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從2006年開始就成為服務外包企業,特別是從事離岸服務外包的企業高度關注的問題。統計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的大幅升值已經是不經的事實,但是我們還需要考慮,由于我國人民幣匯率機制是捆綁美元的機制,所以會出現一升俱生、一貶俱貶”的連鎖效應,對美元的升值也會帶來對其他發達國家,特別是服務外包業務發包國家貨幣匯率的變化。例如對日外包企業曾經一度因為人民幣對日元的升值壓力很大,但是近兩年隨著日元對美元的大幅升值,人民幣對日元匯率趨于平穩。但是另一方面,今年以來,歐元對美元已下跌近14%,造成人民幣被動升值。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初至5月14日,人民幣對歐元已累計升值14.5%,這也是我們需要面對的實際問題。
綜上可見,筆者認為,服務外包企業應對人民幣升值,需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綜合分析其影響,并采取組合拳應對挑戰。
從橫向來看,一方面需要針對不同的發包國家的匯率變動,制定不同的接包策略,不能一概而論;另一方面,要認識到服務外包是在全球舞臺上競爭,需要認真分析競爭對手所在國的匯率狀態,尋找比較優勢。有一則寓言說,兩個人在森林遇到野獸,一個人拔腿就跑,另一個人卻先拿出一雙跑鞋換上,他說的很好:我不需要跑得過野獸,只需要跑得過你。”這雙跑鞋”就是服務外包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盡管發達國家政府近年來普遍遇到減少崗位外流的巨大壓力,但是從企業全球化的發展來看,業務外包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因此,對于服務外包企業更重要的是在國際競爭中確立核心競爭優勢。
從縱向來看,服務外包企業確實面臨著下端綜合成本大幅上升、上端人民幣升值造成利潤大幅減少的雙重擠壓。保持和增加利潤率,重要的是實施靈活的接包策略、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及實現高質量的交付,其核心應該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去年以來國內多家從事低端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放棄了原先的低價競爭策略,反而大幅提高一線員工的薪資待遇,從而使富有經驗的熟練員工保留下來,帶來了勞動生產率的大幅提高,從而緩解了企業利潤壓力。從控制成本方面來看,除了傳統的企業管理手段,實際上企業可控能力逐步下降,特別是涉及人員工資、福利、培訓費用、物業租金、電力和通信費用等,受市場約束已經成為剛性成本,單獨依靠企業自身能力難以解決。以筆者所見,此時亟需政府出手”,一記重拳應該在稅制改革。我國服務外包企業按照一般服務業企業納稅模式,須繳納營業稅,且增值稅無法抵扣,在發包、轉包業務過程中還會出現重復納稅,企業負擔較重。去年8月國家財政部出臺了服務外包企業離岸業務收入免征營業稅的政策,對企業較為給力。但是對企業離岸業務收入的認定過于嚴格,客觀上使政策受益面減小。同時,東方不亮西方亮”,國內服務外包業務從09年開始大量釋放,包括一些以離岸業務為主的服務外包企業也通過大量承接國內服務外包業務增加收入、緩解離岸外包壓力,服務外包企業要求免征國內業務收入營業稅的呼聲日漸高漲。目前業界普遍認為政策出臺條件已經成熟,如能抓住當前時機盡快推出,必將為中國服務外包行業注入一劑強心劑,極大提升中國服務外包企業國際競爭力,創造行業新一輪快速發展的機遇。
總之,應對人民幣升值需要企業、政府共同努力,打出漂亮的組合拳。
作者/楊冬 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院長
來源:《中國服務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