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28日訊 受國際國內經濟下行因素影響,一年來,望江縣中小微企業訂單減少,產量下降,資金短缺,生存和發展艱難。
為了深入了解情況,近期,望江縣政協經濟委與縣工商聯聯合走訪了工業園區及鄉鎮多家企業,實地查看中小微企業經營狀況,了解企業生產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困難,聽取企業意見與建議。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增速換擋期、改革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重疊”時期,工業企業出現用工、物流、財務三項成本持續上漲,望江縣以傳統產業為主導,多數產品為初級加工且檔次較低,受到的沖擊愈加明顯。2014年1—11月縣開發區規模工業企業總產值僅增長2.8%。
政策調整沖擊巨大
2013年下半年以來,因產業政策限制、融資門檻抬高等因素,導致了許多企業資金鏈出現問題。一些浙資大企業因其浙江總部資金出現問題直接影響到望江生產基地企業的運行。浙資企業占望江縣工業經濟的份額在70%以上,目前問題最突出的也是浙資企業。如:由浙江越隆集團興建的安徽省舒美特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 8億元年產 6萬噸粘膠短纖維,因產品價格大幅下降等多重原因,資金斷鏈。
在調研中還了解到,金融部門2014年以來對企業信用貸款只收不放;企業房地產抵押貸款額度比例過低,一般只有50%左右,而江浙一般都在70%以上;銀行對一些有抵押物的企業仍然惜貸,對企業設備抵押貸款需要其他企業反擔保,融資規模也控制在20%以內,企業往往只能是望貸”興嘆。此外,據縣人行統計,縣銀行機構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貸款余額為13.6億元,僅占銀行貸款總額的21.7%,比上年初下降1.7個百分點。
市場變化帶來影響
從市場方面看,由于生產紡織品原料(棉紗、粘膠)的產品銷售價格大幅度下滑,致使企業舉步維艱,直接影響到望江縣一些舉足輕重、財政貢獻大的紡織企業。目前,只有少數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稍微較好。調研還發現,受市場影響全縣所有油脂生產企業以及越宜酒業等企業經營艱難,幾家較大的大米加工企業也困難重重。
還有就是一線生產員工、技術工人均緊缺。目前全縣規模企業用工缺口超過10000人。尤其是服裝企業用工短缺問題比較突出,僅申洲針織和大千紡織公司要滿足目前生產用工缺口為4000人;美亞針織、三鑫服飾、大眾服飾等企業用工均嚴重不足。永晟照明、博泰科技、達來電機等制造企業的技術工人缺乏。
幫扶解困刻不容緩
為緩解企業發展面臨的多重困境,望江縣于2014年年初安排65個縣直單位和10鄉鎮對接服務122家全縣規模工業企業和市第二批機關干部服務的企業。當年8月底出臺了 《望江縣重點骨干工業企業結對服務工作方案》,為企業解決不少實際困難和問題,如:幫助申洲針織招工3000余人;越宜酒業重組已進入實質操作階段;舒美特纖維解困正在有序推進;精泰特鋼的重組已提出方案。2015年擬將縣領導結對服務面擴大到全部規模工業企業和億元工業項目。
在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困難方面,建立了服務工業企業應急周轉專項資金,對規模企業實行普惠政策,只要銀行認可,即可倒貸,已為企業倒貸近8億元。
同時,與建行合作,實行重點中小微企業助保金貸款。縣財政還注資2000萬元,放大10倍給企業放貸,制訂《望江縣重點中小微企業助保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即將實施。同時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
科學施策助推發展
針對當前不少企業主產生悲觀情緒,調研組建議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建立和落實領導掛鉤企業聯系制度,主動到企業了解情況,幫助企業尋求和采取具有針對性、前瞻性、科學性的應對措施。要降低融資條件簡化貸款手續,尤其是建立企業應急周轉專項資金。
調研組認為,針對融資難,盡管采取了一些施救措施,但市縣財力極為有限,建議省、市、縣財政分級建立一定規模的企業應急周轉專項資金,對產品有市場、有發展潛力、有效益、講信用并且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但資金困難的企業實行有效救助。
此外,調研組還建議政府部門定期召開銀企座談會,搭建政、銀、企溝通交流平臺。要加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積極創新擔保模式和反擔保方式,強化擔保扶持。要出臺地方性財政稅收政策,建議市縣兩級政府采取 蓄水養魚”的寬松財稅政策。
在不違背國家法律政策前提下,采取補貼、緩交、免交、降費率等多種形式幫助企業走出危機。要加大對本土企業扶持力度,鼓勵高新技術企業上市拓寬融資渠道,幫助解決企業招工難題。重要的是要引導企業管理者適應 新常態”,鼓勵企業管理者立足主業,做好品牌,審時度勢,借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