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網訊】過去3年,我國信息技術服務業年均增速高達30%。預計未來3年,信息技術服務業年均增長率將超過25%。目前全球信息服務業正加速向新興國家轉移,我國具有成為軟件外包大國的比較優勢。
2010年,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增長速度超過35%,開始了新一輪高速增長。國家繼續加大對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的支持力度,產業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產業實力持續增強,龍頭企業加速擴張,并購上市此起彼伏,國際市場加快開拓,軟件與信息服務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突出亮點。
目前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產業高速發展態勢恢復。2010年,受宏觀經濟好轉和經濟刺激政策效果顯現影響,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重新步入高速增長軌道。二是業務流程外包比重上升。2007年BPO(業務流程外包)業務比重僅有40.5%,2010年這一比重已經提高到43.6%。三是國際外包業務反彈明顯。隨著2010年全球外包狀況好轉,我國國際外包業務增長顯著,為外包產業恢復高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四是制造業外包業務快速增長。我國制造業已經走出最困難時期,制造業外包業務恢復明顯。五是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現。SaaS、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模式對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部分技術改變了外包的方式。
新頒布的《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11)4號文]顯著加強了對軟件服務的政策支持。相比18號文側重對軟件產品企業的稅收扶持,新政策對從事軟件開發與測試、信息系統集成、咨詢和運營維護的軟件服務型企業提出了免征營業稅”的優惠,這適應了目前軟件業從產品向服務轉型”的趨勢,是對軟件服務型企業營業稅收優惠的首次明確。新政策的及時出臺,為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的發展提供了持續的政策保障。2011年以及十二五”期間,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在十一五”時期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將迎來大有作為的黃金發展階段。
盡管服務外包在我國發展迅速,但總體上看,我國服務外包仍處于產業發展的初創期。在很多國家,服務外包為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印度的服務外包已經成為該國的支柱產業。從服務外包的價值鏈構成來看,服務外包產業也在由簡單的IT服務外包開始向業務流程外包轉化,向產業鏈高端進軍。而在全球服務外包產業鏈中,中國的重點是IT服務外包,處在價值鏈的低端。目前,客戶開始要求和中國外包企業建立戰略性合作關系,這就對中國公司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搶抓跨國公司服務外包帶來的機遇。現在,跨國公司啟動了新一輪產業轉移,開始了包括內部服務在內的服務環節外包。我國應當積極探索拓展吸收外資的新領域,爭取使我國成為跨國公司服務外包的主要承接地區,使中國不僅成為全球制造業的外包基地,也成為全球服務業的外包基地。
其次,要大力拓展內外兩個市場。發展離岸外包服務順應了全球經濟發展形勢,將推動國民經濟中關鍵部門和產業的轉型,并通過人才、知識和基礎設施的聚集,創造一個自主創新的良性循環。與此同時,也必須意識到,開拓在岸服務外包市場是我國區別于印度企業的發展之路。發達國家的經濟仍在復蘇中,中國獲取大量歐美服務外包業務具有一定不確定性。同時,在歐美服務外包市場上,印度具有巨大的先發優勢。因此,我們必須大力挖掘、開拓中國國內的服務外包市場潛力。中國日益擴展和涌現出來的巨大民生需求,以及國內制造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將為國內服務外包發展提供巨大的空間。
最后,要向價值鏈高端轉移。中國服務外包要實現跨越式發展,起點就不應該是低端的。走向上游,需要延長產品線。不僅僅提供軟件的開發、測試,更應該提供需求研究、總體設計、咨詢以及詳細設計等環節的高端服務,為客戶提供涵蓋整個應用服務生命周期的服務。
博彥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陳剛
進入服務產業鏈上游
服務外包領軍企業準確把握產業生命周期,從被動接受迅速進入服務產業鏈的上游。
服務外包領軍企業要通過服務外包準確把握產業發展的生命周期,從被動地接受迅速進入服務產業鏈的上游,也就是在長期服務外包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中,積極總結、歸納先進國家在服務行業中的獨特流程、創新方法、先進意識,不斷提升在信息技術服務中的智力創新力。
對于服務外包企業而言,企業核心競爭力包括5方面:一是服務市場占有率,包括產業鏈業務覆蓋范圍、跨行業和跨文化的市場能力、品牌認知度、對客戶的營銷能力、客戶關系管理等;二是提供服務交付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創新能力和技術儲備,包括最新技術的跟蹤、著作權和專利權的擁有數量、對客戶需求的深刻認識和理解、自身信息化和知識管理能力等;四是人力資源建設,包括營銷、技術、運營核心隊伍建設、人員穩定性、企業核心價值認可度、企業文化建設等;五是企業戰略規劃及執行力。
簡柏特亞洲地區首席執行官漢查理
齊頭并進加速市場成熟
我們希望政府能夠出臺更多的政策,引導和鼓勵國內企業充分利用外包提升競爭能力。
國發(2011)4號文讓服務外包企業看到了中國政府發展這個產業的決心和信心,對于吸引更多企業和個人進入這個行業有極大的激勵作用。所以短期內這個產業的發展速度將有明顯的提升。此外,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也會帶來一些知識產權保護和信息安全方面的新需求———這會為相關的IT技術公司帶來一些發展機會,從而更進一步促進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與此同時,由于針對企業兼并重組的法律規章比較寬松,并且政府給予服務外包企業更多的融資渠道,行業內的整合會更多發生。
當然,中國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內服務外包市場的發展。但是許多中國企業對于服務外包的好處仍然缺乏了解和認識,不太能夠接受外包這種成熟的模式。另外,有些企業自身的內部管理不夠規范,也使外包的可行性減小。我們希望政府能夠出臺更多的政策,引導和鼓勵國內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逐漸認識到服務外包的優勢和益處,充分利用外包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和運營效率,通過發展國內的外包市場帶動整個中國外包產業的發展。如此,政府的持續支持和行業自身的發展就能夠齊頭并進,從而加速市場的成熟化。
柯萊特公司CEO馬一鳴
信息技術服務業人才為先
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的信息技術服務業尚有極大發展潛力。
目前中國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產值只占GDP的0.2%,而在美國,這一數字則為1.5%。在未來5到10年,中國的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發展速度必須大于GDP的增長速度,才有可能達到一個較為均衡的狀態,因此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在供應鏈環節,信息技術服務供應鏈相對較短,企業只能依靠人才。在人才方面要好3項工作:第一是招聘到合適的人,這個環節一定是雙向選擇。第二是養好人,不只是提供好的待遇,還要不斷為員工補充知識的能量,建立龐大的知識分享系統與員工雙向溝通機制,幫助員工成長。第三是用好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要為他們尋找到最適合的發揮自身價值的平臺。
德勤中國服務外包行業領導合伙人趙士祺
走出去”是中國企業的長期發展目標
走出去”是中國企業的長期發展目標。中國企業要實現這個目標,在兩方面可以有所作為。
國發(2011)4號文是對軟件外包行業發展的巨大支持,其中最大的亮點是對企業財稅方面的支持,此外,還針對服務外包行業以前遇到的融資困難出臺了扶持政策,提出政府推動為企業擔保,這將對解決企業融資難起到很好的引導。不僅如此,國發(2011)4號文還將在人才政策、扶持企業成長方面進行支持,支持力度很大,但具體效果還要看以后的落實情況。走出去”是中國企業的長期發展目標。中國企業要實現這個目標,在兩方面可以有所作為,第一是通過海外并購以增加國外有經驗的銷售團隊以及工程師。在并購所需資金方面,可以通過海外上市來進行融資,業內已有多家企業在海外成功上市的經驗可以借鑒。第二是壯大本土的離岸服務,并配備相應人才的支持。在這方面要注意兩點,一是吸引有大型海外外包服務企業管理經驗的人才,二是培養外語人才。這是我國發展離岸外包服務業務的一個很大障礙。另外中國企業走出去”還要把握好三個要點,一是確立自己的品牌,二是加大對語言和技術人才的培養,三是知識產權的保護。
這些都是中國企業自身發展以及走向世界所需要注意的幾點因素。
華為軟件公司管理服務部部長高文盛
高端外包需要兩類人才
有兩類軟件外包服務高端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即網絡運維外包(MS)專家和行業專家。
對于外包服務,首先可以從PPT(People,Process,Tools)角度考慮。People:對于高端的外包服務,有兩類高端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即網絡運維外包(MS)專家和行業專家,前者對MS業務本身非常熟悉,后者對行業有著深入理解。對于行業專家,我們可以從相應行業中招聘。另外,外包服務對人的規范性和語言也提出了很高要求,尤其是全球化市場,這里說的規范性是指人能跟著流程走,因為外包服務中流程很重要。Process就是要有標準化的流程,有針對各種產品適用的流程,能細化至每一步操作的流程。Tools是將原本人工操作的過程自動化,在實現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同時,更少出錯。人、流程、工具三者結合起來才能保障外包服務的交付質量,才能保障服務等級協議(SLA)的達成。
其次外包服務還要考慮低成本的問題,這點很重要。因為這是外包服務能贏利的重要要素,業界通常用在岸、離岸相結合的交付模式達到低成本的目的。離岸模式是通過區域的成本差異化和資源共享來降低成本,例如印尼的客戶我們不能在深圳進行離岸交付,因為深圳的成本很可能比印尼要高;對于在岸,主要是通過本地化交付及標準化的流程、工具等來降低成本。因此,我認為本土企業要躋身全球市場,要懂得將在岸、離岸兩種模式靈活結合,同時需有全球合理的離岸中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