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正成為青島的一張新名片。目前,青島加快推進三中心一基地”建設,其中建設國家重要的區域服務中心被放在重要位置。
新坐標催生新希望。日前,青島出臺《青島市建設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發揮服務外包再造制造業和提升服務業的關鍵作用,使服務外包成為青島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重要引擎。
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表示,青島建設國家重要的區域服務中心,這其中服務外包業無疑是發展的重中之重,要推動服務外包業邁向高端化、促進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轉型新引擎
在浙江生產毛絨玩具的張先生再也不用為產品出口犯愁了,借助青島海爾打造的海貿云商跨境電商服務平臺,他的產品賣到了30多個國家。
為張先生提供出口服務的海貿云商正是借助互聯網+”打造的在線服務平臺,使得小微外貿企業在線通關、收匯、退稅、物流、融資、保險等國際貿易供應鏈等各環節有了專業的服務商”。
海貿云商并非個例。作為集外貿口岸和工業制造于一體的區域性經濟中心城市,青島正在探索外貿新型商業模式——跨境電商服務平臺,新華錦錦貿通、阿里一達通、亞馬遜等國內外知名外貿平臺企業成為第一批探路者,正形成新的服務外包產業優勢。
從賣產品到賣服務,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服務業深度介入制造行業,讓智能化工廠、定制化生產和服務外包等現代制造模式不斷誕生。制造業服務化作為服務外包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日漸成為城市轉型新引擎。
按照青島的實施方案,包括先進制造業服務化在內,未來青島服務外包將重點培育海洋科技服務、金融綜合服務、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影視文化創意服務、國際貿易綜合服務等六大特色領域,實現三個一批”工作目標,即認定和培育一批服務外包示范園區、企業和人才實訓基地;培育一批服務外包特色骨干企業和培訓機構;建設服務外包集聚區,打造一批服務外包知名品牌。
青島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市服務外包執行額翻一番,突破60億美元,跨入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先進行列,打造青島服務”城市品牌。
在青島,服務外包的快速增長已經造就了一大批服務品牌。
優創是其中的一個典型。這家由一位名叫馬修的美國青年于2004年在青島注冊成立、致力于服務美國保險業的服務外包公司,在12年間,迅速成長為市場覆蓋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員工超過2000人的大型服務外包公司。目前,除了青島大本營外,優創在濟南以及印度班加羅爾也設立了分公司,全面開展全球化運營,成為保險零售業BPO全球第一”和山東省第一家對歐美開展離岸外包業務千人級企業”。
卡特彼勒、阿爾卡特—朗訊、海爾電產……青島涌現出多家面向全球市場的研發機構,產業附加值不斷提升。
同時,青島還培育出海信網絡科技、海爾軟件、軟控股份、百靈科技等服務外包企業,發揮了領軍企業的產業帶動作用。
青島的服務外包企業還走出國門,取得不俗業績。電建三公司借助中巴經濟走廊機制承建了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電站項目,合同額達11.2億美元,該項目也是中巴經濟走廊首個進入執行階段的能源類工程項目。
青島市市長張新起表示,青島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服務外包產業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將在經濟轉型升級中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未來,青島將繼續大力扶持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
產業高端化
影視產業園15個攝影棚、11個置景車間全部封頂,樣板棚亮相,《環太平洋2》等好萊塢巨制將進駐拍攝……在青島西海岸靈山灣畔,一個具有國際特色的萬達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區正在加速崛起。據悉,未來3年將有11部好萊塢大片入駐拍攝制作。今后每年在這里拍攝制作的國內外影視作品將達到130多部、常駐劇組100多個。
伴隨這個影視產業園區崛起的文化創意產業將成為青島服務外包新的增長極。
如今的青島已成為服務外包企業成長的沃土。
數據顯示,青島市登記服務外包企業由222家增加到目前的1009家,5年間年均增長33%。近年來,青島市著力引進以高附加值、高新技術為主的智慧型”企業,更加突出智造”,以知識和研發為主要特征的離岸知識流程外包(KPO)比重不斷提升,成為服務外包新增長點。IBM、NEC、亞致力、武漢光谷、東軟、Infosy、惠普大數據、億贊普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先后落戶青島,并都取得良好發展業績。
青島何以吸引如此眾多的服務外包企業入駐?
用青島光谷聯合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尤攀的話說,青島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制造業門類齊全,擁有家電電子、石化化工、紡織服裝、食品飲料、機械鋼鐵、船舶海洋工程、汽車制造等7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孕育了海爾、青啤、海信、雙星、澳柯瑪等一批知名企業和品牌。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使這些產業釋放出巨大的嵌入式軟件、工業軟件、行業解決方案、研發和業務流程外包的商機,而且這些傳統企業很愿意敞開懷抱,接受服務外包等新型服務,這對企業發展在岸外包提供了機遇。
產業走向高端的背后,是青島科研創新力量的增長。青島聚集高端創新要素,布局了中科系、高校系、企業系和國際系四大系”科研力量,先后引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等14家高校來青島開分校、設研發機構,高校和院所帶來了真正的先進產業。
同時,青島在海洋等領域科技研發實力強,是國家海洋科技及海洋產業開發中心城市,駐青省級以上海洋科研機構占全國的40%以上,涉海院士占全國的80%。擁有國家、省科研院所28所,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65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27個,為服務外包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持。
便捷的交通、舒適的生活環境也為青島加分不少。
NEC青島分公司總經理焦貴兵表示,青島交通便利,到日本每天都有直航航班,日本客戶來青島只需兩天就可以完成一個項目確認,良好的自然環境和相似的飲食習慣也讓日本客戶備感親切。
青島發展服務外包優勢獨特,還表現在人力成本相對北上廣要低。” 青島大手海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婁志華表示,服務外包是以人才為中心發展的行業,青島目前已經涌現出了以QST青軟實訓為代表的專業服務外包培訓機構,源源不斷地輸出大量專業人才。
全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帶來的政策利好,為青島的服務外包企業帶來真金白銀。
青島薩納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林表示,獲批示范城市之后,青島服務外包企業不僅可以獲得稅收優惠,培養人才還能得到補貼,大大節約了企業的用人成本。他舉例說,如果一家企業每年招收新員工100人,上崗之前培訓費就要7000-8000元/人,獲批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之后國家給予的培訓補貼高達4500元/人,企業因此每年就可以減負近50萬元。
營造生態圈
從2014年以來,青島連續三年獲評中國服務外包最具潛力城市”,十二五”期間服務外包業年均增長80%。進入2016年,1—10月份,青島市承接服務外包合同3088份、合同額26.3億美元、執行額22.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7.6%、14.8%、10%……青島正在形成良性循環的服務外包生態圈,服務外包日漸成為青島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
服務外包產業倍增”發展成績的背后,是青島大手筆的建章立制。
青島一直把發展服務外包當成青島服務”的重要內涵來抓,著力從優化服務外包產業生態圈、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構建多元化市場格局、打造服務外包人才集聚地等方面,全力提升青島服務外包綜合競爭力。
青島市商務局局長馬衛剛表示,為優化服務外包產業生態圈,青島大力推進服務外包雙十兩大”工程,推動青島軟件園、青島國際動漫產業園轉型升級,構建東園、西谷、北城”空間布局框架,千萬平米”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園區建設全面推開,不斷完善服務外包布局。
目前,青島服務外包形成青島軟件園、嶗山國際創新園、西海岸光谷國家海洋信息港、北部軟件科技城青島網谷、科創慧谷等產業園區,形成集聚態勢。
談及發展契機,青島市服務外包協會會長崔健說:國家 一帶一路 政策為國家企業間的優勢互補打開了新的機遇之窗,借這項利好政策,我們要走出國門,優勢互補,抱團開拓國際業務,利用科研技術優勢,共同拓展面向高附加值的機器人、智能汽車等布局業務,形成良好的外包生態圈。”
深耕在岸業務也成為青島服務外包企業達成的共識之一。通過離岸外包學習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服務理念,正好可以反哺本地經濟。為海爾、海信、青島港等本地大企業提供外包服務,也是提升青島國際化水平的題中之意。
業務日趨高端的青島服務外包企業早已將目光瞄向了附加值更高的核心業務。
獲批國家唯一財富管理金融改革試驗區、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諸多的試點落戶青島,為青島帶來新的機遇,未來服務外包在青島經濟轉型升級中無疑將承擔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