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黑龍江、吉林、云南和新疆等省區的服務貿易以20%以上的平均速度強勁增長,超過全國服務貿易增速5~8個百分點,已經成為我國沿邊開放新的增長級。
沿邊省區發展服務貿易的綜合優勢突出。首先是區位優勢,邊疆省區發展服務貿易的主要市場是周邊國家,運距短、成本低;其次是產業優勢,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我方都有比較優勢,企業的競爭力較強;再次是市場優勢,雙方市場需求旺盛,且我方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歷史悠久,熟知市場,相關營銷渠道和客戶資源豐富。
國家著力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一是積極完善服務貿易政策支持體系。從2012年下半年到2014年底,國務院和有關主管部委先后出臺了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服務外包產業、對外文化貿易、國際貨物運輸、展會等文件。《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于今年1月由國務院印發。一套涵蓋服務貿易總政策和其重點領域具體政策的服務貿易政策支持體系已經形成。國家對發展服務貿易的基本原則,戰略目標,產業和區域布局,外資市場準入,財政、稅收、金融和人才培養等政策措施進行了全面部署;二是規劃建設服務貿易的功能區。從今年開始,國家將選擇部分城市和區域開展服務貿易的創新發展試點,規劃建設一批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或試點區域和特色服務出口基地;三是加強服務貿易促進平臺建設。成功舉辦了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京交會)和第二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初步形成以京交會為龍頭,以各專業展會為支撐的服務貿易展會格局;四是積極參與服務貿易雙邊合作。召開中國新加坡服務貿易合作促進工作組第二次小組會議;與美國就開展中美服務貿易合作對話達成一致,并列入中美商貿聯委會成果。國家還支持企業與主要服務貿易合作伙伴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訂服務貿易合作協議,在雙邊框架下開展務實合作;五是大力培育市場主體。2012年以來,商務部、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十部門,經各地組織申報、相關部門評審,分兩批共同認定了2011~2014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其中沿邊七省區(遼寧和西藏除外)重點企業63戶、重點項目22項。今年2月,商務部和進出口銀行公布了2014年度重點支持的服務貿易企業和項目名單。其中沿邊省區共有8個項目和企業入選,占項目和企業總數(共有31個)的1/4強。
邊疆省區發展服務貿易動力十足。云南的特點是基礎工作扎實牢靠。2012年以來,云南商務廳先后深入省內外的服務貿易具體產業和企業進行調研9次,組織各類座談會、研討會3次,參加各類服務貿易展會14次,認定省級文化出口重點企業20戶、重點項目10個,在新加坡建立了中國云南文化貿易中心”,成立了云南省服務貿易協會等。在此基礎上制定了云南省服務貿易發展戰略。吉林把發展服務貿易作為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著力點,提出僅有吉林制造”還不行,還必須著力抓好吉林服務”,形成吉林制造”和吉林服務”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吉林省系統地提出了五個培育”的發展服務貿易思路。一是大力培育貿易主體,抓好省內80戶重點服務貿易企業培育工作,支持企業做大做強;二是大力培育重點產業,在鞏固擴大工程承包、勞務合作、旅游業、運輸等傳統領域服務進出口的同時,積極發展文化、技術、咨詢、計算機和信息、教育、中醫藥等領域服務貿易;三是大力培育服務貿易市場,鞏固日本、歐盟、美國等傳統服務貿易市場,開發東盟、西亞、拉美等新興市場;四是大力培育服務外包園區,加快推進長春服務外包大廈、吉林服務外包產業基地、延吉市科技創新園等重點服務外包產業園區建設,促進服務業集群發展;五是大力培育服務貿易促進平臺,主辦第十屆東北亞博覽會服務貿易大會,舉辦吉林(松花湖)服務外包發展論壇、延吉中韓IT論壇等。黑龍江省發展服務貿易主打俄羅斯牌”。該省制定了《黑龍江省對俄服務貿易中長期規劃》(2014~2023),規劃確定了今后10年的方向與目標是:著力開展對俄旅游、金融、電子商務、交通物流、中醫藥等十大領域合作,力爭到2023年對俄服務貿易進出口額達到30億美元。廣西確定了狠抓三個一百”的服務業擴張目標,發展100個服務業集聚區、推動100個服務業重點項目落地、扶持100家服務業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