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2日消息(記者佟亞濤)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7月1日起,在北京等17個地區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這為我國邁向服務強國按下加速鍵”。在我國,服務業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和新舊動能轉換的主引擎”。經濟之聲特別策劃誰在點亮中國經濟”推出系列報道《服務業釋放新動能》,今天推出:服務外包向支柱產業邁進。
服務外包讓企業更加優化資源配置
服務外包,是指企業把原本由自身提供的非核心業務流程剝離出來,外包給專業服務提供商。從2013年開始,山東鹽業集團選擇浪潮集團管控信息化解決方案——浪潮企業云”,進行企業管理。集團相關負責人說,這可以為集團節省一大筆費用,如果我們自己做,需要安排5到6個人,需要設備,還需要有環境。我們大體核算了一下,服務外包每年能降低費用僅此一項就有100多萬。”
復旦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磊說,近年來,制造業服務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通過服務外包,能夠讓企業更加優化資源配置。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通過把生產性環節轉化成別人為我們提供生產性服務、打包,能夠以較少的要素獲得更大的效果。”
服務外包將成為經濟創新增長的新引擎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服務外包企業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發展空間廣闊。北京七星藍圖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孫必勇說,在人工智能、移動支付等很多電子商務領域,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在服務外包領域,一些全球化的標準有缺失,這恰是中國的機遇。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超過1.2萬億人民幣,執行額850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服務外包產業占我國GDP總量的3.9%,增長勢頭迅猛。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說,一個產業產值占GDP超過5%就是支柱性產業,中國服務外包離支柱產業不遠了。
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認為,服務外包產業將成為經濟創新增長的新引擎。我們每年上千億的外資當中,65%是投入到了服務業,帶來了大量服務外包的合同和訂單。而來到我國的訂單更多是集中在軟件、翻譯、教育培訓等專業服務。應該說,在中國轉型升級的過程當中,服務外包會成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新的增長極。”
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厚媛說,中國服務”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也讓中國企業有更多機會參與到全球服務分工體系中,向微笑曲線”的兩端,也就是附加值最高的技術專利和品牌服務處聚集,助力中國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服務外包是全球化的新路徑,是國際分工體系和價值鏈體系重構的載體。中國的服務外包已經從業務的低端走向了高端,現在正在向產業的核心位置發起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