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服務外包產業國際國內市場協調發展,規模顯著擴大,結構顯著優化,企業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成為我國參與全球產業分工、提升產業價值鏈的重要途徑,并給出了服務外包產業的重點領域、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等。
這是繼去年11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討論加快推進服務外包產業之后,國務院首次對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作出的全面部署。中國服務外包網CEO齊海濤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意見》明確了服務外包產業的重要地位,服務外包產業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加入WTO以來,我國以貨物貿易為主的外貿發展迅猛,但隨著人工成本不斷上漲,資源環境日趨緊張,以加工貿易為主要內容的貨物貿易傳統優勢正在逐漸喪失。服務貿易的發展是一條綠色發展的轉型之路,有利于將過去拼資源、拼環境、消耗大量能源的粗放型的發展方式,轉為通過提高人的素質、技術競爭力、綜合競爭力來增強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我國正快速邁向服務經濟時代,服務外包產業的前景十分廣闊,將有效吸納就業,促進大眾創業,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新動力。”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說。
服務外包產業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對外經濟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我國產業升級的一個重要支撐點。近年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快速發展。2013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離岸+在岸)總規模已接近1.7萬億元人民幣,占國民生產總值比重的2.97%,對國民經濟增長貢獻約0.8個百分點。
服務外包產業對吸納就業的作用明顯。數據顯示,2014年1至11月,我國服務外包新增從業人員62.9萬人,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43.5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69.1%。截至2014年10月底,我國共有服務外包企業27686家,從業人員599.1萬人,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399.4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66.7%。白明認為,服務外包產業屬于人力資源和知識密集型產業,能夠吸納大量中高端勞動力,拉動就業尤其是大學生就業。
但相對于貨物貿易,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相對滯后,服務外包產業分工仍位于國際產業鏈相對低端。此次《意見》明確了服務外包產業要向高技術、高附加值領域拓展,大力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設計、研發、互聯網、醫療、工業、能源等領域服務外包,同時,還要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教育、交通物流、健康護理、科技服務、批發零售、休閑娛樂等領域服務外包?!兑庖姟芬蔡岢鼋鹑跇I不僅要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提供融資便利,金融業本身也要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此外,今后還將定期發布《服務外包產業重點發展領域指導目錄》。
白明表示,服務外包產業不必再走‘先做大再做強、先發展再升級’的老路,而應做大做強兩手抓,直接向產業鏈高端邁進。”當前,以云計算、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革新催生了新的服務業態,也為高附加值服務貿易和高附加值服務外包快速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
《意見》提出發揮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及京津冀等區域已形成的產業集聚優勢,發揮中西部地區的區位優勢和東北地區工業體系完整的優勢,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協調有序的良性發展格局。
《意見》還提出實施國際市場多元化戰略,推動服務標準出口,并強調要密切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聯系,構建多元化市場新格局。白明認為,服務外包必須在全球視野下,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取得突破性進展。發展服務外包讓一帶一路”戰略的內容更加具體,我國與沿線國家在服務外包領域的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廣闊。
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產業發展規模和質量與國際服務外包先進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整合全球業務資源能力明顯不足,中國服務”品牌尚未被全球業界廣泛認知,產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依然偏弱。白明認為,強化財政金融稅收支持,讓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獲得了真金白銀”,將大大促進產業發展。
《意見》的一大亮點是不僅強調了服務外包對就業的作用,還強調了對創業和創新的作用,賦予了服務外包新的功能。”齊海濤對《經濟日報》記者說,《意見》突出了創新驅動。除了財稅金融支持外,還提出推動服務外包企業提升研發創新水平,通過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引導和支持研發,并鼓勵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創新。這就引導企業更加注重創新,要練好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