三方公司承辦。
如在黨建形象宣傳外包上,2009年,該區委托中央電視臺一個創作團隊,創作了國內第一首黨建題材歌曲《新天地》,在央視《音樂頻道》連續熱播一周引起了廣泛關注。
目前,主要的質疑認為,黨務工作是嚴肅的事務,并且涉及組織工作的機密性,應該謹慎行事。在馮惠興看來,黨務外包全稱應為黨建事務外包”,意即事務性的內容外包了,但黨建范圍內的核心的,保密的內容等并沒有外包。從實際操作上來看,一般是指組織部門等將在非公有制企業內建立黨組織、發展黨員以及組織黨員活動、培訓等事務性的黨務工作外包給非黨務系統的第三方組織或者個人,由第三方承擔部分工作,但決策權和核心工作、涉密事務仍掌握在組織部門手里。
中共中央黨校黨建研究部教授高新民認為,無錫新區將黨建工作的具體事務外包,并非真的將其商業化或是被第三部門”承包,也并未脫離黨的組織部門的有效監理,只是將特定的黨群工作承包給選定的特定人員。外包出去的工作受到嚴格的監督,因此不會失去控制,保證了工作的保質保量地開展。
成本帳:
光網站建設就省了2000萬
據無錫新區一份內部總結材料顯示,無錫新區已經建立了13個外資企業黨委,10個企業黨總支,197個獨立黨支部,黨組織覆蓋面達400多家外企。其中,這15名黨群工作指導員就指導非公企業成立了黨組織200多家。部分外企主動要求在企業建立黨組織,這與這種創新方式帶來的效果有較大關系。
這成功解決了人手不夠的黨務工作開展難的問題,這有效地解決了人手不足的矛盾”。上述新區內部總結材料說。
不過,對于無錫新區而言,還有一個動力推動了他們的改革:成本問題。
馮為本報記者算了一筆賬:全區一年在15名外聘的指導員身上包括工資和費用,只花了不到50萬元,如果換成體制內招公務員或是進事業人員,50萬元最多只能支付5個公務員的工資福利,還不含硬性必需支出的工作經費。
而且這15個人不占編制。我們提供1000元每月的工資,50元電話費一個月,電動車一輛,以及辦公場所。”馮告訴本報記者。
在馮看來,而5個公務員無論如何也干不了15個人黨群工作指導員的工作。而且,聘用這15位黨群工作指導員成本較小,支出遠小于招聘公務員,且效率更高。實質上是借助社會力量來服務黨建,擴大黨建。”馮惠興認為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改革還在進一步深入。據馮惠興透露,當地組織部或在2010年底會建立一個名為黨群服務中心”的機構來承接各種黨務外包。
按照計劃,黨群服務中心將是一個具有法人資格的社團組織,并作為新區黨建事務外包”的首個有形載體而存在,為企業黨群組織提供業務咨詢、教育培訓、活動策劃等。
可以承接無錫新區的各種黨務外包,也可以承接外來地區的黨務外包。”馮惠興表示,但不以贏利為目的,只要能解決工人工資就行了,這個是必須的。”
據馮惠興介紹,目前北京、廣西的一些黨建部門專程到無錫新區來考察黨建事務外包工作,就連井岡山等地的黨建工作者也來考察學習。
此外,政務外包在無錫也正在悄然興起,或將與黨務外包一道,催生一批第三方中介機構的建立。目前,無錫市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共建各類網站約130個,各區級政府部門及鎮政府網站約250個,目前已經全部統一外包給企業。
這一改革直接帶來的效果是,83個網站每年外包費用為156萬元,比過去各自為戰時的2000多萬元大幅減少。而且,原來網站維護人員高達152人,實行整體外包后,無錫方面預測可以減少100余人,維護費用也將大幅度減少。
顯然,由于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果,第三方中介組織或將大量誕生,尤其是在高新區、開發區等以管委會”模式存在地區以及一些企業大量集聚的地區。
顯然,日益小政府”的地區或將會催生更多大社會”下的第三方中介組織,為打造高效能政府提供了支持。
不過,馮惠興表示,黨務、政務外包這一新生事物,比較適合高新區和開發區等機構,不太適合傳統政府部門,傳統政府部門黨務人員人數還是比較匹配現在的黨務工作。與此同時,如何處理組織部門與黨群服務中心”等第三方中介組織的關系,防止成為另外一種事業單位”等都是未來必須考慮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