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西安市的經濟外向度為19.01%,高于陜西6.46%的平均水平,但遠低于全國47%的平均水平。為此,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努力提高經濟外向度。
經濟外向度低是制約陜西發展的難題之一,西安作為陜西的省會,城市首位度高,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功能齊全,在帶動陜西省域經濟發展中具有決定性作用。與省內其他市區相比,西安的經濟外向度高于陜西平均水平,但與發達地區相比,經濟外向度仍然處于低水平。2012年,西安市的經濟外向度為19.01%,高于陜西6.46%的平均水平,但遠低于全國47%的平均水平。為此,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努力提高經濟外向度,形成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格局,以促進西安的大開放、大發展為目標,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為契機,提升西安內陸核心開放城市地位,實施兩個并重”戰略。
大力提升西安內陸核心開放城市地位
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僅有利于提升西安的城市開放度,也有利于增強我國內陸邊境貿易的發展。隨著我國市場化改革方向的確立和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1992年,有新絲綢之路”美稱的新歐亞大陸橋正式開通,是歐亞大陸最為便捷的通道。然而,由于報關復雜、鐵路線路寬度不一等原因,這條新絲綢之路”并未很好地發揮縮短歐亞大陸距離,促進陸上貿易的作用。多年來,歐亞大陸間的多數貿易仍要通過海上的第一歐亞大陸橋進行。2013年9月初,習近平主席在訪問中亞四國時提出,要用創新合作的模式,共同建設地跨歐亞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從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等方面入手,形成跨區域大合作的格局。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歷史上曾是跨國貿易的重要樞紐。據統計,在我國首批申遺的22個項目中,西安有5個,是項目最多、等級最高的城市,也是歐亞大陸橋中國段上最大的城市,從歷史、地理位置、城市發展定位、發展基礎等方面,西安都已經具備成為中國內陸物流中心的條件。9月29日,我國首個自由貿易區在上海正式成立。近日,在西安召開的歐亞經濟論壇中,有專家學者提出,西安作為內陸重要的開放城市和絲綢之路的起點,應將其打造成我國內陸首個自由貿易區,使其在推動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擴大歐亞跨國區域性開放合作和帶動東中西部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西安可利用已建成的國際港務區和兩個綜合保稅區,開通連接西安、新疆、中亞乃至歐洲的新絲路”國際貨運班列,實現由西安通過歐亞大陸橋的貿易在金融服務、物流、結算等領域與世界接軌。目前,西安國際港務區建設實現了面向東南沿海港口、面向歐洲的歐亞大陸橋的鐵海聯運、鐵鐵聯運,大幅縮短商品運輸時間,降低貨物運輸成本,有利于促進歐亞國家的貿易往來,提高西安乃至我國的開放型經濟水平。
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并舉
一是提高引進外資水平。對內陸城市的發展而言,資本稀缺是制約其加快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因而,內陸城市的開放總是從引進外資開始。經過多年的實踐,西安引進外資面臨的問題已經不是簡單的引資,而是提升到了引技、引智的層面。近年來,隨著陜西經濟的發展,對外開放步伐加快,投資環境優化,已有美國、日本、德國等30個國家和三星、強生等一百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來陜投資,并多將掌握核心技術的研發中心設在西安。截至目前,已有85家世界500強企業在西安設立了136個分支機構。2012年,西安市批準外商直接投資項目87個,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36.0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兩倍;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4.78億美元,增長23.6%。
二是加快企業走出去”的步伐。西安企業投資地區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美國、德國、烏克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涉及礦產資源開發、技術研發、農業旅游綜合開發等領域。2012年,西安市新設境外投資企業和機構34家,協議投資額達到8.23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已逐漸輻射到越南、菲律賓、印度、印尼、蘇丹以及中國香港等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涉及的行業包括鐵路、公路、機場、輸變電成套設備、園林綠化等多個領域,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達到16.5億美元,同比增長22.7%。今后,西安應繼續穩步推進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嘗試政府部門、產業部門協作和企業間多元投資的路徑,開創西安對外投資的新局面。
堅持先進制造業”與服務貿易”開放并重
西安在科技教育、信息技術、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電力設備、紡織、農產品加工、文化旅游產業上優勢明顯,企業對外投資和對外承包工程數量都呈逐年上升趨勢。加快建設渭北工業產業聚集區,形成以高新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功能區;以經開區、渭北工業產業聚集區為核心的先進制造業功能區。
服務貿易特別是服務外包是未來中國對外貿易擴展的重要平臺,是著力培育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近年來,服務外包產業的快速發展和人才科教優勢,吸引了諸多國際知名企業落戶陜西。2012年,西安市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金額5.45億美元,同比增長40.5%。其中,愛立信、百度、TCL集團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進駐西安,服務外包產業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西安智慧城市的品牌效應也逐步顯現。今后,西安應繼續發揮主導產業的比較優勢,堅持走先進制造業與服務貿易”并重的路子,更多地依靠新興戰略性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帶動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