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外包產業是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也是知識和智慧密集型產業。人才隊伍分設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壯大的關鍵,也是解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29日,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調研員姜義茂在第四屆中國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國際大會”上發言時指出。
記者了解到,自2006年中國商務部實施千百十工程”以來,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經歷了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目前,中國服務外包企業已達到24818家,從業人員數量536.1萬人。盡管如此,目前我國服務外包在全球外包市場中所占的份額還不到10%,產業還處于中低端的發展階段,我國外包產業對人才的缺口非常大,僅中高級人才的年需求缺口就達5萬人左右。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正從單純的降低人力成本,步入轉向增加業務附加價值、提供專業化服務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發展的新時期。但常規的中高級人才培養和晉升路徑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服務外包企業發展需要。”長春市商務局副局長、長春市服務外包辦公室主任任宏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與會嘉賓普遍認為,高端人才短缺已嚴重制約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轉型升級。制定和實施科學有效的方案,加強高端人才培養已迫在眉睫。為此,商務部擬將從2014年啟動服務外包中高級人才培訓計劃,該計劃基本采用中國服務貿易協會提出的三方協同培養中高級人才”方案。
為將外包人才培養真正落到實處,本次會議上,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分別與長春市商務局、鄭州市商務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上海服務外包交易促進中心簽訂了外包人才培養協議。
高端人才缺口問題凸顯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4月底,我國服務外包較2013年末新增從業人員22.9萬,總量達到559萬,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372.1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66.6%,比2013年底增長0.2個百分點。然而在市場快速發展的需求下,行業平均人才缺口約為20%~30%,并且在比例和絕對數量上都有連年提高的趨勢。
而更為短缺的,還是高端人才。中國服務貿易協會調研顯示,服務外包企業中中級管理人員占比為10%,高級管理人員占比為2%~3%。據此測算,我國目前應有約40萬中級管理人員和8~12萬高級管理人員。而據實際調研,目前基本能勝任中級管理的在崗人員占比約為50%,基本勝任高級管理的人員約占60%。
數據顯示,以IT外包為例,印度從業者中約四分之一為技術或管理高端人才,而中國中高端人才只占十分之一到八分之一。
據了解,服務外包高端人才包括管理、技術和商務三類人才:管理類包括總經理和高級經理等,技術類包括高級架構師、高級流程設計師、高級產品研發師、高級工業設計師和數據分析師等,商務類包括高級談判師、高級營銷師和高級投資師等。
為進一步了解高端人才現狀,近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服務外包研究院與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聯合對服務外包高端人才需求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調研,調研樣本選取了北京、湖南、江蘇、浙江和廣東五省的外包企業。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服務外包研究院院長林吉雙參與了此次調研工作。他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調研中,企業普遍反應,外包行業缺少優秀的人才,招到優秀的人才很難,招到名牌大學的人才更難,而招到有經驗高端人才難上加難。原因是我國外包行業還處于低端水平,工資待遇缺乏吸引力。而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的缺乏,又使企業難以提升競爭力,使得我國處在全球服務價值鏈的低端,這種惡性循環嚴重制約了我國服務外包升級。
林吉雙指出,現在員工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停下腳步思考和學習。同時企業也很少為員工提供培訓機會。此外,由于一些大型的解決方案設計、業務流程設計多由外資企業承擔,國內企業員工很難有機會接觸高端業務。這些都導致國內外包從業者難于在工作實踐中實現自我提升。而沒有機會學習和思考,員工就缺乏創新力,缺乏創新力,企業就難以進步。”林吉雙說。
在當前產業升級轉型時期,中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吸納是企業和行業發展的根本所在,中高端人才將成為支撐高附加值業務和可持續發展的支柱力量,并最終帶動實現人才在高中低各層次充足、有序、合理、均衡的供給。國辦函〔2013〕33號文明確要求加大服務外包中高端人才培養力度來支持產業發展,服務外包企業也日益加大對中高端人才培養的投入。
事實上,目前針對服務外包人才的社會培訓市場十分火爆,但多停留于基礎技能層面,面向中高級人才的培訓少有涉足,處于市場空白地帶。毋庸諱言,服務外包中高級人才正面臨供需匹配差距”,加快中高級人才的培養對產業未來發展和保持現有企業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中高級人才的培養,不能指望靠幾次簡單培訓就能實現,也不能單靠在企業埋頭苦干鍛煉出來,而是一項綜合創新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培訓機構,以及科研院所等多方協同,不斷創新培養思路,采取多種培訓方式,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基礎,以內容為主導,促使中高端人才不斷吸收新知識、開闊視野、提升業務水平。
會上,姜義茂就進一步推進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拓寬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渠道,二是要完善服務外包人才相關標準,三是要深化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機制改革。”
姜義茂指出,拓寬渠道就是各高校或專業院校要建立人才培養動態調整機制,同時要與服務外包示范城市開展合作,組織開展訂單培養或開展非學歷研修班,建立面向市場的開放式教學體系。高校要創造條件,增設服務外包相關專業和現有計算貢等相關專業和開設服務外包方向的課程,示范性軟件學院要加強中、高端人才的培養;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要把服務外包實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作為重要任務。
完善服務外包人才相關標準就是要制訂和發布服務外包相關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和高職專業教學標準。要支持行業組織研究服務外包初、中、高級人才標準、支持服務外包企業構建國際化、梯隊化的內部培訓體系。相關高樣、培訓機構和服務外包企業要依照標準進行人才培養培訓,建立全面面向市場的開放式教學體系,引導社會機構依照標準進行評價,從而促進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改進。
深化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機制改革,不能靠各大院校單方面,而是要加強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養計劃、共同開發課程、共同評價培養質量;加大對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力度,有計劃的進行企業與學校教學力量的交流,加強服務外包國際化人才培養。
三方協同培育高端人才
為了將外包人才培養真正落到實處,本次大會上,作為三方協同培養中高級人才”方案的提出方——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分別與長春市商務局、鄭州市商務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上海服務外包交易促進中心簽訂了外包人才培養協議,這在我國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方面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和模式。
所謂三方是指中國服務貿易協會、符合條件的培訓基地(機構)、服務外包企業。在合作中,三方將各司其職。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培訓總體規劃方案、實施細則、培訓機構認定條件和管理辦法以及資金補貼流程與管理等相關制度;在充分調研基礎上,與服務外包企業、服務外包相關科研機構共同制定培訓大綱,編寫培訓教材;負責培訓后評估、考核,申請補貼資金人數與培訓人數核查工作。
培訓基地(機構)則按照培訓大綱、培訓課程,邀請業界知名專家、學者、企業高管、專業咨詢機構負責人為學員培訓和做好專家、學員服務工作。而服務外包企業主要負責組織符合條件員工參加培訓,并代繳培訓費。
該培訓方案加大了對人才培訓基地的建設。前期將選擇在長春、上海、成都三座城市作為人才培訓基地和平臺建設試點城市,每個城市都將進行基地、資源庫和平臺的建設。培訓基地和平臺建設所需資金由國家和地方政府根據建設情況分期分批給與解決。基地主要除了承擔全國培訓任務外,重點支持地方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
同時,建設人才服務公共平臺也是方案規劃的重點。該平臺將建設網絡公開課,采取MOOC模式支持服務外包繼續教育和培訓,并建設服務貿易資源教學資源庫,與全國重點高校開展服務貿易方向、專業和學科建設。同時,平臺還將建立服務外包中高級人才檔案,對職業流動、培訓記錄、業績記錄等進行管理,為中高級人才流動提供服務。此外平臺將根據人才庫情況,逐步建設行業企業資質管理體系。這一人才培訓計劃集中了一大批業內專家和行業領軍人物,對行業動態把握準確,研究功力深厚,實踐能力超強。我們應該培養更多的應用型服務外包人才,以人才吸引企業進駐長春,或為全國的服務外包產業提供支持,拓寬技能型和管理型大學畢業生就業空間,掛靠具有長春特色的服務外包人才產業。”任宏雷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首批基地建設合作城市,長春將主打人才培養特色牌,充分發揮現有的科教人才優勢,將豐富的人力資源轉化為產業資源優勢,吸引更多高端企業來長培訓考察,推動當地產業發展,走出一條與國內城市差異化發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