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實例講述了JSP程序運行原理、文檔結構及簡單輸入輸出。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目標:
掌握Web應用的文檔結構;
掌握JSP的運行原理;
掌握JSP的簡單輸入和輸出。
主要內容:
通過一個簡單實例介紹Web應用的文檔結構和運行原理;
通過一個簡單的注冊功能介紹基本的輸入輸出。
實現內容:客戶端驗證。
1、 文檔結構
每個應用都有一個根目錄,例如ch2;理論上可以放在任何地方,但是需要配置,簡單的做法,直接放在了webapps這個目錄下,在這個目錄的應用會被自動加載。
在根目錄下會有一個WEB-INF目錄,這個目錄中的文件不能被遠程訪問,主要存放配置文件和類文件、資源文件。
在WEB-INF中的配置文件是web.xml,每個web應用都會有這樣一個配置文件。
在WEB-INF有兩個文件用于存放類文件和資源文件,lib和classes,lib下面存放以壓縮包jar形式存在的類庫,classes直接存放類文件(包含包的信息)。
頁面文件(包括jsp文件、html文件、圖片文件)可以放在根目錄(ch2)下面,或者下面的子文件夾(不能放在WEB-INF)中。
2、 運行方式
訪問方式:http://192.168.0.222:8080/ch2/ch2.jsp
前提:把Web應用部署到服務器上,啟動服務器。
下面以ch2.jsp為例介紹訪問過程:
1)客戶端通過瀏覽器發送請求;
2)Web服務器接收這個請求,然后轉給應用服務器;
3)應用服務器會查找客戶要訪問的文件,假設訪問的文件為ch2.jsp;分兩種情況:
第一次訪問:應用服務器把JSP文件轉換成Java文件;然后編譯成class文件;然后加載類;實例化對象并初始化;
后續訪問:JSP文件對應的頁面對象已經存在,直接查找到這個對象;
4)應用服務器封裝請求信息,然后調用相應的方法;
5)應用服務器把方法執行結果(響應客戶的內容)傳遞給Web服務器;
6)Web服務器把這個結果發給客戶端;
7)客戶端瀏覽器把接收到的html代碼解析成網頁。這個就是我們看到的結果。
下面是運行過程中的幾個文件內容。
源文件Ch2.jsp的內容: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FFFFFFFFFFFFFFFF"%>
轉換后的文件ch2_jsp.java:
package org.apache.jsp;
import javax.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
import javax.servlet.jsp.*;
public final class ch2_jsp extends org.apache.jasper.runtime.HttpJspBase
implements org.apache.jasper.runtime.JspSourceDependent {
private static java.util.List _jspx_dependants;
private javax.el.ExpressionFactory _el_expressionfactory;
private org.apache.AnnotationProcessor _jsp_annotationprocessor;
public Object getDependants() {
return _jspx_dependants;
}
public void _jspInit() {
_el_expressionfactory = JspFactory.getDefaultFactory().getJspApplicationContext(getServletConfig().getServletContext()).getExpressionFactory();
_jsp_annotationprocessor = (org.apache.AnnotationProcessor) getServletConfig().getServletContext().getAttribute(org.apache.AnnotationProcessor.class.getName());
}
public void _jspDestroy() {
}
public void _jspServic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JspFactory _jspxFactory = null;
PageContext pageContext = null;
HttpSession session = null;
ServletContext application = null;
ServletConfig config = null;
JspWriter out = null;
Object page = this;
JspWriter _jspx_out = null;
PageContext _jspx_page_context = null;
try {
_jspxFactory = JspFactory.getDefaultFactory();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
pageContext = _jspxFactory.getPageContext(this, request, response,
null, true, 8192, true);
_jspx_page_context = pageContext;
application = pageContext.getServletContext();
config = pageContext.getServletConfig();
session = pageContext.getSession();
out = pageContext.getOut();
_jspx_out = out;
out.write("DDDDDDDDDDDDDDDDDDDDDDDD/r/n");
out.print("FFFFFFFFFFFFFFFF");
} catch (Throwable t) {
if (!(t instanceof SkipPageException)){
out = _jspx_out;
if (out != null out.getBufferSize() != 0)
try { out.clearBuffer(); } catch (java.io.IOException e) {}
if (_jspx_page_context != null) _jspx_page_context.handlePageException(t);
}
} finally {
if (_jspxFactory != null) _jspxFactory.releasePageContext(_jspx_page_context);
}
}
}
返回給客戶端的信息(通過瀏覽器的查看源文件功能可以看到):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FFFFFFFFFFFFFFFF
3、 無狀態的請求應答模式
用戶通過客戶端發送請求,可以通過地址欄、超鏈接、按鈕或者表單元素的事件請求。不管采用什么方式發送請求,這些請求信息都會被封裝成HttpServletRequest對象,服務器會把這個對象作為參數去調用頁面對象,這個方法執行完會對客戶端響應,之后這個HttpServletRequest對象就被刪除了。如果再次發送請求,會創建新的HttpServletRequest對象,上一次訪問時候的信息都不存在了。
所以服務器不會保存客戶端以前訪問的信息,稱為無狀態的請求應答模式。
接下來介紹JSP技術的基本問題:輸入輸出。首先看如何完成輸入。
4、 輸入元素
輸入通過表單元素完成。常用的表單元素如下:
1)form
要提交信息,首先需要一個表單form,只有在form內的信息才可以提交。
開始標識form>
結束標識/form>
主要的屬性:
action屬性:是目標文件的位置,要提交給誰處理;
method屬性:請求方式,有get和post
注意:form不能嵌套。
2)單行文本框
基本語法格式:
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 value="請輸入用戶名">
type="text" 就說明這是單行文本框;
name表示文本框的名字,非常重要,在服務器需要根據名字取值;
value給出初始值。
3)密碼框
基本語法格式:
input type="password" name="userpass" >
用法與單行文本框基本相同。
4)隱藏域
基本語法格式:
input type="hidden" name="userpass" >
用于在多個頁面之間傳值,與當行文本框的用法也基本相同。
5)單選按鈕
語法格式:
input type="radio" name="sex" value="男">男
input type="radio" name="sex" value="女">女
一組單選按鈕的名字應該保持一致,這樣能夠保證多個選項只選擇一個。
注意:單選按紐之后顯示的內容與單選按紐沒有關系,只是告訴用戶這個單選按紐表示什么。
6)復選框
語法格式:
input type="checkbox" name="fav" value="音樂">
input type="checkbox" name="fav" value="體育">
同一組復選框的值也應該保持一致,可以采用統一的方式取值。
7)下拉列表
語法格式:
開始標識:select name="select">
結束標識:/select>
下拉框中的每個選項:option value="1">顯示的信息/option>
性別下拉框:
select name="sex">
option value="男">男/option>
option value="女">女/option>
/select>
8)多行文本域
語法格式:
textarea name="">sdsfsddddddddd/textarea>
要對文本域初始化,需要把初始值放在標簽的開始和結束標識之間。
注意:這一點與其它元素通過value屬性賦值是不一樣的。
9)提交按鈕
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
通常不需要名字。
10)重置按鈕
input type="reset" value="重置">
通常不需要名字。
11)普通按鈕
也可以通過普通按鈕完成表單提交,需要編寫JavaScript代碼。
語法格式:
input type="button" value="提交" onClick="…">
5、 輸入實例:注冊頁面
參考代碼register.jsp: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
請注冊br>
form method="post" name="fi1" action="process.jsp">
用戶ID:input type="text" name="userid">br>
口令:input type="password" name="userpass">br>
確認口令:input type="password" name="userpass1">br>
性別:input type="radio" name="sex" value="男" checked>男
input type="radio" name="sex" value="女">女br>
愛好:input type="checkbox" name="fav" value="運動">運動
input type="checkbox" name="fav" value="音樂">音樂
input type="checkbox" name="fav" value="編程">編程br>
學歷:
select name="degree">
option value="本科">本科/option>
option value="碩士">碩士/option>
option value="專科">專科/option>
option value="博士">博士/option>
/select>br>
備注:
textarea name="comment">/textarea>br>
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input type="reset" value="重置">
/form>
該頁面能夠完成用戶信息的提交,當用戶輸入和選擇完之后點擊提交按鈕,瀏覽器會把這個請求發送到服務器,根據form中的action屬性的值,我們知道服務器會調用process.jsp進行處理。下面介紹如何編寫process.jsp來獲取用戶輸入信息。
6、 獲取信息
前面介紹運行原理的時候說過,客戶的請求信息,包括輸入的和選擇的信息,都會被封裝在HttpServletRequest對象中,所以在process.jsp中只需要訪問這個對象即可,如何得到這個對象呢?
在JSP中提供了若干內部對象,其中之一是request,直接使用這個對象即可。對于內部對象,我們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聲明和實例化。
獲取請求信息可以通過下面的兩個方法:
getParameter(元素名字)
getParameterValues(元素名字)
前者用于獲取單值元素的值,例如文本框、單選按鈕、密碼框等。后者用于獲取多值元素的值,例如復選框、允許多選的列表框。
7、 實例:注冊信息顯示
process.jsp的源文件: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
注冊信息如下:
%
String userid = request.getParameter("userid");
String userpass = request.getParameter("userpass");
String userpass1 = request.getParameter("userpass1");
String sex = request.getParameter("sex");
// 對性別進行編碼轉換
sex = new String(sex.getBytes("8859_1"));
String[] fav = request.getParameterValues("fav");
// 該方法用于獲取多值元素的值
String degree = request.getParameter("degree");
String comment = request.getParameter("comment");
out.println("用戶ID:"+userid);
%>
br>口令:%=userpass%>
br>確認口令:%=userpass1%>
br>性別:%=sex%>
br>愛好:
%
if(fav!=null)
for(String s:fav)
{
s=new String(s.getBytes("8859_1"));
out.print(s);
}
%>
br>學歷:%=degree%>
br>備注:%=comment%>
注:此種方式的代碼(Java代碼與HTML代碼嵌套)不提倡,這里僅僅是為了讓這個程序比較完整。但是獲取值和編碼轉換的代碼需要掌握,以后在Servlet中會用,沒有什么變化。
8、 實訓:完成圖書添加界面,并把用戶添加的信息重新顯示出來。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的JSP程序設計有所幫助。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JSP動態生成驗證碼存儲在session作用范圍內
- jsp引用servlet生成的驗證碼代碼演示
- 用jsp頁面生成隨機的驗證數字碼示例
- 實現jsp驗證碼的簡單小例子
- JSP單選按鈕驗證、下拉框驗證、復選框驗證實現代碼
- jsp 頁面上圖片分行輸出小技巧
- jsp 使用jstl實現翻頁實例代碼
- JSP和JSTL獲取服務器參數示例
- JSP入門教程之客戶端驗證、常用輸出方式及JSTL基本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