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股權結構較為簡單,管理層控制力較強
博彥科技成立于1995年,自成立以來專注于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業務,業務涵蓋研發工程服務、企業應用與IT服務以及業務流程外包,客戶范圍覆蓋信息技術、金融、能源、交通和公用事業(1690.661,29.77,1.79%)等多個行業。
公司股權結構較為簡單,主要股東為博宇冠文、惠宇和中、惠通恒和等14位法人股東和龔遙濱、劉仕如等10位自然人股東。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王斌、馬強、張榮軍、龔遙濱等4位自然人,通過一致行動協議合計可控制公司發行后約41.5%的股份,對公司的控制力較強。4位實際控制人均為公司高管,且持股比例較高,同時公司多位核心員工持有公司股份,我們認為這一股權安排有利于公司的團隊穩定和長期業務發展。目前公司旗下有13家全資子公司--上海博彥、成都博彥、武漢博彥、天津博彥、杭州博彥、江蘇博彥、西安博彥、美國博彥、博彥國際、日本博彥、ESS(印度)、博彥諾賽和博彥信諾,其中美國博彥、博彥國際和上海博彥的經營狀況對公司業績有一定影響,同時公司旗下還有1家控股子公司--紫光博彥。
2.中國軟件(15.18,0.22,1.47%)外包市場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廠商。根據IDC的研究,近年來中國離岸軟件外包市場增長迅速,中國離岸軟件外包市場規模有望由2010年的34億美元增長至2015年的99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4.2%,是IT服務領域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
我們判斷未來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市場的驅動力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其一,歐美外包業務的快速增長,根據IDC的研究,2010年我國來自歐美發包市場的業務規模為17.3億美元,同比增長31.2%,未來歐美市場對中國的發包規模仍有望保持較快增速;其二,在岸外包有較大發展潛力,目前中國IT服務花費占GDP比重仍然較低,根據Gartner和IMF的數據,2009年中國IT服務花費只占GDP的0.2%,而同期英美分別為3.2%和2.1%,中國國內IT服務市場增長空間較大,未來在岸軟件外包市場值得期待。
3.公司在國內ITO市場占據領先地位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業務,業務分為提供信息技術外包(ITO)和基于信息技術的業務流程外包(BPO),其ITO業務又可細分為研發工程服務和企業應用及IT服務。公司2008年~2011年上半年來自研發工程服務業務的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1.9%、73.2%、79.9%和78.1%,毛利占比則分別為69.9%、72.9%、79.7%和78.0%,是公司營收和利潤的主要來源。
公司在國內ITO外包行業具有領先地位,根據IDC的數據,公司2010年在離岸軟件外包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八。我們認為公司的主要競爭優勢在于:其一,具有良好的客戶資源,公司自創立之初即為微軟(微博)、惠普(微博)等國際知名IT企業提供IT外包服務,與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部分企業合作歷史已經超過十年;其二,業務具備一定的客戶粘性,公司提供的產品研發服務多數是與客戶的產品研發團隊一起完成產品的設計、開發、測試等,業務類型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從而具有一定的客戶粘性;其三,業務布局較為完善,公司目前已在上海、成都、武漢、天津、杭州、江蘇和西安等地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同時在美國、香港、日本和印度等地進行了國際化業務布局,較為完備的業務有助于增強公司的離岸軟件外包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