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原理:
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第一個比第二個大,就交換他們兩個。
對每一對相鄰元素作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尾的最后一對。在這一點,最后的元素應該會是最大的數。
針對所有的元素重復以上的步驟,除了最后一個。
持續每次對越來越少的元素重復上面的步驟,直到沒有任何一對數字需要比較。
實現
假設有這樣一個數組: [4, 1, 3, 2]
冒泡排序為從第一個數開始,吧這個數與后面的數比較,如果這個數比后面的大,就交換他們的位置。
比如,第一次比較4和1,發現4比1大,交換 -> [1, 4, 3, 2]
第二次比較4和3,發現還是4大,交換 -> [1, 3, 4, 2]
第三次比較4和2,仍然4比2大,交換 -> [1, 3, 2, 4]
這樣在進行了第一輪循環之后,最大的數4就被頂到數組的最后去了,就像泡泡一樣從水底冒起來一樣。那么,要完成整個數組的排序,只需要把最大的數頂到最后,然后第二輪再把第二大的數頂到倒數第二的位置,再來第三輪。。。。一直循環下去。
回到剛才的數組,第二輪比較開始,現在的狀態是[1, 3, 2, 4]
比較1和3,1小于3,跳過 -> [1, 3, 2, 4]
比較3和2,3大于2,交換 -> [1, 2, 3, 4]
這一輪到這里就可以停止了,因為第一輪已經把最大的4頂到了最后,所以第二輪只要確保第二大的數頂到倒數第二就行。
然后繼續第三輪(雖然目前看起來已經排序完成了)
比較1和2,不用交換[1, 2, 3, 4]
這里比較就全部完成。原理非常簡單。
def bubble_sort(list)
list.each_index do |index|
(list.length - index - 1).times do |e|
if list[e] > list[e + 1]
list[e], list[e + 1] = list[e + 1], list[e]
end
end
end
end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Ruby實現的各種排序算法
- Ruby實現的合并排序算法
- Ruby實現的3種快速排序算法
- Ruby一行代碼實現的快速排序
- ruby實現的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算法
- Ruby實現插入排序算法及進階的二路插入排序代碼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