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日,百度世界2017開幕,除了一如既往“盛世美顏不油膩”的李彥宏,最被關注的當屬百度此次發布的AI智能硬件、AI商業化量產的大動作。
與以往主要強調軟件差別的是,這回百度真是在硬件層面做出很多值得關注的布局,從第一款智能音箱raven H的發布,再到頒布頒發2018年量產Apollo無人車,百度逐漸開始給外界一種由軟變硬、軟硬兼施的形象。
其實縱覽行業,現在不止百度,國表里各大AI巨頭都把目光瞄準硬件。這似乎預示整個AI進化的浪潮已經進入硬件覺醒的階段。當下,賦能終端硬件的厘革,正是巨頭們人工智能比賽的最大機遇所在。
人工智能軟件層面成熟,終端硬件發作已在時間點
從AI軟件層面來說,當下已經進入一個高度成熟的階段。由于掌握了用戶海量的數據,大公司們在用戶畫像、自然語言理解、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方面其實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準,而這些成熟的能力目前需要尋找更大的釋放場景,才能建立起更大的商業價值。
而在AI的硬件層面,手機與PC的發展正走到盡頭,全新的終端語音交互形式已經出現,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7500萬的出貨量點燃了行業的想象力,此后蘋果跟進發布Homepod,谷歌開發者大會上更是清一色的發布硬件產品。據研究公司Gartner預估,IoT設備數量將在2020年達到250億臺,屆時智能物聯網時代真正來臨,智能設備將全面覺醒。
可以說,軟硬結合的最佳時間點已經到來。能否尋找到最佳的生態布局,讓“AI軟”、和高效落地的“硬”協同起來,占據重要應用場景,勢必成為影響最終成敗的幾大關鍵所在。

軟硬結合要想成功,核心在于實現智能生態的成功
正如安卓軟件系統的成功在于賦能各大硬件手機廠商的發展,其安卓系統被手機廠商搭載之后,自身的Google Play形成了絕對分發優勢,并鞭策其收入高漲。
同樣投資人對Echo的期待并不只在于音箱能否繼續大賣、目前銷售量如何,更在于其軟件系統Alexa能否建立起一個賦能第三方的生態,拉動更多智能硬件的生產,并最終拉動亞馬遜零售的全生態。
這些成功案例說明,軟硬結合要想成功,必需是建立起一個能夠賦能第三方開發者的生態。
另一方面,硬件生態要想崛起,必需依賴于互聯網公司的軟件賦能,而這也是互聯網公司們的最大機會所在,而搜索起家的百度在軟件層面上的優勢最大,從語音識別到自然語言理解再到圖像識別能力均高于行業,并連續兩次獲得《MIT》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的評選。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百度選擇直接從軟件層面建立完整生態,以自身優勢切入,進入到賦能第三方發展的策略,陸奇加入百度之后,親自設立并推進DuerOS以及Apollo這兩大戰略標的目的,采取開放平臺,全面押注。

“在家”與“出行”,是未來智能生態最大的兩大場景
從全局來看,目前“在家”與“出行”這兩大場景,擁有AI應用的最廣闊前景。
1)在家場景,是未來擁有最大用戶需求的場景,控制智能家居、親子教育、智能玩具、個人助理等等,有著諸多可以滲透與融入的空間。
百度的最大優勢在于自然語言理解,作為搜索引擎,其十幾年來天然掌握了大量用戶的請求數據,并能夠給出最佳回答,因此DuerOS有機會作為在家場景中的第一入口,去協同自身以及第三方開發者業務線的發展。
不久前亞馬遜的的Alexa與微軟的Cortana相互打通,這也說明各個公司之間由于業務線的差別,各項智能能力上的差別,都將獲得本身發展的空間,同時還會出現攜手共進的可能。

(推“渡鴉系列硬件”等搭載DuerOS的高質量產品,給家用信心)
此次百度raven H智能音箱的發布,其樂高式的多彩外不雅觀,以及創新式的可拆卸的交互體驗,給了行業耳目一新之感,也在必然程度上打破了大眾對于智能音箱的認知,,而該款產品更是搭載了百度最新的DuerOS2.0系統,整合了音樂、視頻、智能家居和知識圖譜等場景,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智能體驗,并支持一切主流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并已發布了相關其他智能硬件模塊。
raven H的正式入局,也將給行業帶來更多重大改變以及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