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水務企業為了提升自身的管理運營水平和面向客戶的服務水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信息化建設。但是,隨著供水規模的不斷擴大、水表類型的多樣化、階梯水價的實行,以及第三方支付的應用,傳統的營業收費模式已無法滿足企業自身和客戶不斷增加的業務需求。
集團型水務面臨的問題及現狀:
- 集團屬于松散型管理模式,業務成熟度不一,缺乏信息化的有力抓手幫助集團在運營管理上布局與管控。
- 水司的數據對集團無法做到完全的透明,集團無法對水司的數據做到的有效整合與分析。
- 缺乏數據安全與運維意識,存在人為數據修改、網絡傳輸等安全隱患。且數據封閉開放度低,導致數據壁壘孤島。
- 需建立營業廳、網點、線上支付寶、微信、銀行等第三方收費通道,為客戶提供多種途徑的快捷繳費通道,提升客戶滿意度提高水費回收率。
- 存在實際業務與系統功能不匹配,且無法根據水司實際的發展與政策要求需要進行升級更新,以保證水司業務與管理需求。如水費階梯,統一稅收等。
- 信息化運維水平薄弱而系統廠商建設與運維存在脫節現象,缺乏有效的運維管理及升級服務工作。
因此,加強水務營收系統建設、實現營收業務科學有序的管理、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和服務質量,是各水務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基于在水務領域的實踐積累,榮之聯提出了水務客服營銷管理平臺,推動各水務集團智慧化發展。
集團型水務客服營銷管理平臺
榮之聯集團型水務客服營銷管理平臺以客戶服務為中心,為客戶提供包含報裝、報修、抄表、計量、收費、核算、發票、投訴、建議的全景化用水服務體系。
平臺可以為客戶提供方便、便捷的服務體驗,并結合“互聯網+”模式擴展更多的業務方向,向移動化、智能化延伸,提升客戶滿意度。同時,可以提升水務集團標準化、精細化、精準化運營水平,強化水務集團對業務的跟蹤、分析洞察能力與風險控制能力,提升業務決策水平與驅動力。
1.客戶管理。對客戶進行整體的管理,客戶(包括客戶、營業戶、量測點)全景信息描述和歸檔,客戶檔案的增刪改查(包括歷史數據的查詢)操作,并對階梯人口、用水性質、費用項目、水價和水表進行管理。
2.抄表管理。新增抄表冊本,并對冊本進行管理,支持手工錄入和遠程抄表數據導入,可追加抄表和特殊抄表,抄表完成后進行開賬。
3.收費管理。支持柜臺收費、走收、預付費水表收費、銀行實時繳費、托收、代扣以及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收費;支持預打發票處理等方式,能夠對收費過程中出現的誤收費進行紅沖或退款處理,支持日結和月結。
4.賬務管理。對賬務進行調整,對應收費用減免等事項進行處理以及對呆賬壞賬進行處理。
5.發票管理。包含發票的入庫、注冊、打印和作廢全過程,并且支持自定義發票模板。
6.報表管理。提供經營、考核相關報表,滿足營業收費工作的過程和目標管理需求。
7.系統設置。能夠配置平臺的參數、角色和權限等,包括組織管理、用戶管理、賬戶管理、角色權限管理、水價階梯調價、繳費方式、收費點配置等。
平臺優勢特色
1.完善的權限控制系統,根據角色功能管控來管理每位操作人員的功能權限。
2.采用三戶模型,客戶信息(自然人信息或組織信息)、營業戶信息(用水客戶信息)、測量點信息(水表信息)。滿足大型水司客戶信息統一建檔需求,清晰一個客戶在本水務公司有多少個用水點,有個用水點有多少個水表計費。并支持客戶檔案數據的導入導出。
3.采集形式多樣化,包括手工、手機、遠程表,提高抄表數據準確率、提高抄表員工作效率。
4.以財務的角度進行賬務處理,準確高效。賬務處理方式多樣化,滿足水司日常業務需求。實現條理清晰地梳理水司賬務,提高賬務處理效率。
5.支持不同水司的個性化業務,如不同的階梯算法、水價、抄表方式、發票打印格式等進行配置,滿足不同水司差異化業務設置。
6.獨立報表開發制作。業務人員可以自定義報表開發無需開發人員介入,根據需要自定義報表格式與取數規則,提供多種展示效果并與excel結合上手簡單。
7.管理指標數據統計與分析可實現精準、可視化的展示,水司營收業務一目了然,通過數據規范化推動業務優化。
8.創建統一的客戶視圖畫像。集中展示從立戶到注銷的全過程交易業務記錄;創建統一的柜臺收費畫像,集中展示柜臺收費人員收費、發票、退款相關工作的全紀錄。
典型案例
某省水務集團客戶,下轄四十多家水司、供水區域超過全省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供水能力達到360萬噸/天,服務區域人口近兩千萬。原來營業收費系統由各水司自建,系統各異,集團無法進行統一管理,且系統架構和業務模式已不適應新的管理要求。
部署集團型水務客服營銷管理平臺后,統一各水司營業收費管理系統,同時又結合各水司的業務特點提供個性化服務。滿足增值稅發票、微信支付寶便民繳費、階梯水價等新的業務需求,顯著提升了集團和下轄水司的管理水平和客戶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