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人簡介:熊衍良,廈門市商務局局長、黨組書記,兼廈門市投資促進局黨組書記。
《ChinaSourcing》:請介紹一下廈門服務外包的發展現狀和主要成就。目前產業集聚的載體(園區)有哪些?
熊衍良:2010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廈門市成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這是2009年2月國務院確認首批20家 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后,在國家嚴格控制示范城市數量的背景下,唯一獲得批準的城市。這體現了國務院對海峽西岸經濟區以及廈門經濟特區的高度重視與支持。
目前我市從事服務外包的企業共有500多家,從業人員5萬余人。2011年1到11月,全市登記服務外包合同金額超過1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50%。其中離岸合同金額3.6億多美元,同比增長超過80%;在岸合同金額6.5億多美元,同比增長超過40%。已認定11家服務外包人才實訓基地,20家技術先進性服務企業。 從產業集聚的載體來看,目前我市服務外包企業比較集中在廈門市軟件園和保稅物流園區。
廈門市軟件園良好的環境得到了業界的一致認可。軟件園二期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建筑面積165萬平方米,被臺商稱為在大陸最美、離臺灣最近”的軟件園。為進一步加快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目前我市又動工建設軟件園三期。該園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建筑面積超過630萬平方米,是現有軟件園二期的四倍,能吸納的企業容量大大增加,滿足更多的企業入駐。園區規劃建設服務外包核心區,作為我市服務外包產業又一核心產業園區,將為相關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另一外包企業集中地保稅物流園區則集聚了一批現代物流企業,供應鏈管理業務方興未艾。
《ChinaSourcing》: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廈門市政府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已經出臺了哪些扶持政策。未來還將有哪些新的政策出臺。
熊衍良: 廈門市委市政府對于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十分重視。市委書記于偉國同志、市長劉可清同志都經常過問服務外包工作,并就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提出具體要求。同時還及時成立了由市長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的廈門市服務外包發展領導小組,加強對服務外包工作的組織領導。另一方面,認真落實國家的服務外包相關政策,并相應制定出臺了配套政策、辦法,包括《廈門市促進服務外包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廈門市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資金實施細則的通知》、《廈門市服務外包公共平臺專項建設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及《廈門市服務外包人才實訓基地認定辦法》等,大力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
在人才培訓與引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廈門市委市政府還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的力度。例如,在推動服務外包公共平臺的建設方面,市里已投入了1億多元的資金,建設了數字媒體技術服務平臺、IT開發與測試平臺、IC設計研發平臺及統一通信平臺等。明年我市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動服務外包企業業務發展。此外,我們已著手制訂中長期發展規劃,確保服務外包業務快速、有序發展。
《ChinaSourcing》:除了政策推動外,廈門發展服務外包還有哪些優勢?
熊衍良:目前廈門面臨前所未有的極佳發展機遇。國務院把廈門列入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對我們是個鞭策,我們強烈地意識到前有標兵”,后有追兵”,這將促使我們一刻都不敢松懈。同時福建省委省政府要求廈門在海西建設中發揮排頭兵作用,以及廈門市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戰略規劃,都為發展服務外包創造了很好的契機。我市發展服務外包的優勢有很多,除了前面所說的政策推動以外,主要還有兩個方面:
一個是人才優勢。我們都知道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關鍵在于人才。廈門市環境優美,適宜居住,擁有全國文明城市”、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國家衛生城市”等榮譽,最近又在2011中國城市科學發展典范城市”中名列第一。廈門一流的居住和生活環境,對產業人才,特別是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很大。此外,廈門市政府辦事效率高,工作管理規范,服務意識好,前不久被評為2011中國服務型政府十佳城市”的第一位,為在廈門發展的企業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經商環境,這也成為吸引服務外包人才來廈創業的優勢。
廈門在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方面也有很好的條件。有廈門大學、華僑大學、廈門理工學院、廈門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等眾多高校,為服務外包企業培養大量應用型人才。還有中軟國際ETC培訓中心、北大青鳥、IBM服務外包人才實訓基地等十幾家專業機構。
另一個是經濟外向度高的優勢。廈門的進出口貿易額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其中外資企業完成的進出口額又占全市的一半以上;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中外商投資企業占75%以上。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已連續在廈門成功舉辦十五屆,廈門國際投資與合作十分活躍,具有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良好條件,為廈門的服務外包企業在海外市場開拓、業務機會獲取方面提供便利。
《ChinaSourcing》:廈門服務外包的產業特色有哪些,這些特色形成和深化的條件是什么。
熊衍良:總結起來看,廈門的服務外包發展類型豐富,并逐步形成了三個特色:
一是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發達,已經成為軟件企業的集聚中心。吉聯科技、銀據空間地理信息、精圖信息、雅訊、巨龍、美亞柏科、易聯眾、三五互聯等企業的軟件研發業務頗具特色,競爭力日益提升,接單量持續增長。雅馬哈、富士通、海實科技等一批企業專注于日本服務外包市場的開拓和經營,具備良好的開展對日服務外包的競爭優勢。
二是物流供應鏈外包發展較快。廈門經濟的外向型程度很高,港口物流業發達,并出現了一批從事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比如創立于1997年的嘉晟公司,運用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專業整合供應鏈各環節資源,為客戶提供產業鏈上的資金流、商流、物流、信息流等四流合一的整體供應鏈解決方案。他們可以根據合作伙伴需求提供采購執行、分銷執行等定制服務解決方案,包括進出口通關、供應商管理庫存、虛擬生產、國際國內物流等。目前這家公司與數百家企業形成了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再比如弘信物流的原材料供應鏈綜合解決方案模式得到國際品牌客戶的青睞,這家企業已成為中國飲料物流的領軍企業,與可口可樂、王老吉等多家知名廠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三是服務外包的臺味”較濃。廈門的對臺區位優勢明顯,與臺灣語言相通,血緣相近,為發展承接臺灣的呼叫中心等服務外包業務提供了可能;廈門-金門海底光纜項目提高了線路速率和穩定性,顯著降低廈臺服務外包合作的通信成本。廈門市已逐漸成為臺灣客服中心在大陸的聚集地。兩岸首個合資呼叫中心——廈門碩泰商務科技公司已經獲批成立并開展業務。廈門已形成以芯群集成電路、西基動畫、臺富科技和旸升信息服務等為代表的IC設計、動漫游戲和呼叫中心業務對臺服務外包產業集聚。我們將充分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獨特的對臺區位優勢,錯位發展,多層次推進;積極推進 臺灣接單、廈門服務”合作模式。
《ChinaSourcing》:未來的產業發展目標是什么?
熊衍良:我市將充分利用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有利政策,努力把廈門打造成海峽西岸服務外包中心城市。為此,要努力爭取吸引更多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將服務外包業務轉移到廈門;培育一批取得國際資質的服務外包專業企業;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務能力的知名本土服務外包企業,不斷提升服務外包在現代服務業中所占的比重,實現服務外包產業較大幅度增長。
(本文來源于《chinasourcing》雜志中文版2011年11月刊,作者為本刊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