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4月19日曾報道,農業部已重新修訂了《巴氏殺菌乳和U H T滅菌乳中復原乳的鑒定》標準,同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也下發了《關于加強復原乳標簽標識監管》的通知。由于兩項規定直接劍指“復原乳”,因此號稱“真正鮮奶”的巴氏奶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據悉,近五年來,巴氏奶年平均銷售增長約為20%,而常溫奶只有8%。于是,乳業巨頭紛紛盯上巴氏奶業務。但據專家稱,要發展巴氏奶,目前仍有不少難點。
巴氏奶營養損失少
此前出臺的關于復原乳的新規,主要用于鑒別液態奶是否為奶粉沖兌,如果是復原乳,企業必須在產品包裝上進行標識。據廣州市乳業專家王丁棉介紹,目前國內生產的奶粉再加上進口的奶粉,一小部分用來做成餅干等食品,一部分做成嬰兒奶粉或成人奶粉,剩下的基本就用于做含乳飲料,包括酸奶、風味奶等。“只有巴氏奶比較純正,較少用復原乳。”
巴氏奶是指用巴氏殺菌法處理,并低溫保存的牛奶,與其相對的是超高溫瞬時滅菌的常溫U H T奶。兩者到底有沒有區別呢?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向南都記者介紹,巴氏奶含有100多種活性因子,一方面可以幫助有機體吸收牛奶中的蛋白質和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身體的免疫力。而高溫殺菌,很多營養素可能就流失了。“以乳鐵蛋白為例,巴氏殺菌法對其的破壞率為10%,而高溫殺菌的破壞率高達70%”。據他介紹,其實常溫奶也能保留很多活性因子和營養元素,但要求是在135℃的高溫下,0 .5秒內完成殺菌。“但實際上一些企業并沒有嚴格按照這個標準,而是采用延時殺菌,比如在130℃高溫下,5秒殺菌,甚至延長至10秒。不僅如此,有些企業為了提高牛奶的香甜口感,還采用閃蒸法,把水分蒸掉。”
巴氏奶成乳企新發力點
很多消費者已經意識到兩者的區別,因此近年來巴氏奶日益受到市場認可。據宋亮介紹:“從近五年的數據來看,巴氏奶的增長平均在20%左右,而常溫奶只有8%左右。”
廣州一家本土奶企相關負責人向南都記者透露,近幾年,不僅是巴氏鮮奶,連巴氏酸奶都格外好賣一些。“對企業來說,巴氏奶是新的增長點,以巴氏酸奶為例,普通的長效酸發,一杯只能賣3元左右,而巴氏最高可以賣到5塊錢。”
宋亮表示,從以上兩個新規出臺可以看出,政府的態度已經發生了改變,國家層面開始通過相關政策保護養殖業,推動新鮮業務的發展。在政策和市場的影響下,乳業開始瞄上這個新的增長點。此前有報道稱,伊利和蒙牛都在謀劃巴氏奶業務。不過昨天南都記者就此聯系了兩家企業相關負責人,對方均表示還沒有確切消息。
“但據我所知,現在很多龍頭乳企都準備開始做巴氏奶了。但發展巴氏奶有兩大困難點。”宋亮表示,一是國內優質奶源分布不均勻,而巴氏奶對新鮮度的要求非常高,整個生產銷售的半徑不能超過300公里。同時,從養殖的角度來說,布氏桿菌發生的概率風險依然很高。第二是,從配送到冷庫儲藏再到零售終端,巴氏奶要求全程冷鏈。而很多三四線以下地區,在這一塊的建設上還是比較薄弱。而一旦冷藏不達標,巴氏奶比常溫奶更容易發生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