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購買電話黃頁號碼簿。
黃頁號簿相對價格較低,使用方便,每年更新一次,準確率也較高.但是因為企業公司上黃頁要交費,所以很多公司就不上了.上黃頁的單位大約只有10%-20%,再者黃頁無聯系人,無公司規模、人員數量、經營范圍、企業性質等內容。各地郵局電信營業廳都有出售,不打折。如果想少花錢,可以到舊書攤,幾十元就可以搞定。如果在黃頁上作了廣告,或者交錢被收錄了,就會贈送一本。
2、逐一打114查詢。
注意的是114每次最多可以查3個號碼,如果你的員工最常用的方法是查114,每次只查一個號碼, 那就讓他可以走人了。
3、新浪黃頁、搜狐黃頁、網易黃頁等網絡黃頁名錄。
目前已經有幾十萬家公司在新浪和搜狐黃頁上登錄,查詢起來很方便,只需要上網費和時間,而且因為在網絡上登錄需要交錢,所以都是比較活躍的公司,準確率很高,只是交易時注意不要碰上騙子公司,另外相對來說,新浪搜狐黃頁比網易黃頁要全一些。
4、國家統計局的二次普查數據。
第一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是在1998年,當時只有等公司有,依靠這一個數據很多公司賣到了2003年年初,后來很多客戶反映準確率低也就不足為怪。
2003年初國家二次普查數據面世,共有700萬企事業單位,在一年的時間里有幾十家公司在銷售,總價格從最初的幾十萬元,下滑到2004年中旬的萬元左右。
兩次普查數據都有公司名稱、電話、地址、郵編、公司規模、人員數量、經營范圍、企業性質等內容,聯系人都是法人代表。
如何區別兩個數據庫,第一次普查數據有傳真號碼,第二次無傳真號碼。深圳、杭州等城市電話在2001年后都升成8位,一次普查數據仍然是7位,二普已改為8位。
二次普查數據是ACCESS數據庫,可以很方便按地區、產值、企業性質、人員數量、行業、經營范圍查詢。價格很低幾萬條信息幾百元就可以買到。一般來說大公司的準確率在70%以上,廣告公司商貿公司準確率只有30-50%.絕大多數名錄公司賣的都是二次普查數據,以二次普查數據為主要業務如國信名錄、易拜資訊、同創未來、巨創投資。
5、借助于專門經營名錄書籍的公司。
有泛爾達公司推出《工商總攬》、洛特斯公司推出的外商投資名錄系列、云志公司推出的《中國大名錄》每年推出一次,準確率還可以,價格也不高。
6、參加人才市場。
各地的人才市場定期、不定期的很多,大的能有幾百家參加。參加人才市場的單位一般來說正處于上升期,經濟較好。只是要在時間上注意,人才市場的第一天參會人員很忙,沒有時間接待,第二天就比較閑,可以有空余的時間。還可以從報刊上搜集信息,如前程周刊,人才市場報。有人力資源部電話,傳真可以方便聯系。
7、借助于專業數據庫營銷公司。
很多數據庫營銷公司積累了地區最大的數據庫,通過呼叫中心、DM郵寄、互聯網等多種方法給客戶提供全程的數據庫營銷解決方案.。
8、參加各種展覽會。
方法原則基本同人才市場差不多,只不過展會的信息要經常問國際展心、北京展覽館、農展館等大展覽館,主動經常聯系、搜集展會的信息,或者登陸中國會議網,參考的展會信息。一定不要滿足于發發資料名片,要盡可能的深入的了解情況,實踐證明展會上85%的資料都進了垃圾桶。
9、供應商,銷售商。
向你單位提供服務的人中,如廣告業務員,辦公用品推銷員,他們的客戶,也可供參考。
10、行業協會的名錄。
如省市企業家協會、紡織協會、造紙協會、印刷協會等一般都有其內部通訊錄或內部聯系方法。
11、建立自己的人際關系網。
尤其人際交往較多的記者,廣告人,銀行職員,經貿委官員。親戚,朋友,同學也有可能給你提供名錄客戶。
12、報紙雜志法。
報紙雜志上面有許多名錄,只是麻煩一點,需要手工記錄而已。
13、網絡查詢法。
我們正處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期,在銷售中這個工具必不可少,A。求購信息查訊法。就是在B2B網站查訊求購信息。B、關鍵字查詢法,也就是通過搜索引擎查詢。C、論壇查詢法,也就是通過行業論壇查詢,找到論壇中的客戶。D、博客查詢法,也就是通過博客文章找到客戶。
14、廣告軟文媒體收集法。
這種方式比較適合經常做廣告的行業。比如:保健品,藥品的原料商,可以和保健品藥品成品生產商聯系。
15、電話黃頁,通訊黃頁和行業年鑒查詢法。
也就是通過各種黃頁年鑒查到企業的經營范圍,進一步落實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