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2013中國(寧海)軟件出口和服務外包大會暨2012(第九屆)中國軟件出口(服務外包)排行榜發布會上,寧海東方藍色慧谷項目榮獲最具投資價值獎。這是寧海軟件服務外包行業的一份榮譽,但更具有一種激勵作用。
其實,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是一項適應市場變化而產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企業將其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團隊來承接其業務,從而使其專注核心業務,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對環境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簡單地說,軟件和服務”是指企業的信息化平臺建設,外包”就是外部資源利用”,即企業通過購買第三方提供的軟件和服務來完成原來由企業內部完成的工作。
需方市場需求強大
建新趙氏集團是我縣的一家信息化建設水平及應用程度較高的企業之一,也是我縣唯一一家成功運行SAP項目的公司。在軟件出口和服務外包大會上,該公司信息中心經理吳銀鋒向在場的所有嘉賓分享了企業成功建設信息化平臺的經驗。企業在信息技術上的應用水平是企業實現精益化管理和長遠、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吳經理說,建新信息化的成功主要是以《建新信息化模型》為目標,通過《建新信息化項目實施方案論》對項目選型階段、實施階段和項目上線后各階段的關鍵風險點進行了有效的控制。另外,該公司高層領導高度重視項目進展情況,經常參加關鍵的項目會議,并讓信息中心在組織架構上獨立。最后,建新還有一個有業務分析能力的信息化項目內部團隊,為建新信息化的成功注入了強有力的保障。
建新每年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資金多達近千萬元,目前,已先后成功實施了SAP、OA、SAP-WM、HR等項目,其中,SAP系統減少了20%的庫存積壓,提高15%的資金利用率,年增效益185萬元;WM系統實現了產品先進先出原則,倉庫盤點效率從6個人6小時提高到2個人2小時,數據也更加準確;HR系統是考勤數據與薪資的集成,有效提高了薪資核算效率和準確度。
供方市場處于成長期
除了建新以外,我縣得力、雙林等企業在兩化”融合方面都投入了較大的精力和資金,并取得優越的成績。去年,全縣實現軟件產值2.8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登記軟件產品4個,著作權登記軟件產品14個;軟件服務外包合同總額4492萬元,實際執行總額3525萬元,其中完成離岸服務外包273萬美元。目前,我縣通過認證的軟件企業有2家,即張力網絡和四維網絡;新注冊軟件業企業1家,即創智軟件;服務外包企業7家,其中杰友升、方正、天下模塑、天下汽配等都是生產型企業。
據了解,目前信息化軟件基本可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提供90%的標準功能和10%的二次開發的商業化軟件,這種模式對于企業來說成本低、實施周期短、系統較穩定,但相比個性化弱一點。另外一種是100%個性化開發的軟件,這種模式的軟件是針對企業具體的需求而做的個性化開發,簡單地講,就是你需要什么我給你做什么,具有實施周期長、成本高、系統相對不穩定等特點。
而我縣的軟件企業只具備基本的網頁開發和簡單的二次開發能力。張力網絡主要從事人力資源(BPO)服務和其他業務流程外包服務,比如為企業提供招聘(BPO)服務,另外,在信息技術服務外包方面,張力網絡公司已為眾多的政企單位提供IT服務外包。創智軟件是我縣的一家集計算機軟件開發、系統集成和管理咨詢為一體的技術服務型企業,主要負責用友軟件公司在當地的銷售、培訓、售后等服務,還具備了軟件二次開發功能,曾為卡倍億公司開發條形碼掃描軟件。
政府搭建平臺助力產業發展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不斷優化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環境,特別是載體建設,一個個軟件產業基地正在寧海加速成型,寧海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土壤”越來越肥沃”。
東方藍色慧谷”項目結合了寧波智慧城市”大市場和寧海的區域資源,以云計算、大數據應用及落地的載體,圍繞總部經濟產業、金融服務產業、科技研發產業、軟件服務產業、商務生活配套,推動產業向智能化、大數據化、網絡化的高端方向發展,打造工作、生活、休閑、娛樂同自然高度融合的新一代產業園區。去年,我縣還建成科創大樓,規劃內的軟件產業基地也將正式進入實施階段。屆時,我縣將集中相關資源,加快平臺建設,引進一批企業,加快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的集聚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寧海軟件服務外包產業將成撬動經濟發展的新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