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讓人羨慕的百度高薪工作,曾經的“碼農”孟兵和幾個小伙伴創業賣起了肉夾饃。如今,這家有著互聯網公司基因的肉夾饃店頗受歡迎,每天下午,店門口都會排起上百人的長隊,甚至有顧客專程從外地趕來購買。“西少爺肉夾饃”因“互聯網思維”得名,其創始人孟兵又是如何理解“互聯網思維”的呢?

前言
互聯網思維,這是一個幾乎被毀掉的詞,一個人人遇而避之的詞。就在一年前,它還光彩熠熠被人們頌揚,而今天卻已成為眾矢之的。不知道這是為什么,但我覺得非常不安,因為這對無數的傳統行業者而言可能會是一場災難。
自一三年年末接觸這個行業起,我每周都會花很多時間和餐飲業的前輩們交流,其中有街邊的攤販,也有行業的大佬。作為一個互聯網人,自然要問些互聯網相關的問題。總體的感受是,小企業有互聯網崇拜,大企業有互聯網焦慮,各有各的思考,但無論怎么想無論怎么做似乎都顯得力不從心、收成慘淡。不過有一點是好的,他們在努力學習,努力開放心態、放低自己。他們相信互聯網思維是企業延續的解藥,但現在開始懷疑。
“懷疑”并非一個優美的詞匯,在很多時候它意味著喪失機遇,尤其在稍縱即逝的商業里。我希望通過此文分享西少爺創始團隊對互聯網思維的態度,如果可以,希望能帶給迷茫的同業者一份堅定。
互聯網意味著什么?
互聯網是人類通過各種技術建立的全球性信息交換系統,它連接了一切可連接的人與物,徹底改變了信息的流通與組織方式。作為一種全球性的基礎設施,互聯網無疑將改變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從社會群體的組織方式、分工方式,到溝通方式,再到意識形態和商業邏輯,每一處都將發生深遠的變革。
這是危言聳聽嗎?當然不是。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從本質的層面來看,人類的活動大致只由兩部分組成:信息流、物流。而對于萬物之靈的人類而言信息流則更為重要(看過《黑客帝國》的人應該會有跟深刻的理解),那么當信息流發生巨變的時候顯而易見它會對人類社會帶來什么。這是一種底層邏輯的改變,底層邏輯改變帶來的影響必然擴散至人類文明的每一處角落。沒有人能夠逃避,只要是社會中生活的人。
概括而言之,互聯網會像電一樣帶來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進步。百度本質上不是互聯網公司,而是廣告公司。騰訊本質上也不是互聯網公司,而是通訊公司。就好像一百年前用電量巨大的福特公司不是電力公司一樣。只是互聯網孕育了他們,改變了他們。接下來,互聯網也會像影響它們一樣影響各行各業,滲透進各行各業最細小的脈絡。
互聯網思維是營銷騙局?
正如開篇所說,這個詞飽受抨擊和質疑,有人唱衰它、攻擊它,甚至有人說互聯網思維就是一個營銷騙局。我想,無論什么樣的評判,都得建立在事物的本質之上。那么首先互聯網思維到底是什么?雷軍說互聯網思維是七字訣,是專注、極致、口碑,和快。周鴻祎則推崇免費的商業模式和極致的產品體驗。一時間頗有諸子百家的繁榮景象。
不可否認,七字訣和免費模式都是互聯網人在不斷地商業探索中沉淀下來的智慧結晶。還有很多本文未提及的理論,都非常有價值和分量,在商業戰爭中屢試不爽。但是,我以為,這些都是在術的層面,都是方法,或者稱之為戰術。那么在更深的一層,道的層面,互聯網思維意味著什么呢?這些無往不勝的戰術理論背后的統一邏輯是什么呢?
事實上,無論是商業戰爭,時代與時代的戰爭,國家與國家的戰爭,很多時候成敗都出自一條簡單的邏輯:信與不信。信與不信更先進的技術或者理念。從鴉片戰爭起中國經歷了長達一百年的屈辱史,歸根結底的原因是:我們不相信技術,不相信變革。今天在商業上也是一樣的,互聯網對商業邏輯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如果你相信,那么就有機會壯大,如果不信而固步自封沉浸于昔日的輝煌,那么或許危險已經來臨。
所以,我所堅持的互聯網思維就是把互聯網當做水電空氣的思維,通俗些講就是認為沒有互聯網就沒法活下去的思維。從每一個細微的角落去真正重視互聯網的存在。回到方法的層面,從本質看回現象,互聯網思維就是那些把互聯網當做水電空氣并且獲得成功的公司的普遍行為方式和邏輯。
時代的機遇
回到一年之前,我們為什么會來做西少爺呢?有三點原因:第一,餐飲是人類社會不老的剛性需求;第二,中國經濟的發展為中餐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從某種意義上講,麥當勞肯德基的擴張算是一種文化入侵,而其背后的支撐是經濟的落差);第三,互聯網為新的企業創造了機會。把第三點展開來講,這個機會來自:品牌、體驗重構、商業模式。
先談談品牌的機遇。我們從WEB1.0到2.0再到3.0,從門戶到自媒體時代,互聯網在一步一步打破媒體的壟斷,每一個社會單元都變成信息的中心。在這場變革中,會有無數的互聯網品牌如雨后春筍般生長出來。無論是一個人,一個產品,或是一種服務,都將擁有自己的品牌。當然,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功,因為互聯網的透明會讓二八定律更加徹底。
除了品牌的機遇,消費體驗同樣不可忽略。我們都知道諾基亞隕落了,摩托羅拉也是,但究其原因卻鮮有人知道。諾基亞CEO在將公司賣給微軟的記者招待會上說:我們并沒有做錯什么,但不知道為什么,我們輸了。坦誠的講,作為一名諾基亞粉絲我也感到非常遺憾。但是,時代不再需要以待機時間和堅固作為代表的功能型手機了,時代需要的是智能與萬物的聯通。這時一切針對原有價值觀體系的產品優化都成了浪費時間。當人類社會的基礎設施發生改變,當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的時候,人們的需求會隨之改變,這時我們得重新審視自己以往定下的產品標準和評價體系。我聽過一個有趣的問題:黃太吉好不好吃重要嗎?這個問題不必回答,我也沒有答案,但是它提供了一個思路,提供給我們一個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是所謂的傳統行業者,還是所謂的互聯網行業者,都需要去思考這個問題:在這場巨大的變革之中和之后,消費者究竟需要什么?
最后還有商業模式。在互聯網出現之前,我們少有聽說過的免費的東西,而現在如果一家網站要和你收錢你一定恨得咬牙切齒,這是商業上的創新。互聯網的改變不僅僅于此。互聯網作為一種無處不在的介質,通過實現社會單元(企業、組織、個人)之間的聯通而實現商業單元之間的整合,從而創造出無數新的商業模式。單從免費這一點來說,大膽的預測,無數的前向收費企業都會面臨危機,這也就是所謂的降維競爭。
互聯網人不一定懂互聯網思維
很多互聯網人的意識形態其實依然在工業時代。在創業之前,我曾就職于騰訊和百度,也曾參與過當下最時髦的微信與種種,我的朋友有七成都在從事互聯網。但我發現,無論在什么時間什么行業,能看到也愿意去看到事物本質的人總是少數。只有少數的人能夠理清頭緒作出判斷,更少數的人付諸行動。
所以,互聯網是所有人的,是屬于時代的,而非一小撮人。每個人生活在此的人都可以去發現自己的機會。傳統行業的人不必恐慌,互聯網行業的人也不必驕傲。當然,我認為互聯網人是有一點點優勢的,那就是他們更相信互聯網。
西少爺是互聯網公司
這個命題有無數人爭論過,但看到這里,應該也不會有疑惑了。一家公司看起來如何并能不能說明什么,重要的是它的基因和它要去的方向。五個月前西少爺重新定義了肉夾饃,不遠的將來,西少爺也會重新定義餐飲業。
變革
聽餐飲業的前輩聊天,內容最多的就是關于口味和服務,可以看到,他們的工匠情懷一點也不輸于老羅。但單憑這種討論是否能帶來基業長青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這兩個命題我們討論了數千年,但最終的成敗皆歸因于時代。我們需要更多思考的是,在這些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條件之外,我們如何去抓住時代的機遇?
我們都看得到互聯網帶來的日新月異,有人驚喜,有人慌張,有人順勢而上,也有人逆流直下。我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去審視自己,去推動變革,而不是被他人變革。
我聽到過一個有趣的道理:當雞蛋從外部被打破的時候那就是別人的美食,而如果是從內部打破,那一定是新的生命。
我不一定會成功,但我知道任何變革都需要一個螳臂當車的人。
以上就是整理互聯網內容給大家帶來的分析介紹,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持續關注本站,本站小編將在第一時間為大家帶來更好的經典內容。更多精彩內容,盡在jb51網站運營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