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在中宣部于深圳召開的文化產業發展座談會上,光明日報社和經濟日報社聯合發布了第七屆“文化企業30強”名單,科大訊飛與保利文化集團、湖南電廣傳媒、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安徽出版集團、安徽新華發行集團等30家企業共同入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出席會議并為獲獎企業頒獎,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代表公司接受授牌。
中國“文化企業30強”評選始于2008年,是反映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企業規模實力的重要品牌。在評價指標上,本屆評選除考核主營收入、凈資產、凈利潤、納稅總額外,還強調了企業獲獎和出口評價指標,體現了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導向要求,體現了對推動文化企業“走出去”的鼓勵和支持。
近年來,科大訊飛作為中國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產業的領導者,始終堅持科技與文化相融合,在教育文化事業、娛樂文化事業、少數民族語言文化保護和漢語國際推廣等方面,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教育文化事業發展方面,科大訊飛秉承“科技服務教育”的理念,創新性地將全球領先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成功研發并推廣了滿足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不同領域應用需求的“教—考—學、評、管”系列產品和區域性教育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目前,科大訊飛系列教育產品已在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以及新加坡等海外市場得到廣泛應用,惠及師生超過8000萬。
在少數民族語言文化保護方面,科大訊飛先后與新疆大學、內蒙古大學、西藏大學、云南大學、蘭州大學等共建聯合實驗室,深入開展以維語、蒙古語、藏語等為主的多民族語音及語言核心技術的研發工作。目前,科大訊飛已推出全球首個“藏語拉薩話產品化合成系統”和“維漢口語即時翻譯軟件”,對推動民族間文化交流、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在漢語國際推廣方面,科大訊飛推出了智能漢語自主學習平臺,有效解決對外師資嚴重不足、學習者地域時間分散、水平不齊、語音教材不足等漢語國際推廣難題。目前,科大訊飛已與國家孔子學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并和海內外多家機構展開合作,對于推動漢語語言和文化的國際推廣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此外,科大訊飛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技術還在智能家居中創新應用,豐富家庭娛樂、學習生活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憑借在文化產業領域的突出貢獻,科大訊飛曾連續多年入選“安徽民營文化企業100強”,并于2014年入選“安徽省重點扶持文化改革發展示范企業”。 此次入選全國 “文化企業30強”,再次充分體現了行業主管部門及社會各界對科大訊飛多年來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所取得成績的肯定,同時也激勵著科大訊飛不斷開拓創新,為國家文化產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