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國際市場系統地了解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現狀和優質服務外包企業的成長狀況,協助有實力、有特色的國內服務外包企業進入國際買家的視野,從2008年開始,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每年聯合全球知名咨詢機構高德納、IDC等公司共同開展了中國服務外包領軍與成長型企業的篩選工作。每年篩選出10家領軍企業和100家成長型企業。這110家企業數據均經由商務主管部門審核,同時上市企業提供2010年年度審計報告,非上市企業提供年度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公司審計報告。篩選過程中,評審專家組還對所有報名企業進行逐一評審,剔除數據不完整企業,剝離非服務性的收入。此外,投促會的專家團隊及工作人員堅持對近30家重點及有特色的企業進行了訪談和調研,以多角度、多渠道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所以,以這110家企業為樣本進行研究,能夠客觀地反映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現況。
在本文中,我們摘選《2011中國服務外包領軍和成長型企業分析報告》中的目標市場分析內容,展現給讀者一個相對完整的中國服務外包企業的市場分布情況。
2010年, 110家領軍和成長型企業的服務外包營業總額達到35.1億美元,比2009年增加了4.4億美元,實現了14.3%的增長;離岸業務額為22.1億美元,比2009年增加了3.1億美元,增長了16.3%。在岸業務為13億美元,同比增長11.1%。
表1:領軍和成長型企業服務外包營業總額、離岸業務額及從業人數情況,2008年-2010年
領軍和成長型企業2010年的離岸業務額占服務外包營業總額的63%,高于2008年的61.87%和2009年的61.89%。
圖1:領軍和成長型企業離岸與在岸業務額情況,2008-2010年
數據來源: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
領軍和成長型企業的離岸業務額從2008年的15.9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22.1億美元,增長了38.9%,在岸業務額從2008年的9.8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13億美元,增長了32.7%。
十大領軍與百家成長型企業在國際與國內市場的發展各有側重。領軍企業2010年的離岸業務額達到14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了33.33%,遠高于在岸業務6.8%的增長速度;成長型企業2010年的在岸業務額為8.3億美元,比離岸業務額多0.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3.7%。
圖2:領軍企業離岸與在岸業務額情況,2008-2010年
數據來源: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
圖3:成長型企業離岸與在岸業務額情況,2008-2010年
數據來源: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
從細分市場看,國內、北美、日本依然是領軍和成長型企業的主要服務市場。領軍和成長型企業2010年服務外包營業總額的37%來自國內市場,其次是北美市場28.0%,第三是日本市場22.1%,三分天下的局面更加明顯。從離岸業務的國別分布看,2008年至2010年,領軍和成長型企業承接北美市場的離岸業務量一直處于增長態勢,2010年北美市場離岸業務額達到9.83億美元,分別比2009年、2008年增長了1.43億美元、2.93億美元;領軍和成長型企業2010年承接來自日本的離岸業務額為7.76億美元,占比增長了1.4個百分點;此外,領軍和成長型企業承接來自歐洲的離岸業務雖然一直相對較少,但也在逐年增加。
圖4:領軍和成長型企業承接外包業務的國別分布,2008-2010年
數據來源: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
2010年,領軍企業服務外包營業總額的75%來自離岸市場,25%來自國內市場。北美、日本市場是領軍企業離岸業務的主要目標市場,貢獻了營業總額的66%,其中,隨著日本經濟的逐漸恢復,來自日本市場的離岸業務增長明顯,離岸業務額達到4.9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了1.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8%。
圖5:領軍企業承接外包業務的國別分布,2008-2010年
數據來源: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
對領軍企業的數據進行細致的比較可以看出,領軍企業在深耕美國、日本市場的同時,正在加大對本土市場的開拓力度,他們已經意識到本土業務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有些領軍企業的國內市場份額在逐年增加,甚至已經接近或是超過服務外包營業總額的一半。在企業走訪中,我們也了解到,領軍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識與經驗,這些經驗和知識有益于其在國內市場的開拓。同時,他們這些能為本土客戶帶來增值價值的服務,也成為推動國內業務釋放的重要動力之一。
圖6:成長型企業承接外包業務的國別分布,2008-2010年
數據來源: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
成長型企業承接的外包業務以國內市場為主,從2008年至2010年,國內市場的比重都超過了40%,占據了絕對優勢,其次是北美、日本市場。成長型企業在其它”市場獲得業務,占全部業務比重有較大增長,反映成長性企業從更廣的范圍獲得了市場機會,業務擴張的能力在提升。
(本文來源于《chinasourcing》雜志中文版2011年11月刊,作者為中國服務外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