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團購網站來說,真正最后給數票子給你的是商家,打折打得這么厲害,商家顯然不能從買賣中直接獲利,如果商家沒法從團購中獲利,他憑什么給你團購網站票子?為啥還有這么多愿意做“虧本”買賣的商家?
團購最近很火,王興的抄襲Groupon的美團一出,國內立馬出現了10家以上的團購網站。我也看了不少評論的博客,除了這篇《剖析美團模式:美團賣的是什么?》 ,很少有直接點出Groupon模式價值的。起碼,他們沒有對團購這種模式所面臨的最基本問題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在商家賠錢賣出大量商品的背后,團購到底創造了什么價值?
Groupon團購模式的先行者
再來看一下團購中的3個角色:用戶、商家和團購網站。用戶是開心了,買到了非常便宜的商品。商家呢?對于一個團購網站來說,真正最后給數票子給你的是商家,打折打得這么厲害,商家顯然不能從買賣中直接獲利,如果商家沒法從團購中獲利,他憑什么給你團購網站票子?為啥還有這么多愿意做“虧本”買賣的商家?
答案是廣告。一個網站,整個主頁啥也沒有,光禿禿的就掛著一家商家的廣告,還能每天還能吸幾十萬人訪問,所有訪問者還認認真真的把這則廣告完整的讀了一遍,你說這廣告能不值錢么?
明白了團購實際上是廣告,就不難理解Groupon區別于普通團購那些匪夷所思的設計了:
- 團購一件商品。每多一件商品,廣告的價值就減少一倍。用戶沒有那么多耐心讀完2則廣告。
- 每天團購。培養用戶每天訪問的習慣。
- 城市里的服務型商品。他們除了發傳單,沒有一個好的推廣途徑。對于用戶,今晚去哪兒吃飯是一個很隨意的問題,推廣本身的價值很高。
- 瘋狂的打折。這樣才能吸引用戶。
本來Groupon開創了一個很好的模式,而在中國,十多家模仿者一起出現的結果就是用戶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團購的廣告效果變差了,這種模式出現了水土不服。
眾多模仿者中,我其實更看好的是Yoka團,沒其他的原因,僅僅因為它做了一個開心網的應用。可是,它的產品設計實在太差,要不然早就可以脫穎而出了。
團購和開心網結合至少有如下好處:
1、主業隔離
以一個單獨的應用出現,可以避免和品牌原來的主要業務沖突,讓用戶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團購上。以Yoka為例,它本身是一個時尚網站,首頁里有大量其他的內容。用戶在密密麻麻的導航欄里找到團購實在是太麻煩了。同理,如果淘寶也開發一個應用,憑借淘寶的品牌優勢,比在淘寶網上直接做團購效果好得多。
2、深度傳播
既然是廣告,當然看到的人越多越好。SNS最大的優勢就是用戶的每一個動作都能影響到他周圍所有好友。一個用戶參與團購的信息出現在他好友的New Feed里,變相增加了這個廣告的受眾。
3、交互
Groupon缺少交互,而開心網恰好提供了一個交互平臺。好友之間可以針對商品進行討論。此外,商家也可以直接建立主頁,這樣對于商家來說,團購完一次之后還可以維持相當數量的忠實粉絲。
4、相同的用戶群
開心的用戶群是大城市的白領,這也和團購的目標用戶群相吻合。
5、訂閱整合
開心網里里有了短消息這樣的基礎構件。考慮到SNS的活躍度遠大于郵箱,可以把提醒這個功能發揮到極致。
對應到Yoka,我腦子里,它現在需要做的改進有:
1、侵略性的Spam
開心網和其他SNS不同。現在的它不是信息過載,而是信息過少。相對于Facebook上上萬的應用,開心網才區區幾十個。Spam不會對用戶體驗造成太多的影響,反而可以大大加快推廣速度。對比一下同時間一起上線的三方應用,大發Spam的X世界已經擁有了400萬用戶,而其他應用也就在50萬上下。
2、轉發
添加一個“感興趣”的按鈕。這樣,即使用戶沒有參與團購,點了“感興趣”也會讓他的好友看見。
3、挑選合適的商品
近期的團購主要集中在化妝品上,Yoka在這方面有自己的優勢,也符合城市白領這個用戶群。可是化妝品有太多的推廣方式,和服務業那種對廣告的渴求程度是不一個數量級的。
4、和開心的消息系統集成
有開心的消息系統,Yoka的郵件訂閱有種雞肋的感覺。
最后總結一下。剝掉了團購那張皮,我們看到了Groupon的模式到底是如何運行的,如果各位看官也能創造出一種新的形式,讓只有一個界面放著一條廣告的網站能有幾十萬的PV,那么你也必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