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抖擻的孫大偉
文| 鉛筆道 記者 連然
?導語
今日,“知識圈”創始人向鉛筆道記者透露項目已于本年 6 月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云天使,目前正在尋求一筆 1000 萬元的Pre-A輪融資。
“知識圈”是一款知識社群運營工具,擁有打卡機制及互動授課的訓練營式工具,可便利開設線上課程的老師辦理學生,還可幫手學生提高主動學習的意愿。近期上線的圈子功能,則是擁有培養圈層及富媒體展示的知識社群辦理工具。
“知識圈”從 5 月上線至今,共有 6000 余位老師、 600 多家機構入駐,其中70%課程為語言輔導類。學生的課程完成率從遍及的8%~10%提高至平均60%,課程復購率則從5%升高至30%。

注:孫大偉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其真實性負責,鉛筆道已備份錄音速記,為內容客不雅觀性背書。
從老師貼心辦事中受啟發
去年 10 月,距離孫大偉開始第 3 次創業已經 5 月有余。他這次做的項目是一家整合藝術資源的交流平臺——ViiArt微藝生活,其中也包孕生活美學類課程。
項目一路做下來,孫大偉卻發覺不妙:用戶基本“用完即走”,留存率極低。
于是他找來四五十位在平臺入駐的老師溝通。期間他了解到,課程有著較高用戶粘性的老師,通常還做了許多辦事性工作。
好比有位老師在平臺開設整理收納課程,建立了學生的溝通群,并每日在群內下達任務,學生則需要給出反饋。
21 天的課程結束后,學生的房間也變得井井有條。其中不少學生報名參加了這位老師開設的另一門心理學相關的課程,復購率達70%。
不但如此,這位老師還為學生手工制作了“成長檔案”。起初報名人數少,她整理完檔案也得到晚上 12 點。
隨著學生人數增加,她漸漸忙不過來,便上網尋找能提供相應支持的工具,但搜尋無果。
了解到這點后,孫大偉受到啟發。線上課程的售賣通常有選題、包裝、分銷銷售、售后辦事、傳播與復購等 6 個環節,目前的平臺大多只提供選題、包裝、分銷銷售等相應辦事。
后三個環節則多留白,而留白就意味著機會,“那我們就從這里入手”。
抓老師也抓學生
他想到做一個打卡以及訓練營式工具“知識圈”,一方面便利老師辦理學生,另一方面也可幫手學生提高主動學習的意愿。
“知識圈”的打卡機制可以起到學生學習督促作用和學習頻率統計。采用獎金機制激勵學習——每位學生 100 元的報名費中,有 20 元作為獎學金放入獎金池,完成課程任務的學生可平分獎金;老師的點評反饋激勵學生學習,老師的認真點評不但能提高學生對老師的認同感,還能督促學生持續投入學習。
別的,“知識圈”將學生聚集,,可形成社群效應,學生之間彼此激勵競爭,而每日成就組成的“成長記錄”可被分享至社交媒體,則能在某種程度上滿足學生的炫耀心理。
本年 3 月,集合孫大偉設想的Demo完成并推出。他邀來十余位老師試用,結果一下子引來 1000 多位學生,程序(公眾號后臺辦事程序)瞬間垮掉。
隨后他請來時任千聊CTO的李春林加入團隊。 2 個月后,具有打卡等簡易功能的“知識圈”正式版上線; 8 月,添加了訓練營模式的版本上線。

◆“知識圈”訓練營使用頁面
目前“知識圈”上共有 6000 余位老師、 600 多家機構,其中70%的課程為語言輔導類。
老師分為自由職業者與在機構任職的老師兩類,前者占比約90%,他們之前在其它線上平臺開設課程,多由于用戶留存率低而轉至“知識圈”,后者則占比約10%。學生主要跟隨老師而來。
“知識圈”上線至今,學生的課程完成率從遍及的8%~10%提高至平均60%,課程復購率則從5%升高至30%。
至于變現,孫大偉并不擔心,用戶基數上來以后,變現的途徑有很多,例如VIP辦理功能和企業版等。他在近日上線了圈子功能,一個知識社群運營工具,主要用于幫手自媒體和行業大V做粉絲留存、圈層辦理和個人品牌口碑。他希望在本年年底能夠引來 10 萬名用戶入駐“知識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