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互聯網創業環境變得越來越自由和開發,移動互聯網對PC互聯網的顛覆,開噴了一篇新的互聯網藍海。無數中小創業者借助這樣的趨勢和潮流,在自身的夢想和興趣的驅使下,紛紛投身到創業的熱潮中。
然而基于與風險從來并存,中小創業者不得不面對社交化、移動化等浪潮的考驗。選擇哪一塊創業的領域,怎樣去融資,電子商務、營銷和增值業務等盈利了模式的考慮,網站的運營與風險等問題的困擾,是中小創業者當前面臨的最實際的問題。
“屌絲”創業多:他們是一群熱血的年輕人
創業者以男性為主,83.9%為80后和90后;60.9%以上的創業者擁有大學本專科及以上的學歷;

英雄不問出處
二、三線城市和地區是主要創業基地,一線城市和農村地區作為兩個極端,所占比例最小。而二、三線城市是創業熱土,其創業成本較低是一個重要因素。所以那么多互聯網圈內人會回老家。

企業普通員工、專職站長和自由職業者是創業者職業中最重要的組成。企業普通員工和專職站長各占據四分之一;自由職業者和學生緊隨其后,各占據15.2%和13.0%。

一腔熱血,生生不息
年年創業年年新,一代新站換舊站,2006年之前成立的網站只剩10%,而2010-2012年間創業占比達63.6%。一方面由于近兩年創業環境變好,另一方面也說明網站的生命周期很短。

興趣愛好是第一生產力
在創業動機調查總,71.4%的創業者是為了興趣愛好而創業,僅有25.3%的創業者為了賺錢。

創業領域,百花齊放
本地門戶和互動娛樂占了50%以上;剩下50%為各種細分行業;在興趣的驅動下,各個細分領域百花齊放。

初生牛犢不怕虎
在創業前,56.8%的創業者對興業完全不了解或略微了解。僅有6.8%的創業者對行業非常了解。

廣告是主力
聯盟廣告和商家直投廣告是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方式,占比達68%。其余幾種主要的盈利方式分別是電商、增值服務和會員費等。百度、discuz!、谷歌聯盟、阿里媽媽收到站長偏愛。


現實很殘酷
年收入5000一下的創業者占60%以上,有66%的網站未實現盈利;67%的創業者使用虛擬主機和VPS。

經營風險
內部盯流量,外部避政策,政策風險,國內創業的永恒之殤。流量增長緩慢或下降、政策風險和盈利能力不佳是經營風險的前三位;長期不能盈利和網站運營不利以及政策風險是創業者放棄創業的三大原因。


站長融資情況(或不愿意融資、或不知道去哪里融資)
85.2%的啟動資金來自自由資金;
80%以上的創業團隊在5人以下;
46.4%的創業者不需要VC投資;與投資人志趣不相投,害怕股權稀釋是主要原因。
68.5%的創業者沒有渠道接觸VC,通過創業/科技媒體或創業平臺和孵化器找到VC的占比均為7.1%,接觸VC的渠道正在逐步擴展。

85.2%的啟動資金來自自由資金,目前中小創業者的啟動資金主要是自由資金,其次是創業團隊籌集和親友籌集。創業的融資渠道有待擴展。

單打獨斗是主流
80%以上的創業團隊在5人以下。5-20人團隊占比為13.4%。20人以上的團隊占比在5%左右,船小好掉頭。
中小創業者——孤獨的行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