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商報“報網互動”25日報道了主城“蟻族”的窘迫人生,廣大網友讀后感觸良多,80后活得艱難,真的是宿命嗎?本期我們選取了3個80后人物,他們都來自平民家庭,白手起家,成為身家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年輕新貴,希望他們的成長軌跡能給尚處于迷惘中的80后兄弟姐妹們以啟示或鼓勵。貸款上學逼得他大三開始掙錢今年6月,一個英俊開朗的年輕小伙子,從市領導手中接過“重慶市大學生就業創業導師”的大紅聘書。他叫王建,今年剛滿28歲,他的公司設在解放碑國貿中心,注冊資金超過千萬,同事們都稱呼他為“王董”。令所有人吃驚的是,王建并不是富二代,而是一個從農家孩子打拼到“董事長”的成功80后。2000年,王建從江津考入重慶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學院。“家里很窮,學費都是貸款的。”他說,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他開始琢磨賺錢的法子。大三的時候,王建從自己所學的專業入手,創辦了第一家屬于自己的IT公司,公司只有3個員工,“我只是想讓家里好過點”。創業之初,王建既當技術員,又當業務員,還要兼顧學習,熬夜變成家常便飯。“當時最尷尬的還是掩飾身份。”王建笑稱,他特意將自己打扮得很“老氣”,不敢告訴別人他還是個學生。雖然為公司忙碌著,但是對學業王建是一點都沒落下,那年他不僅獲得一等獎學金,還獲得數模大賽全市一等獎。“獎金轉手就拿來補貼員工工資了。”但是公司第一筆業務賺了880元,那種成就感是以往從未體會過的。經過幾年的發展和沉淀,王建逐漸成熟起來。“除了創新,還必須吃苦耐勞。”他說,80后還有很多優秀者,自己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員。如今,王建管理著一家資產千萬的科技公司,而他的目標是將公司上市。王建說,他沒什么成功秘訣,只是踏踏實實做好了每一件事而已。記者談書實習生蔡力150元起步網上開店掙400萬劉迅生長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大學畢業后不久,他偶然在淘寶網上花了150元錢,嘗試銷售情侶裝和親子裝,而后的4年來,他卻靠著網店創出了自己的服裝品牌。目前,除了繼續網店的經營外,他還在重慶辦了一家服裝廠,擁有了400萬的資產。2003年,劉迅大學畢業后應聘到一電腦城當銷售員,2005年被提升為部門經理。但內心不安分的他,無意間在報紙上看到了一篇“公務員網上開店”的文章,一下子觸動了他在網上開店的想法,第二天便在淘寶網上注冊了一個店鋪,并花了150元進了5套情侶裝掛在店內銷售。意外的是,5天的時間衣服便被賣空,于是他毅然辭掉了經理職位,開始專心經營網店。曾是蟻族,從住地下室到當老板創業初期,劉迅的網絡生意非常順利,不到一年時間便賺到了6萬多元。2006年,劉迅冒了一次險,一次性進了6萬元的貨,不料接貨時卻發現貨源有問題,服裝質量完全不合格,而供貨方拿到錢后也不見了蹤影。雖然賠得幾乎一無所有,但這件事卻讓劉迅產生了建服裝廠自產自銷的念頭,他花了一年時間四處拉贊助,2007年終于籌到資金,在萬盛老家包下了一個2000多平米的廠房,聘請了生產工人,建起了自己的服裝廠。4年下來,劉迅的服裝廠走向了成熟,創造了自己的服裝品牌,不僅能為他在淘寶上的3個連鎖店鋪供貨(而這些店鋪每天可賣出400件衣服),還是200多個淘寶店鋪的供貨商。4年下來,他掙得了400萬的資產。當過北漂,出版過小說,甚至還拍過電影。這個小伙子叫劉陽,1980年出生于合川一個普通家庭。大學畢業到現在,靠自己買了車、買了房,目前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老板,也算是一個小小的百萬富翁。“那些日子都可以寫成一本小說了。”劉陽說,大學畢業后就受邀加入北京某游戲公司,剛去就遇到公司資金鏈斷裂。“寒冷的冬天,在北京地下室住了兩個月。”他苦笑,租不起房子,住在迷宮一樣不通風的地下室里,他只好回到重慶另謀生路。為了糊口,劉陽開始寫作,期間出版了一本武俠小說。“沒賺什么錢。”他說,之后又去過通訊公司,也在廣告公司上過班,工資也就1000多塊錢。在打工的公司,劉陽憑自己的能力贏得老板的重用,同事的尊敬,“職位大概是兩個月一升”,但每次都在工作一帆風順的時候選擇了辭職。他說,“尋找滿足感的過程看似很冒險”。隨后,劉陽注冊了一家廣告公司。“公司小得不能再小了,員工只有我和老婆。”劉陽回憶,那時候他們什么工作都做,吃了不少苦。給某可樂公司的現場活動承擔運輸任務時,劉陽通宵在現場守器材;給某飲料專賣店制作招牌時,劉陽甚至學會了燒電焊,打膨脹螺絲釘。經過兩年時間,劉陽的廣告公司逐步發展起來。“任何經歷都是財富,任何經歷都有樂趣。”劉陽說,他看重的“財富”是每一段奮斗的經歷。劉陽坦言,自己其實很貪玩,經常干些無厘頭的事情,“我和朋友一起寫劇本拍小電影,創作歌曲,給即將出生的孩子寫書……”他笑著說,做自己,就是他對所謂成功的理解。反響80網友互相鼓勵“咬咬牙”堅持下去25日,本報報道了主城最落魄的一群80后,他們像螞蟻一樣群居、從事著臨時的工作,被稱為“蟻族”。“只能租張床,只求吃飽飯”。高智商與低收入的落差,使得他們集體陷入尷尬。報道引起很多奮斗中的80后共鳴,大家在網上展開激烈討論,并相互鼓勵,不言放棄。“嘟嘟魚”:“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們是80后,但我們不是失敗的代名詞,更不是時代的奴隸。有痛,有傷,那是因為我們有夢想,有追求。我們很貧窮,但我們精神富裕;我們沒有家的流浪,但我們不孤單,因為有夢想做伴。幸福因為有艱難的陪襯才更加的可貴,更加的絢爛。我們是堅強的一代,因為我們可以帶著夢想去流浪。不辜負我們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努力,不放棄。“苦茶”:我也是80后,經過在重慶3年多的打拼,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雖然每月月供壓力不小,但是相比2006年畢業之初的情形,也是天壤之別。這里對暫時處于困境的兄弟姐妹說,咬咬牙,堅持堅持再堅持,我們不是垮掉的一代,我們會是讓人刮目的一代!“大浪”:我是1981年生的,老家在農村。家里條件差,小的時候年飯都沒有吃飽,更別說吃肉了。后來只讀了技校,1998年7月開始工作。剛開始兩年做車工每月工資500~600元,從2000年開始從車間生產調度干到現在的生產部長,應該算是“而立”了吧。高學歷的80后朋友們,多數都是因為心氣高,工作換得勤才造成困境。希望還在因生活而苦苦掙扎的80后的朋友們努力吧,前途是光明的。“一生愛你”:我也是80后,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多學東西。不能怨天尤人,社會就是這么真實。我覺得有壓力是一件好事,讓人有上進心。我剛畢業不久,拒絕了家里的一切安排,只是想自己去好好的學東西,也希望80后的哥哥姐姐們繼續努力,不要被眼前的問題嚇倒。“Alei”:我1981年生的,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就去當兵了。兩年后回家,在家待了兩年,期間與姐姐一起做小生意,后來自學電腦,然后到重慶主城一家電腦公司應聘為技術員,工資平均一千多一個月,干了幾年后自學攝影,轉做攝影師。一切都要靠自己,抱怨是沒有用的。80后,努力吧!
叫醒記憶打拼明天滾鐵環、拍紙殼,我們又一次重溫了這些兒時游戲;酸梅粉、娃娃糕,我們穿街走巷的搜尋年少的記憶;從李想、茅侃侃、春樹等80后身上,我們看見歲月褪去了他們的輕狂,留下了成熟的印記;在各大商圈和城鄉結合部,一群蝸居的“蟻族”又讓我們看見了壓在他們身上的危機;幾位重慶“少東家”身上所表現出的沉著與大氣,讓我們重新審視了80后“富二代”;在這幾位白手起家,靠自己雙手打拼出一片天地的財富新貴身上,我們看見了80后們擔當的責任和對未來的希翼……到今日為止,“80后三十而立”系列策劃已經連續推出了8篇,從“回憶”到“輕狂”到“危機”到“成熟”,一路走來,那些普通的幸福,這份屬于80后共同的回憶,喚起了80后每個人心中存留的那份感動。為了能為這個頗具爭議的群體,在“而立之年”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明年1月初,本報將為2010年1月1日滿30歲的80后們辦一場生日Party,一起紀念這人生中的重要時刻。張思思
標簽:浙江 畢節 佳木斯 邯鄲 忻州 咸陽 通化 濟寧
上一篇:11種電話銷售經典開場白及話術匯集
下一篇:2015第六屆中國保險新渠道發展論壇完美謝幕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