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中國計算機和通信領域里的網絡社區和門戶網站CTI論壇(www.ctiforum.com)主辦的行業應用及市場分析主題沙龍暨2020年度CTI論壇編輯推薦獎頒獎活動在北京成功召開,并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CTI論壇編輯推薦獎的評選結果。深圳黃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志應邀出席此次活動并發表了精彩的關鍵詞演說。

圖:深圳黃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志
非常高興第二次站在CTI論壇年終這樣的一個總結大會上。也覺得很慶幸,因為黃鸝智聲去年來的時候秦總都不知道怎么介紹我們。我們是19年剛剛成立的新公司,大家知道創業企業兩年的存活率是不到70%,我們活下來了,很不容易。創業之路的艱辛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我每次到CTI論壇這個現場,都感覺像回家一樣,就想跟大家一起來嘮嘮嗑,講一講我們企業這一年來在行業當中是怎么生存下來的。
我今天這個題目叫做--機遇。
去年有一些來過的老朋友,可能知道我們是做什么的。其實,我們做的是行業里面很窄的一個點,就是通話降噪。對于通信來說,我理解它的本質其實是溝通,而通話降噪的價值就是提供更好的溝通效果。我想不管這個行業怎么變,我們提供的這樣的一個價值的核心是不會變的,我們所有的CTI企業,為客戶提供的價值都在于提升溝通的效率和效果。
我們溝通當中有30%的信息是直接來源于聲音,還有25%的信息是聲音和視覺的融合。像今天這樣,我們大家面對面這樣去溝通,在疫情的背景下越來越不容易了。那從聲音傳遞價值的角度上來說,我們看到的是什么?聲音的價值更重要了。大家都能想象,今天我們越來越少的面對面溝通,但是我們的在線通信和在線溝通越來越多了。而在線溝通和我們現場溝通有什么不同?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差異:第一個視覺傳遞的信息減少了,因為面對面溝通的時候,我們除了聲音的交互,還有眼神的交流,有形體的交流,但一旦到線上后,即便有視頻,我們能夠通過視覺獲取的信息還是在減少,所以聲音的價值就放大了。第二點,從聲學專業的維度上我們知道,在現場溝通的時候,人都有兩只耳朵,兩只耳朵可以自動的抑制噪聲、形成指向,但一旦轉到線上后,我們傳遞的聲音信息只是單路的語音,我們聽到的內容就沒有身臨其境的現場感。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噪聲對我們的影響增加了。從這兩個點上,我們看到了機遇。那就是在今天的在線交互當中,大家對聲音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了。比如說剛才李農總說到我們現在的會議系統可以支持六十一方同時參與。未來大家可能有更多在各個不同的場合接入到一個會議系統當中,而在通話的時候,只要其中有一路的聲音質量不好,就會影響到整個的交互效果。這個痛點對于我們來說意味著機遇。因為我們團隊在降噪領域有15年技術研發的積累,在技術上面已經翻越了三座大山:首先是在保證高降噪的同時,讓聲音的失真盡可能的低,其次是在保障穩定性的同時,能夠讓延時盡可能的小,最后是在保高性能的同時,我們還能夠讓整體的成本盡可能的減少。
這三座大山翻過來之后,實際上,在真正想要去抓住這個機遇的時候,我們又面臨了兩個難題。作為一個創業企業來說,第一個難題就是從技術到產品。第二個難題就是從產品到我們的市場化。我們從去年成立開始,給自己定位的戰略就是要先從產品做起,讓市場認可我們的技術。而受到疫情的影響,我們黃鸝智聲的第一代產品在今年的4月份才出來,而且老實說,我們看了第一代的產品之后,心里面是非常打鼓的,為什么?因為沒有顏值,雖然降噪的效果非常好,但是整體上這個產品的形態能不能讓市場接受?我們心里沒有底!但是抱著不管怎么樣都要去試一試的心態,我們的團隊萬炮齊轟,到處去給客戶進行展示試用,讓市場先了解我們的降噪技術它能夠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非常幸運的是我們迅速抓住了機遇。在對聲音質量要求特別高的一些行業,比如說在線教育行業,因為老師通過聲音來傳遞信息,聲音質量對于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比如在電銷的領域,包括一些客服中心,他們對客戶的體驗非常重視,這樣的一些客戶也通常都是一些頭部的企業,他們接受了我們的技術以及形態還不完美的產品。但是我們絕不能止步于此,所以在產品上我們持續改進,今年的9月18號的CTI論壇上我們發布了3款新產品,10月份我們又發布了一款新的產品。每一款產品我們都是在觀察客戶除了對技術的要求,還有哪些新的需求。怎么能讓它更輕一點?怎么能讓它佩戴的舒適性更好?怎么樣讓材質更加親膚?等等。做產品是我們之前沒有涉足的領域,所以今年,深圳,東莞我飛了有20多趟,不斷地去實地考察和了解一個產品是怎么練出來的,從對產品基本沒有概念的小白,到今天變成一個半吊子的專家,這只是第一步,實際上技術到產品要過的坎還很多,產品的品質怎么保障?產品的供應怎么能夠及時完成?我們每一個產品在做出來之后,都在不斷的優化的這種歷程。每一點對于我來說,對于我們整個團隊來說,其實都是一次考驗。
而第二個難題在我看來更加艱難。怎樣從產品到市場?怎樣最終把產品到市場再從市場到產品這樣一個循環給打通?我這里就舉一個簡單的案例:我們的銷售副總是一位有20多年IT領域銷售經驗的老手,加入我們這樣一個創業的團隊后,他完全放下自己的身份,清零一切,從第一線做起,所有的客戶一個一個親自拜訪,每一條信息都逐字逐句親自琢磨,每天工作到深夜,始終在想怎么樣把價值傳遞出去,讓更多人能夠知道我們,認可我們,選擇我們。
所以,在這里我也是在分享我們創業的心路歷程,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實際上從來不缺機遇。即便是在今天這樣一個大家覺得整個的行業會發生變化的時候,變化的時候正是機遇來臨的時候。如果說我們要迎接機遇靠什么?靠的是對整個趨勢的把握,靠的是我們對于技術極致的追求。而真的想把機遇牢牢的抓住的話,我們還要靠對用戶、對消費者、對他們的環境以及行為深刻的洞察;需要對商業模式有深刻的剖析;還需要一支真的能夠以客戶為中心的團隊,隨時站在客戶身邊;我們還需要能夠有這樣一種勇氣,這樣一種力量,堅韌不拔,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
黃鸝智聲還很小,我們剛剛過了1歲,全球的企業五年生存率只有7%,也就是有93%的企業五年之后會淘汰,只有2%的企業十年之后還能生存。我們大家都希望能夠成為這2%,那要怎么做?我們始終要秉持著向死而生的勇氣,始終要以一種創業的心態,迎接機遇,抓住機遇。作為行業中的一員,我們黃鸝智聲所做的通話降噪技術是一個底層技術,可以和很多業務及應用結合在一起,因為未來的趨勢就是聲音的價值會不斷的放大,不斷被發掘出來。所以,我們也是希望能夠和在座的各位一起圍繞客戶的價值中樞--讓溝通更加清晰順暢--不斷協作創新!也希望明年這個時間,我們大家繼續共聚一堂,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