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外包產業是遵義軟件園(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產業發展三步走”戰略中第一步重點發展的產業,主要發展服務外包中的軟件外包、呼叫外包、標注外包、測試外包、數據整理外包。園區在現階段主要依托服務外包產業,以每年2000人的速度,快速形成大數據服務的基礎產業集聚。目前,在服務外包產業方面引進的企業中,形成了以博岳通信為龍頭核心,重點建設了首個集數字經濟、產教融合、精準扶貧三位一體的貴州信息服務示范基地(遵義軟件園大數據應用示范中心),全力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推進大數據服務聚集區的建設。
以服務外包為基礎
三位一體促進第三產業發展
(一)以數據為支撐,實施大數據應用示范
服務外包其后臺是以大數據為支撐,通過后臺移動數據的智能分析,實現對客戶的精準服務和營銷。博岳基地作為遵義軟件園重點打造的信息服務示范基地和大數據應用示范中心,主要承擔中國移動的10086熱線、互聯網電商服務、小米科技系列服務項目。博岳通信通過系統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實現了對中國移動客戶的精準服務,為小米在線營銷、售后服務團隊成本的降低提供了支撐。
同時,園區充分發揮龍頭的帶動作用,吸引了騰百金、眾信金服、四方鼎立等服務外包企業入駐,在信息服務外包方面初步形成以博岳為龍頭的1+N”產業格局,以每年2000人的規模快速增長,三年達到6000人以上,實現服務外包產業的快速聚集。為支持產業的發展,園區積極協調各大高校,利用高校的硬件設施,為博岳等服務外包企業提供辦公、住宿場所,解決產業發展需求。有力推動遵義快速形成數字經濟、信息服務的產業氛圍和產業人才的集聚,全力助推軟件園建成省級大數據服務集聚區,為遵義的軟”實力發展提供良好的示范。
(二)以高校為基礎,積極實施產教融合
服務外包是人力資源高度密集型產業,在短時間能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能很好地利用本地培養的中高職人才,為中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提供了參考。
園區積極搭建起企業與高校合作的橋梁,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渠道,打通了校企融合發展的瓶頸,實現了航天職業技術學院與博岳通信的合作,實施產教融合。一方面,解決了大中專院校畢業學生的就業問題,實現了學生所學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讓學校和企業的設備、技術實現優勢互補,節約成本形成雙贏”模式,實現職業教育把需”和求”緊密結合起來,為遵義大數據相關產業發展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同時,也促進遵義職業教育上一個新的臺階。另一方面,促進高校專業設置與實踐相結合。園區服務外包大量的吸納大中專院校的人才就業,特別是高職院校,使高校在專業設置方面更加結合實際所需,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有機結合,確保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不脫節。
(三)以就業為根本,發展產業帶動脫貧
園區發展大數據產業,即是貫徹落實省委戰略,也是踐行市委打造大數據服務聚集區”的重要部署,更是發展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
2018年,園區僅僅博岳一家服務外包基地就擬在遵義投資12000萬元,重點打造公司互聯網模式的IT網絡平臺,將貴州信息服務示范基地打造成為匯聚全國多省份運營商業務的綜合服務基地。在業務拓展和規劃方面主要承接貴州、海南、江蘇、上海、北京等省份中國移動信息服務業務,實現1000坐席運營規模,每年以1000席規模擴增,到2020年底實現3000坐席運營規模。項目建成能實現年信息技術服務收入6億元以上,帶動就業3500人。
遵義軟件園通過招商引進龍頭企業投資,園區提供人力資源服務促進就業的方式,實現發展大數據和實施大扶貧的有效結合。根據發展規劃,三年吸納6000人的就業規模,以發展產業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加快全面小康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