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家服務外包交易促進中心”(以下簡稱服務外包交易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依托電子交易平臺實現服務外包產業的集聚效應,以綜合功能降低企業運行成本,以優質的全面服務推進我國服務外包業務承接能力和提升中國服務”品牌。
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起點城市——洛陽,成為國家服務外包交易促進中心戰略合作委員會在中西部城市中的首個成員單位,借助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國家鼓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歷史新機遇,在原有服務外包業的發展基礎上,正在加快騰飛的步伐。
打造中國式服務外包交易平臺模式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已成為國家或地區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指標,隨著科技的發展,服務貿易交易平臺模式也發生了變化。目前全球規模以上服務外包項目交易平臺有200多個,交易項目覆蓋了從軟件開發到KPO等多個服務外包領域,其中,我國開通交易網的就有171家,但從事貿易交易的只有寥寥數十家。
為了促進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在新形勢下能夠健康、穩定和持續發展,2013年,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頒布的《中國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中鼓勵打造全球服務外包交易中心,成為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的集散平臺和產業交流平臺”,增強我國在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中的資源集聚、信息集散和交易配置功能”,尤其是今年剛頒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26號】中也進一步提出發展現代銷售體系”和加快并規范交易、電子認證、在線支付、信用評估等服務于一體的第三方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發展”。為貫徹國家方針政策和順應歷史潮流發展,2012年12月,商務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簽署了《共建國家服務外包交易促進中心合作項目》,旨在從信息資源、市場規范和商業模式上進行探索,創新可復制的經驗模式。
2013年服務外包交易中心”正式成立,其崇旨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服務外包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戰略,圍繞推進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跨越式發展,本著立足地方,服務全國、面向全球”的發展思路,以交易中心的電子交易平臺實現服務外包產業的集聚效應,以交易中心的綜合功能降低企業運行成本,以交易中心的全面服務推進我國服務外包業務承接能力和提升中國服務”品牌。服務外包交易中心的基本原理是把市場中的產品(服務)、技術、金融、信息、人才、規則、秩序和環境等多種要素通過互聯網組合成服務外包領域中的服務需求方和服務供應方的信息共享平臺,通過信息整合、處理和項目撮合直至項目成功對接,并且還能為客戶提供金融保險、公證仲裁等增值服務,這不僅縮短了交易流程、提高了交易效率,而且還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這種基于互聯網、電子技術創新的平臺交易模式是未來服務外包發展的趨勢。”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金世和告訴記者。
洛陽:搶抓機遇發展服務外包
從千年帝都到工業重鎮,再到揮師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洛陽,國家服務外包交易促進中心戰略合作委員會在中西部城市中的首個成員單位,正在闊步發展。
不過,洛陽的服務外包產業則是早從2008年就已經起步,經過近幾年的大力推動,取得了較大發展。發展成了軟件開發拓展、動漫創意、呼叫中心、藥物研發、工業設計、金融服務外包和現代物流等眾多領域,已初步形成了以工業設計和軟件開發為引導,以現代物流和呼叫服務業務流程外包為特色的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格局。
經過多年的探索,洛陽正在搶抓機遇,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從國家層面,洛陽發展服務貿易有著兩大戰略支撐點,一是政策層面,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頒布《中國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鼓勵打造全球服務外包交易中心”,國務院頒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也提出要發展現代銷售體系”,發展第三方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這些政策同樣為洛陽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提供了政策支撐;二是洛陽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如火如荼地進行,洛陽既可以連接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同時可以輻射國內各省市,優勢獨具。
同時,近年來,洛陽積極主動作為,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實現經濟調整,從重工業城市向服務業城市轉化;以智慧社區建設為契機,拉動本地需求,提升園區專業化水平。洛陽的服務外包業抓住這些歷史機遇,從而在中部地區取得了迅速發展。洛陽現有服務外包企業516家,其中離岸外包企業135家,離岸外包收入達4.1億美元,合同簽約金額年均增速超過23%。初步形成了以工業設計和軟件開發為引領、以現代物流和呼叫業務流程外包為特色的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格局。
洛陽市服務外包平臺的發展,是與洛陽經濟結構調整和加速城市化進程相互結合的結果,對于加快轉變以工農業為主、過分倚重土地要素投入和資產要素投入的經濟發展方式,形成以人力資源和智力投入為主的產業形態,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站在眼下展望未來,洛陽發展服務外包業具有科研能力強、裝備制造業實力雄厚等諸多優勢。專業人士分析認為,洛陽發展服務外包業應當突出這些優勢,大型國有企業的科研院所可以接包”,幫助其他企業進行產品設計和研發;企業也可以發包”,將自身比較薄弱的電子信息方面研發工作外包出去,由專業企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