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格力亂了,亂了自己的陣腳了。 在更多人的印象里,幾乎說到格力,都是空調的代名詞,這意味著格力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做空調最成功的企業,而事實上,格力也是憑借著在這個品類中的成功,在眾多家電企業中脫穎而出,建立起專屬于自己的市場地位,最終獲得了成功。 但是,現在,似乎格力亂了。格力開始進行品類多元化,開始做冰箱了。即便這個冰箱不是屬于格力自身的體系,而是進行外部收購的體系,但是,這對于格力來說,也許不是好事。 一、多品類的實施本質是為了保障業務的增長 格力做空調,太累了,各個品牌都以蠶食格力的空調市場為目標,格力在注重自身品牌價值提升的同時,也在不斷提升科技力量的價值,似乎想要做出因為格力的技術領先而最終產品領先的格局,但是格力錯了,技術的領先并沒有形成對格力的保護,反而給更多的競爭對手一個競爭的方式選擇,比如美的就直接采用了對抗競爭的模式,當格力說省電30%的時候,美的以更大的聲音說省電40%,以至于目前強調的一晚上一度電。可以這么說,格力在這種競爭方式下,所能采用的解決方案非常有限,一籌莫展,最終格力只能淡化、弱化直至不再發出省電30%的聲音。 如果空調競爭已經到了如此激烈的程度,而格力對于自己空調能絕對取勝的把握也越來越小的時候,格力需要為自己的業績增長找到新的支持點,這就意味著進入不同的業務類型。 說實話,格力如果說不羨慕美的的千億規模,那絕對是鬼話。所以,品類多元化,這是格力戰略的一個重要過程,但是這個過程對于格力,究竟是生路還是死路? 二、格力在謹慎中前進 格力對于自己品牌的影響力是非常清晰的,如果是有一天格力出了的其他東西,那對格力來說,是一個災難,消費者對于格力=空調的理念會在一夜之間就奔潰,也就會直接影響到格力的空調業績。空調業績對于格力來說,那是碰不得的禁區,那是企業賴以生存的立身之本。 也正因為格力對于自身品牌有著深入的認知,所以在品類多元化的過程中,非常謹慎的采用了多品牌戰略,晶弘冰箱相對來說還是一個獨立的品牌,雖然最終采用“格力晶弘”這個聯合品牌是發展的必然,但是可以看出,在現階段,格力還是疑慮冰箱對自己的副作用。 格力的品牌發展邏輯是這樣的: 1、 格力是空調的頂級企業,格力就是空調; 2、 空調是需要科技的,因此,格力的科技領導著行業的發展 3、 格力是具有極高科技含量的電器企業 4、 格力渠道有售晶弘冰箱,業績開始額外增長 5、 消費者認知格力渠道中有冰箱,形成真正的認同,淡化格力=空調 6、 逐步弱化晶弘品牌,實現聯合品牌,成為格力晶弘 7、 強化消費者認知,格力是高科技電器企業集團,產品與生活相關 格力的整體品牌發展路徑是正確的,但是實施的過程中,如何能弱化晶弘給消費者帶來的負面影響,這是格力必須正視的事實。在轉變的過程中,格力在未來的一年內將面臨巨大的危機,究竟格力是繼續傳播空調的價值與技術含量,還是弱化格力在空調領域的價值? 如果強化在空調領域的價值,意味著格力必須為保證空調業績而持續努力,正路還是空調,短期內不能進行品類多元化,也就不能放大多元化產品對于格力的業績貢獻價值; 如果是弱化在空調領域的價值,而是改成一個具有高科技的價值體系,那對于美的來說是天賜良機,會直接用精準狠的產品定義模式,強力搶占格力所空出來的心智空間,迅速將格力擠到被動的境地,甚至會造成對格力核心業務的致命一擊。 格力必須謹慎,就如在彈藥庫玩火,稍有不慎,灰飛煙滅。 三、格力進行單品牌多元化必敗 格力不同于美的,兩個企業的發展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 美的,從出身就是一個以模仿為產品發展思路,以“生活家電大品牌”拉動消費者認知的優質形象企業,他們對于消費者的拉動,根據不同階段主流產品的關注而及時跟進,因此,在消費者心目中,并沒有明確美的=電扇或者美的=冰箱,當消費者不存在對于美的的認知固化下,消費者只相信美的就是大牌,就是名牌,就是真正掌握科技力量的企業。可以這么說,美的是一個背書品牌的性質,只要說到美的,就能想到品牌響,科技足,產品過硬。建立起這樣的背書品牌,如果不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現在已經很難如此建立了,即便建立,也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而格力的品牌建設,比美的要精準,在階段競爭中,格力優勢明顯,但是進入到生活大家電這個領域,格力并不占優勢。 格力=空調,這是格力的價值,也是格力的牢房。當格力在空調就是格力這個領域喊聲越大,他們任何非空調的產品都將遇見難以企及的困難。可以想象消費者面對格力的冰箱時的態度:格力的冰箱,能制熱嗎?是不是把空調技術放上來的啊。如果消費者質疑,那就意味著格力的不被認知。 對比兩家企業的品牌結構,就很容易發現各自的成長基礎不同,因此可以判定,結果也必然不同。 我們可以發現,美的的業務與品牌有著高度的匹配性,這意味著美的可以給消費者更多的期待和選擇,是一個和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企業。甚至可以說,美的將自己的品牌建立成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只要具有自己的一定功效,只要能對消費者有著一定的價值,都會逐步被納入到這個平臺上來。 消費者對于格力的認知,則是認為格力越來越專業,如果要找空調,當然要選擇格力。 消費者相信格力的專業,所以才會選擇格力的空調,但是并不意味著相信格力的其他。 現在的美的和格力,就如兩個學者,一個飽學詩書學富五車,一個精通技藝強于技能。如果主人要蓋房子,當然找有專業技能的學者完成專業的事情,可是蓋好房子以后,當然找學富五車的學者去聊天了。 格力的品牌,只能讓消費者在特定時間想到他,而美的品牌,則讓消費者會時不時的想起他。 從消費者對于兩個品牌的聯想認知可以發現: 格力——一個專家——專業但是離我較遠,特定時間我需要,更多時候我不要 美的——一個主婦——不一定專業,但是時刻都在身邊,熟能生巧,更貼近人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是用格力這個品牌實現品類多元化,那就是想要消費者強行接受一個價值:“如花”真的是美女! 格力,如果用單品牌多元化,必敗 四、格力多元化如何成功? 格力作為專業領域中最成功的企業,當然不愿意被天花板擋住發展的路,早晚進行多元化,是必有的路徑。 這就意味著格力的戰略,必須多元化。那么,如何才能保障格力多元化路線的成功呢? 1、 獨立品牌的運作 格力作為一個專業品牌,更是一個專業平臺,如果是采用格力這個品牌進行多元化,會弱化這個專業形象,對于格力是弊大于利。因此,必須采用與格力無關的品牌進行多元化,例如晶弘冰箱,在較長時間內必須去格力化,不僅不能采用聯合品牌的方式,更不能指望在格力現有渠道(專賣店)進行銷售就能獲得規模收益,與格力脫離的越干凈,越有大家都活下去的可能; 2、 格力構建生活平臺的虛擬品牌的逐步建立 格力是一個過分務實的品牌符號,因此,格力這個品牌等于已經被固化了。格力集團可以在格力這個名稱之外,找到一個虛擬化的平臺名稱,就如曾經一段時間的“王老吉,加多寶制造”一樣,創造出一個新的平臺。“格力,被全球頂級家電品牌***收購,***作為全球領先的家電品牌,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而精益求精”。在這個新的平臺建立的過程中,用格力為新的平臺做加法,加強新品牌的力量而并沒有弱化格力品牌的力量。這樣,能逐步建立一個新的平臺。 本質來說,建立以格力為核心的品牌,只能以格力為支持點,向上建立更大的品牌,而不能以格力為基礎,向下延展更多更細的品牌。 3、 格力全渠道的建立 格力作為中國最專業的品牌之一,專賣店是其重要的渠道,曾經與國美等終端平臺的矛盾,導致了格力的渠道單一化。這也束縛了格力的發展,尤其是多元化發展。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如果格力能在渠道層面進行擴展,這對格力來說,是更重要的戰略步驟。當然,為了防止不同渠道的產品價格混亂,完全可以采用特有渠道供應特定產品的模式,適當的緩解不同渠道間的對立。 4、 改變格力的運營架構,成立多事業部制 不同事業部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組織。 以業務形態、渠道區隔和品牌模式的差異,形成不同品牌的獨立運作,最終進入到不同業務類型的獨立運作,這對于格力是至關重要的。 對于格力,不僅要有獨立的事業部進行不同的業務支持,更關鍵的是未來在集團掌控領域,要針對不同的業務和品牌,不僅有著實際的管控,也要有著適當的放松,格力,作為最終隱藏于大部分業務之外的一個投資者背景,更能實現格力的王者之路。 我們可以展望格力的多元化之路,按照下圖進行運作,陣痛是暫時的,但是長遠一定獲得成功。 我們真的希望,一個成功的民族品牌,能更有國際的視野,不僅是有著業務的多元,更要有這經營的多樣性,品牌的延展,一旦不能帶來更多的利益,甚至可能迅速消亡。祝福格力!
標簽:物流行業 定州 汕頭 天津 哈爾濱 新余 焦作 荊門
上一篇:產品植入之外的娛樂營銷
下一篇:三星知道如何“開啟未來”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