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步伐,盡快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事關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制造業相對于國內其他產業發展較快,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是與美國日本等國的制造業相比,還稱不上是制造業的強國,因為我國主要依靠的是廉價人力資本。隨著印度、巴西等國的崛起,我國傳統制造業的比較優勢日益弱化,我國產業結構升級迫在眉睫。伴隨著經濟結構轉型,制造業對知識、技術、資本和人力等資源的中間需求日益加大,對生產性服務外包的需求日益劇增。制造業能否實現從傳統到現代的升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產性服務外包的發展。
生產性服務外包屬于外包中的一種類型,是指從事生產制造業的企業在維持特定產出前提下,把過去自我從事的投入性活動或工作,通過合約的方式轉移給外部廠商完成。生產性服務外包是20世紀下半葉以來制造業分工不斷專業化與不斷細化的產物。作為一種新興商業模式,生產性服務外包具有三大特性:首先是知識含量高。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生產性服務外包是人力資本與知識資本的傳送載體、提高制造業生產率的重要因素,以及企業或新產品比較優勢的重要來源。其次是附加值高。生產性服務外包針對的正是產品設計研發與售后服務這兩個高附加值環節,因此,能為企業創造更加豐厚的利潤。再次是資源消耗低。生產性服務外包的主要投入是人力資本和資金,物質資源的投入比例相對較低,污染物的排放也較少,更加符合低碳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目標要求。
近年來,我國學術界與政府逐漸認識到發展生產性服務外包對制造業全面升級的重大推動作用,中央與地方政府相繼制定各項政策,倡導并鼓勵企業從事這一新興行業。早在2006年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就明確指出:鼓勵外資參與軟件開發、跨境外包、物流服務……建設若干服務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同年商務部啟動千百十工程”,即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每年投入不少于1億元,建設10個服務外包基地,吸引100家跨國公司將部分服務外包業務轉移到我國,培養1000家承接服務外包的企業。在國家政策扶持下,我國已逐漸成長起一批在某些特定市場上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國際服務外包本土企業,一些傳統的優秀制造業企業或已涉足服務外包領域,或已構建全球范圍布局的研發能力,具有大力發展國際服務外包的潛力。上海、西安、大連、深圳、成都、北京、杭州、天津、南京、武漢、濟南等11個城市已被政府有關部門命名為軟件和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發展服務外包成為這些城市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和經濟的新增長點。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生產性服務外包起步較晚,還存在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人才儲備不夠充分與政策支持相對滯后等制約因素。從發揮政府宏觀調控作用、培育市場力量、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等多角度考慮,應注重以下幾方面。
一要完善基礎設施。軟件、通訊等信息技術成為生產性服務外包的發展催化劑”,其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已成為衡量服務外包商業環境的重要指標。離岸的人力資源管理、數據處理、呼叫中心、遠程培訓、系統運營維護等都是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和軟件工具搭建的平臺實現的。我國在硬件電信設施以及航空、道路、旅店等基礎設施發展較快,但是電信網絡國際聯絡和信息傳輸能力相對不足,通訊資費近年來雖有調整但依然偏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生產性服務外包的快速發展。因此,需要繼續加大對軟件、通信等基礎設施的投入,為發展生產性服務外包與實現制造業升級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保障。
二要調整稅收政策。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一批從事國際服務外包國家早已實行大幅度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與扶持企業從事生產性服務外包。例如,印度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對軟件和相關服務實行稅收優惠政策,隨后十多年又在優惠企業對象和政策實施框架方面不斷調整,已經形成包括間接稅和直接稅的大力度減免優惠政策體系。因此,我國有必要在一定時期內對我國從事生產性服務外包的企業實行特殊優惠稅收政策。
三要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要改進和完善相關知識產權立法,減小生產性服務外包交易風險,降低交易成本。加大對軟件盜版等侵害知識產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引導企業誠實守信,嚴格履行合同,保守客戶機密,遵守國際上的信息保密規則。鼓勵國家級軟件出口基地建立境外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支持企業到境外申請專利、著作權、商標等知識產權,為從事生產性服務外包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
四要培育國際知名大企業。現在全球跨國生產者服務外包市場上,生產者服務外包發包方對承接方的生產者開發實力、認證級別、企業的品牌及信譽情況、項目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的生產性服務外包業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必須通過兼并、重組、聯合”等資本運作手段使一批基礎扎實、技術雄厚、品牌形象好、發展潛力大的生產性服務企業迅速擴大規模、奪取市場份額、增強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總體競爭力。
五要培養服務外包專業人才。生產性服務外包是知識密度高的行業,其價值根源在于知識,而價值來源于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建議我國創新和完善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方式,學習國外先進的人才培訓模式,加強職業教育和基礎教育,建立全國性服務外包人才認證體系,大力引進國內外現代服務外包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和儲備高素質人才,為生產性服務外包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