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七次黨代會繪就了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的宏偉藍圖,秦皇島作為全省唯一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又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必將在構筑區域發展的新格局,大力推進沿海地區開發開放,加快培育沿海經濟隆起帶”的進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市,實現河北沿海地區發展中率先突破,爭當全省經濟隆起帶的東部成頭的歷史重任面前,秦皇島開發區要充分發揮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外商投資的密集區,主導產業的集聚地,體制改革的先行區,全國一流的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強市排頭兵的作用。要實現這樣的目標,秦皇島開發區將一以貫之地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優勢,打造產業集聚區域,這對于全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產業集群是由與某一產業領域相關的相互之間具有密切聯系的企業及其他相應機構組成的功能群體和整體。產業集群以優勢或特色產業為支撐,具有集聚創新要素、降低產業成本、產業關聯度深、產業文化濃厚、品牌效益明顯、生態環境良好等諸多特點。產業集群所處的內部企業都形成了高度靈活的專業化生產協作模式,不僅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業利潤,而且還因產業在地域上的相對集中而形成社會分工深化、企業群體組合、資源利用提高所產生的成本節約。集群內大量專業化企業集聚在一起,使區域實現了規模生產,企業之間高度的分工協作,使整體的生產效率提高,產品品質提升,銷售能力增強。
發展的寶貴經驗,歸結為一點就是,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秦皇島開發區二十多年的發展經驗,歸結為一點就是要增強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由于產業集群具有充分發揮綜合優勢,形成強大競爭優勢的特性,秦皇島開發區不斷致力于培育和發展產業集群,形成了既富有臨港產業發展要求,又富有競爭實力的產業發展格局。在擁有金海糧油、金海食品、金海特種油、泰國正大、鵬泰面粉、華龍日清的基礎上,總投資2500萬美元的香港永順泰麥芽項目、總投資4億元的北大荒麥芽項目、總投資1.5億美元的韓國三養玉米項目相繼落戶,中國北方最大的糧油食品加工基地已經形成;在擁有山海關船廠、哈動力出海口基地、GE燃氣輪亞太維修中心、天威集團出海口工程項目的基礎上,又有總投資4.8億元的天威保變(秦皇島)有限公司、總投資4.72億元的哈動力出海口二期等項目加盟,全力打造國內知名重大裝備制造業基地;以邦迪管路系統公司、旭硝子汽車玻璃公司、韓國科泰鑄件公司、戴卡輪轂、戴卡興龍、戴卡美鋁、金程汽車、秦云科聯為產業支撐,全國最大的高檔汽車輪轂生產基地、第二大汽車玻璃生產基地的形成,為構筑全國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注入實力;以奧格集團、北方明晶大型玻璃生產企業為骨干,數十家特色玻璃深加工企業點綴其中,玻璃建材產業迅速發展壯大;以渤海鋁業、首鋼板材、萬基鋼管、美鋁合金為依托的冶金及金屬壓延產業穩步發展,態勢強勁。糧油食品加工、重大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冶金及金屬壓延四個產業的工業產值、銷售收入、工業增加值分別占全部工業的60%以上,有的指標甚至達70%。在發展的實踐中我們體味到,培育和發展產業集群,打造產業集聚區,成為帶動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實施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市”戰略的必然選擇和重要路徑。
把握與運用河北崛起的戰略資源,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實現率先崛起。置身環渤海地區加速崛起的發展大勢,我們尤其面臨著充分發揮河北獨有的兩環”優勢、加快自身發展的難得機遇。中央已經把加快環渤海地區發展作為重大戰略舉措,積極推進京津冀都市圈和天津濱海新區的發展,環渤海”正在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我國新的經濟增長極。對秦皇島開發區來說,這是作用最直接、影響最深遠的一次歷史性機遇,為我們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發展的新跨越,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前提條件,這是我們得以全力打造實力園區”,實現率先崛起的重要歷史機遇和戰略資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不僅向優勢產業集中,而且向優勢地區集中。為解決好生產集中趨勢與區域協調發展之間的關系,秦皇島開發區將把比較優勢的特色產業和主導產業作為培育和發展的重點,著重解決好企業聚而不集中,產業分工體系不盡合理,缺乏整體聯動效應的問題,形成由市場維系區域空間聯合的產業協作關系,增強產業抗風能力”,做強企業,做大產業。以市場化方式組織業已成型的產業間的聯系,培育和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業根植性,促進單一產業向上下游延伸。我們將著力培育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的支持配套企業向園區集中。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選擇具有集群特征的產業和區域進行合作投資,重點吸引世界500強、全國100強企業前來投資或把總部項目根植于此,通過引進能夠整合開發區上下游產業資源的大項目的戰略加盟,培育有利于產業發展的環境,以產業優勢帶動區位優勢,以區位優勢拉動產業優勢,實現優勢互為融合,共同發展。研究國內外產業集群發展的經驗,把嵌入性”或植根性”作為產業集群持久發展的潛力因素,整合到產業集群的資源體系之中,形成特色品牌,發展規模經濟,提高競爭實力,實現率先崛起。
經濟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科技進步必須依靠自主創新,推動經濟增長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產業集群具有很強的創新性,省七次黨代會提出的要求,正切合秦皇島開發區的發展實際。我們將全面強化技術創新,加快建立創新型園區”的目標,形成有深厚技術創新能力支撐的區域產業發展品牌。2006年以來,全區經省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達32家、高新技術產品達36種,全區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產品累計已達54家和62種,分別占全市的57%和53%。產業集群是自主創新的重要載體,產業集群催生了大量新生企業,區域內企業間的交流有利于技術創新,企業家的集中有利于促進產業組織創新,提高區域競爭力。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能夠有力地把技術含量融入到支柱產業發展中,能夠直接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進而轉化為經濟優勢,釋放科技創新能量,激發科技創新主體活力。我們一直致力于加大高新技術研發和產業項目引進力度,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年加大。涌現了海灣安全、康泰醫學、華博晶體、領先科技等一批國內知名技術創新型企業,擁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十一五”時期,按照國家提出的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戰略目標,建立創新型園區”已成為開發區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發展任務。
秦皇島臨港經濟區,要拓展港口功能,大力發展高新技術、重大裝備、食品加工、濱海旅游等產業,成為環渤海經濟帶上的新亮點”。黨七次黨代會對秦皇島提出來的要求,正是開發區的支撐產業和致力于發展的方向,這也將成為大力推進沿海地區開發開放,打造沿海經濟隆起帶,構筑區域發展的新格局的重要路徑。因此,我們將強力推進臨港工業園區建設,大力發展臨港工業和現代物流業,積極發展海洋經濟。采取支持政策,促進要素向沿海地區聚集。全力加強臨港優勢的發揮,加快山海關港的建設。山海關港位于山海關船廠以東、冀遼交界處的張莊灣,規劃碼頭岸線總長度為1892米,規劃泊位8個。此項工程1995年已經原河北省計劃委員會批準立項。1997年由山海關開發區籌措資金開發建設,在實施了引堤構筑和海域填石等部分工程后,因多方面原因中止建設。隨著金海食品、萬基鋼管、哈動力和天威保變等一大批具有一定物流規模的項目相繼落戶,港口建設迫在眉睫。續建工程計劃投資4億元,力爭在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山海關港的建設對秦皇島和開發區打造物流園區和工業加工區、實現港區一體化、建設糧油食品加工基地和重大裝備出口基地,實現以區促港”、以港帶區”,形成港口物流產業與區內產業良性互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增量調優,就是要加快發展壯大具有高成長性的新興產業,加強與國內外大企業的戰略合作,創造新的產業優勢”。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建設輻射‘三北’、融合京津、聯通國際的現代物流業”。省七次黨代會提出來的戰略目標,證明在新一輪產業轉移的大潮中,服務外包成為新的重要推動因素。2004年,秦皇島市被商務部確定為我國跨國公司服務業外包4個試點城市之一。優越的區位條件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得秦皇島開發區成為承接服務外包投資的理想地。經過20多年特別是十五”期間的跨越式發展,開發區已經擁有功能完備的基礎設施、結構合理的產業門類、不斷優化的創新服務環境、完善周到的管理服務系統等發展環境。深刻認識服務外包的本質,對服務外包的發展趨勢予以合理判斷,積極構筑承接服務外包的戰略措施,是秦皇島開發區積極應對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迫切任務。因此,我們將不斷致力于發展以服務外包為主體的高附加值現代服務業,力爭成為國家商務部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試驗基地”,成為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環境優越、企業集聚度高、國際競爭力強、發展前景廣闊的示范基地”,全力打造成為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前沿和軟件領域的集聚區,從而躋身發展前沿,實現率先突破。
總之,秦皇島開發區在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市”戰略進程中,按照產業集聚、工業集中、管理集成”的要求,重點培育臨港重大裝備制造業、綠色糧油食品加工業、以汽車零配件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三大標志性產業群,扶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高附加值服務業、現代物流業三大成長性產業群,發揮好環渤海地區重要的對外開放的窗口作用,在打造沿海經濟隆起帶、構筑區域發展新格局中更加有力地發揮好示范輻射、龍頭帶動的作用,為建設實力、活力、魅力秦皇島”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