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2013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年會在大連舉行。本屆年會以技術商業——外包下一個十年的選擇”為主題,中外行業精英和企業高層會聚一堂,熱議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行業環境下的服務外包發展機遇與挑戰”。市委常委、副市長曲曉飛出席會議。
對日外包陷入困境
曲曉飛說,十幾年來,大連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2012年,大連市軟件業銷售收入突破千億大關,出口35億美元。下一步,大連將繼續加大對相關產業的扶持力度,打造國際一流的產業基地。
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大連軟件園、東軟軟件園、騰飛軟件園等軟件園區迅速崛起,吸引惠普、IBM、戴爾等7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全市軟件企業達到1475家,軟件服務外包走在全國前列。
盡管從總體看這些年大連軟件業發展非常迅速,但因日元近段時間出現了大幅度貶值,本市部分對日外包軟件的企業處于一個比較困難的階段。為此,很多公司不得不想方設法削減成本,并嘗試把公司業務轉向國內市場。
記者了解到,作為本市軟件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軟件外包產業市場主要在國外,由于主動權在國外客戶手中,因此容易受制于人,偏低的利潤又制約了軟件企業抵御匯率風險的能力。
不可忽視的短板”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軟件外包行業遭遇的寒冬”反映出亮麗的數據背后,本市軟件業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短板,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軟件業的發展。
首先是產業結構有待優化。軟、硬件發展規模和實力不均衡,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規模偏小,嵌入式軟件產業整體規模薄弱,這無疑將限制本市軟件產業的發展空間。
當前,大連軟件業面臨來自國內外挑戰和壓力。本市相對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產業影響力不高、產業領域覆蓋面不廣、產業制高點不多,現有產業的產業鏈不夠完善、軟件產品化與產業化程度不高等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本市軟件業的進一步發展。
應對
大連軟企力爭兩條腿走路”
業內人士認為,考慮到本市軟件企業大多數為小型軟件企業的現實,應當重視提升小型軟件企業的規模和競爭力,爭取做大做強軟件產業。
首先,應完善各項政策措施,從資金、投資、市場、土地、人才等方面向重點企業傾斜,提升名企的上市融資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對其他企業的帶動能力;其次,要瞄準全球軟件巨頭、世界500強、國內大企業,加大產業招商力度,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鼓勵他們實現本土化和與本地企業合作,扶持他們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