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打造外貿競爭新優勢。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鋼
會議指出,堅持改革創新,面向全球市場,加快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服務外包這一綠色產業”,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從主要依靠低成本競爭向更多以智力投入取勝轉變,對于推進結構調整,形成產業升級新支撐、外貿增長新亮點、現代服務業發展新引擎和擴大就業新渠道,具有重要意義。
李克強總理講話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句是‘推動從主要依靠低成本競爭向更多以智力投入取勝轉變’。”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鋼在接受《服務外包》雜志記者采訪時說,以前在外貿領域,談的是以質”取勝,此次以智”取勝的提出,顯示了我國的外貿發展模式已經開始從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的轉變,特別體現在服務外包領域。
形成萬眾創新”格局
這是國務院常務會議第一次就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做出專門部屬,服務外包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李鋼表示,更重要的是,此次會議對服務外包產業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將其作為一個整體概念考慮,與打造外貿新優勢聯系起來,不再從離岸外包、在岸外包角度劃分。
在李鋼看來,服務外包之所以以國務院常務會議方式研究部署加快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可見服務外包產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分量。
一方面,服務外包本身是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行業,在促進大眾創新、萬眾創新方面上發揮重要作用,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正如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所說,參與服務外包的許多都是中小、甚至小微企業,吸引了大量的大學生創業就業,加快推進服務外包產業,會直接帶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格局形成。
在服務外包企業從業者中,主要是大學生。據商務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年1-11月,我國服務外包新增從業人員62.9萬人,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43.5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69.1%。截至2014年10月底,我國共有服務外包企業27686家,從業人員599.1萬人,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399.4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66.7%。
另一方面,在整個GDP增長中,服務外包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測算,2013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離岸+在岸)總規模已接近1.7萬億元人民幣,占國民生產總值比重2.97%。2015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
更重要的是,服務外包企業的發展增速明顯高于貨物和傳統的服務貿易。2014年前10個月,中國貨物進出口總值21.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5%。其中,出口11.7萬億元,增長4.4%;進口10萬億元,增長0.3%。相比之下,服務業貿易發展快得多。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服務出口1571.8億美元,同比增長6.8%;服務進口2733.6億美元,同比增長12.2%。而服務外包則發展更快。2014年前10個月,中國共簽訂服務外包合同150217份,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818.4億美元和611.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6.3%和33.4%。其中,中國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534.5億美元和416.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8.1%和28.7%。
整體考慮產業發展
堅持改革創新,面向全球市場”,會議把服務外包產業的路線清晰化,并給出了三個重點。首先是發布服務外包產業重點發展領域指導目錄,拓展行業領域。”,大力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研發、金融、政府服務等領域的服務外包。
在國際離岸服務外包產業‘十二五’規劃中,主要是按照ITO、BPO、KPO進行分類,在細目里面包含軟件研發、醫藥研發、金融后臺等行業。中國已經進入準工業化的階段,基本已經完成這一規劃階段。”李鋼說,在后工業化社會,所有制造部門將分離出更多的鏈條成為服務,由原來制造端的服務變成服務端的服務,未來第一二三產業都會涉及服務外包,將重點領域的目錄整出來具有重要意義。”
目錄中明確的是重點發展領域指導目錄,并沒有單獨提出國際離岸服務外包,這意味著國務院已經將服務外包作為一個整體產業來考慮。”李鋼分析到,這同時與即將出臺的針對服務外包的財稅政策直接關聯。
由于國家財力有限,企業所得稅名義稅率降為15%不可能針對所有IT領域,通過這次明確,財稅部門將要落實常務會議提出的這一要求在服務外包企業實施所得稅減免政策。”李鋼說。
打造中國新名片
支持服務外包企業開展知識、業務流程外包等高附加值項目,開拓新市場、新業務和營銷網絡,搭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外包產業平臺。”是國務院加快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第二項重要舉措。
雖然近年來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迅速,就業規模穩步擴大,產業向高端業務拓展,但與目前全球最大的離岸服務外包業務接包國印度相比,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聚集度較低,缺乏像塔塔咨詢服務公司(TCS)、信息系統公司(Infosys)這樣的服務外包產業巨頭,國際競爭力仍有待提高。
在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方面,我們以往已經出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推進的措施,此次重點提出的幾個對服務外包企業的支持措施非常有針對性。”李鋼說,服務外包的競爭是一個金字塔形的競爭,在建設金字塔形的結構中,我們需要強有力、專業化的服務外包企業支持,即培育一批創新和競爭能力強、集成服務水平高的龍頭企業,扶持一批專、精、特、新”中小型企業。
李鋼表示,更為重要的是在新的市場競爭領域,我國服務外包企業的競爭不僅包括國際市場上與國外服務外包企業的競爭,也包括在國內市場上與跨國公司在華企業的競爭,這些政策的實施,將給國內企業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李鋼認為,在這些政策支持下,隨著服務外包產業未來不斷向產業鏈高端邁進,生物醫藥研發、產品技術研發、工業設計、金融外包等高附加值的知識流程外包占比不斷增大,中國服務”有望繼中國制造”成為中國新的國際名片。
來源:《服務外包》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