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朋友獲知,由廣發銀行攜手國際知名調研機構在京發布《中國小微企業白皮書》 (以下簡稱《白皮書》)并推出國內首個小微企業健康指數”,為科學評估小微企業生存狀態、構建小微企業健康度量化分析奠定基礎。
本次白皮書調研工作歷時近一年,覆蓋環渤海、長三角以及珠三角三大經濟圈,重點選取小微企業數量最集中的十二個城市、中小微企業占比最高的十五個行業進行調研,以最大限度反映我國小微企業真實生存狀態和金融需求。
一、行業競爭激烈”、融資難”是小微企業發展共性
行業競爭激烈”、成本壓力大,利潤低”、整體經濟環境不好”、稅負過重”以及融資難”是目前我國小微企業經營發展面臨的五大共性問題,在這之中,金融服務對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小微企業健康指數顯示,三分之一的中國小微企業綜合健康指數”低于基準值,處于亞健康狀態”,經營發展較為困難。其中,醫藥、文體用品及器材、鞋包行業指數偏低,經營壓力較重。行業競爭激烈”、成本壓力大,利潤低”、整體經濟環境不好”、稅負過重”以及融資難”是目前我國小微企業經營發展面臨的五大共性問題,在這之中,金融服務對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小微企業數量龐大,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是經濟健康程度的晴雨表。但是由于規模小,小微企業抵御宏觀經濟波動和行業競爭沖擊的能力較弱,在發展過程中亟需多方面資源支持,銀行作為金融行業的中流砥柱在支持小微金融發展方面責無旁貸。 ”廣發銀行行長利明獻表示。
本次調研從小微企業不同經營周期以及不同行業兩個維度進行深入剖析,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需求進行了深入專業的洞察。《白皮書》顯示,處在不同經營周期的小微企業,往往在經營心態和融資動機兩個方面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對金融產品服務的需求重點也有較大差異。
如處于生存期(3年以下)的企業經營信心低,融資需求高,更偏向信用貸及時效性高的產品;步入平穩期(3-7年)的企業健康指數明顯上升,融資需求旺盛,融資頻率較高,需要循環授信類產品,對POS設備以及企業現金管理服務的需求開始上升;處于擴張期(7-10年)的企業擴張性需求以及轉型需求最高, 信貸需求強烈,對企業資金管理服務需求較大。而步入10年以上(成熟期)的企業信心指數”表現最佳,但信貸指數”下降,偏好低利率抵押性貸款產品,對供應鏈資源整合服務以及企業資產管理需求較大。
《白皮書》表示,從調研結果來看,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普遍呈現周期短、金額小、頻次高、時間急的特征,不僅需要更個性化的信貸產品,也亟需個性化的綜合金融服務產品,以支持企業健康發展。這對金融機構的產品也提出相應的挑戰,需要圍繞這些特征開發相應的信貸融資產品和綜合金融服務。小微企業金融產品的個性化、特色化將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融資”+綜合服務”雙管齊下助力小微發展
金融機構勢必需要針對小微企業開發標準化、模塊化的綜合金融服務產品,而服務渠道的創新也將是未來小微企業金融領域的主要趨勢。未來綜合互聯網服務平臺、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創新服務渠道將扮演重要角色。
《白皮書》顯示,拋開宏觀經濟/政策環境因素,目前籌資擴張困難/借貸難”位列制約企業發展的影響因素第一位,有24%受訪小微企業主認為籌資擴張困難/借貸難”是影響企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否能得到及時、專業的融資服務直接關系著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在稅費減免、融資支持、放寬民間資本行業準入門檻、支持創業及人力資源培育等方面先后出臺了系列扶持政策,資源投入非常多。但是小微企業仍覺得融資難。實際上小微企業融資難不僅僅是由于融資資源不足,更大的問題是現在市場上符合小微企業需求的融資產品、金融產品太少,造成金融資源和服務配置低效。”廣發銀行副行長王桂芝在會上指出。
盡管融資服務雖然是小微企業最緊迫的金融需求,但在其他金融產品服務方面由于缺乏符合小微企業需求的產品,因此存在非常大的市場缺口。根據調研顯示,除融資服務外,轉賬結算、代繳稅費、證照年審、代發工資以及現金流管理是目前我國小微企業需求最大的金融服務。
因此,對于數量龐大、分布廣泛的小微企業來說,如何能高效實現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的個性化、專業化、集約化是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核心課題。
業內人士認為,小微企業數量大,分布散,財務審計體系不規范,經營管理模式有別于中大型企業,金融機構有必要根據小微企業特性,建立有針對性的專業風控體系、服務流程、產品創新模式以及市場渠道管理。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應以模塊化產品模式為核心,在產品多樣化、流程標準化以及客戶需求個性化間取得有效平衡。”
專家表示,金融機構勢必需要針對小微企業開發標準化、模塊化的綜合金融服務產品,而服務渠道的創新也將是未來小微企業金融領域的主要趨勢。綜合性的互聯網服務平臺、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創新服務渠道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