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季度,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38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6%。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總額(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升至12.8%,比上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
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周柳軍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中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把加快發展服務貿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謀劃服務貿易發展新思路。確立服務貿易的戰略地位,加快調整服務貿易結構,優化服務貿易布局”。
為此,商務部將在頂層設計上推動政策創新,著力培育服務出口的國際競爭力——推動出臺擴大服務出口的指導意見,探討制定《服務進出口管理條例》的可行性,制定《重點服務出口領域指導目錄》,以及推動出臺財稅金融支持政策等方面都將體現未來服務貿易出口的更大勢能”。
國際商報:一季度服務貿易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升至12.8%,且服務進出口增速高于貨物貿易增速16.6個百分點,取得這樣成績”的原因是什么?一季度的服務貿易還有哪些特點?
周柳軍:總體上看,我國服務貿易延續了近年來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
今年一季度,旅游、運輸服務和建筑服務等傳統服務貿易占比小幅下降3.3個百分點,高附加值的服務進出口保持快速增長。例如,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電影音像、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咨詢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40%、38.9%、38.1%和21.3%。其中,咨詢服務出口超過運輸成為我國第二大服務出口類別。與此同時,我國服務進口增速持續高于出口增速,導致服務進出口逆差繼續擴大。今年一季度逆差328億美元,同比增長21%。
此外,作為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外包、文化貿易也保持了高速增長的態勢。一季度我國簽訂服務外包合同金額245.7億美元,同比增長55.9%;執行金額164.7億美元,同比增長40.6%。其中,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增長均達到40%左右。同期,核心文化產品進出口增速比上年同期增長6.8%,核心文化服務進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長20.6%。
我國服務進出口的增長與內外需協同拉動的良好局面有關。從國際看,發達國家經濟形勢進一步好轉,對服務貿易發展起到重要的拉動作用。從國內看,繼2013年服務業增加值首次超過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第一大行業之后,今年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繼續保持較高增速,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9%。同期,服務業吸收外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增速達20.6%。同時,隨著貨物貿易規模的增長,也將帶動運輸、保險等與貨物貿易密切相關的服務貿易增長。
今后一個時期,將是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機遇期。
國際商報:與貨物貿易相比,我國服務貿易發展仍相對滯后,尤其在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之后,推動中國外貿由大”到強”更需要中國服務”的提升。今年商務部服務貿易工作的重點有哪些?
周柳軍:十二五”以來,服務貿易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比重持續攀升,2011、2012、2013年占比分別為10.3%、10.8%、11.5%。中國服務貿易的全球占比也從2011年的5.2%上升到2013年的6%。
今后,世界貿易的競爭將更多地體現為服務貿易的競爭,服務貿易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和大國競爭的焦點。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對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產業鏈國際競爭力、全方位參與全球價值鏈合作,增加大學生群體就業、打造經濟升級版具有重要意義。
服務貿易涉及部門眾多,行業管理和貿易促進分屬不同部門。商務部工作重點是發揮好服務貿易牽頭部門作用,加強同行業主管部門的溝通協作,牽頭完善服務貿易促進政策,搭建服務貿易促進平臺,推動重點行業服務出口。
今年,商務部將把推動服務貿易政策創新,引導重點領域加快發展,加強促進平臺建設等方面作為重要著力點。
在加強頂層規劃設計方面,將擴大服務出口作為服務貿易工作的重點,推動出臺擴大服務出口的指導意見,探討制定《服務進出口管理條例》的可行性,加強對重點服務出口領域的規劃引導,制定《重點服務出口領域指導目錄》,還將提前啟動服務貿易十三五”規劃的前期研究工作。同時推動出臺財稅金融支持政策。
為引導重點領域加快發展,商務部將出臺新一輪服務外包促進政策;加快實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技術出口貼息政策,促進技術貿易穩步增長;并加快中醫藥服務走出去”。同時拓展服務貿易促進平臺,并積極參與創新示范載體建設。
國際商報:日前,國務院印發了商務部等有關部門參與起草的《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作為服務貿易的重點領域,商務部下一步有何具體措施來推動文化出口?
周柳軍:近年來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的規模不斷擴大,結構也逐步優化。2013年我國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是274.1億美元,其中出口251.3億美元,是2006年的2.6倍。包括視覺藝術品、新型媒介、印刷品、樂器等。2013年我國文化服務的進出口95.6億美元,其中出口51.3億美元,是2006年的3.2倍,主要以廣告宣傳服務為主。
正是因為對外文化貿易的重要性和現在正處于推進、加強、發展的重要階段,今年3月初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在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特別是推動文化出口方面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我們將進一步貫徹落實這個《意見》,有序地推進擴大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工作。
具體工作上,我們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搭建貿易促進平臺。商務部積極開展各項文化出口的促進工作,比如將文化貿易作為京交會的重要展示、洽談、交流的領域,在京交會上舉辦文化貿易的展區和論壇,為文化企業搭建出口信息平臺。下一步還將依托自由貿易園區、港區和海關特殊監管區,研究加大對文化領域促進活動的支持力度,擴大文化的出口規模。
同時加大對文化出口的支持力度。2009年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導意見》,2010年商務部等10部門又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項目目錄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從2007年開始每兩年認定一批國家級的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2013~2014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項目一共有366家企業,123個項目通過公示。下一步商務部將積極會同財稅部門,對文化服務出口、境外投資、營銷渠道建設、市場開拓、文化貿易人才培訓等方面給予專項支持,推動對國家重點鼓勵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實行增值稅的零稅率或免稅。
此外,商務部還將推動文化企業到境外開展投資合作。將加快境外投資管理制度的改革,簡化境外投資行政許可程序,繼續利用對外投資合作專項資金,為包括文化企業在內的企業境外投資提供資金支持。加強公共信息服務,進一步完善文化領域對外投資合作的國別和地區信息,為中國企業能夠走出去”、站得穩、發展好提供政策扶持和信息幫助。
國際商報:對于知識技術密集型的服務貿易行業,商務部會有哪些具體工作來推進或引導企業的發展?
周柳軍: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對于我國現階段的轉方式、調結構、促就業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像服務外包、技術貿易等一些行業的發展,對于吸納更多的中高端人才就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動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發展,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點,也是優化服務貿易結構的著力點。
商務部正在研究制定《重點服務出口領域指導目錄》,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是目錄關注的重點,對納入目錄中的服務出口,商務部將從財政、稅收、金融等角度完善扶持政策。同時,結合營改增”擴圍,將逐步推動對符合鼓勵條件的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出口實行零稅率。另外,還將會同政策性金融機構,共同對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出口給予金融支持。
服務外包產業是典型的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也是中高端人才、特別是大學生就業集聚的新興行業。今年一季度末我國服務外包累計吸納從業人員550.3萬人,其中2/3以上是大學生。人才問題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牛鼻子”。因此,在推動服務貿易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研究和把握服務貿易特有的特點,著力加強人才的培養、人才的提升,為人才的集聚、人力資源的有效釋放提供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