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菜鳥不是一般的菜鳥,是讓行業害怕的菜鳥。順豐不是一般的順豐,是有更大全球野心的順豐。
今天(5月26日)上午,順豐頒布頒發與UPS戰略合作,在香港成立獨立合資公司,中國國內市場+全球國際市場的全面合作,聚焦跨境貿易、拓展全球市場。據鈦媒體了解,合資公司注冊本錢500萬美元,雙方共同投資1000萬美元,別離持股50%。
順豐上市后,一路走高的股價,讓創始人王衛以超過1500億的身價直逼首富馬云和王建林。
而選擇與UPS成立獨資公司,順豐顯然在全球物流布局上欲與阿里巴巴拉開差距。這一次,馬云落后了。
就在前幾天的菜鳥年會上,馬云對快遞物流業做了一場“訓話”(詳見鈦媒體文章《馬云“訓話”民營快遞企業老板:趕緊共享數據,做技術公司》)。在馬云演講的當天舞臺下,坐著三通一大等幾乎中國最主要的快遞公司負責人,卻唯獨沒有快遞界的老大——順豐和它的掌門人王衛。
行業人士很多都已從這場演講里聞出了一些紛歧樣的味道:菜鳥希望能“一統”快遞物流業,讓大家分享所有的物流數據給它,同時又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從其誕生開始,它就在行業里已樹敵無數,成為眾人口中的“警惕”對象。
2013年5月28日,馬云組建菜鳥網絡。成立之初便吸引了四通一達,天天以及順豐等快遞巨頭出資加入。成立之初,菜鳥聯盟風靡一時,菜鳥驛站等的確大大便利了人們的生活。
還記得,馬云在當時出任菜鳥網絡董事長的演講中,對四通一達與順豐等快遞為中國物流做出的貢獻,體現了極大的必定。同時也提到了最關乎快遞公司利益的一點:我們不會搶快遞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是永遠不會做快遞的。
一出生就被眾人警惕的菜鳥
話雖然好聽,但實際情況可能不會是這樣。京東CEO劉強東曾在某次央視節目中直言:菜鳥物流就是在為幾家物流公司上搭建系統,說得好聽是提升這幾家快遞公司效率;說得難聽點,最后你等著瞧,這幾家公司的大部分利潤都是被菜鳥物流給吸走。
接著劉強東還說到,關于這個事實,這些加入菜鳥聯盟的快遞都心知肚明,只不過是被“套牢”了罷了。劉總原話為:
“其實他們都知道,只是現在已經沒有能力離開了。因為你不這么做,就會被它踢走了,50%的業務就沒有了。所以你的命根子已被抓在手里。”
但劉強東提到,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順豐。


順豐的“單飛”硬氣來自哪里?
看來,即便馬云屢次強調,阿里絕對不搶快遞公司的生意,劉強東堅決體現懷疑,而王衛也不再買賬了。其實順豐“單飛”是有跡可循的:
第一,2014年5月,順豐主動中止了部分與淘寶商戶的合作,不再遞送價格超低的物流件,轉向與其他新興電商平臺合作。
第二,2015年5月28日,是菜鳥網絡成立兩周年的紀念日,在菜鳥網絡總裁童文紅舉辦的菜鳥合作伙伴大會上,順豐方面稱其工作繁忙無法參加。
第三,豐巢科技的成立。2015年4月份,順豐聯合申通、韻達、中通、普洛斯四家物流公司,共同投資創建豐巢科技。豐巢成立后,迅速形成”豐巢派“與”菜鳥派“開始搶占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
第四,2016年3月份,天貓官方頒布頒發,取消”順豐包郵“辦事,私以為,這也代表著順豐正式退出了菜鳥網絡。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上述2015年4月份,順豐帶頭反水馬云,聯手申通、中通和韻達一起投資5億成立“豐巢科技”來直面菜鳥的競爭。

曾經外界還有多個傳言,關于王衛多次拒絕馬云的“求見”,以及阿里對順豐的收購要求。
別人想抱馬云的大腿都沒有機會,,為何順豐的王衛卻敢和馬云對著干呢?在過去的 23 年間,順豐是中國少有的口碑幾乎沒有什么瑕疵的辦事類公司。兩句民間傳言足以勾勒它的地位。
一句叫做,“快遞分兩種,順豐和其他”。另一句叫做,“順豐出錯的概率,是其他快遞不出錯的概率”。可是,當順豐的王衛加入菜鳥的時候,是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但是進入后,事實很多事情被牽著走。
由于豐巢的創始股東聚合了國內最大的幾家快遞公司,順豐以及“兩通一達”四家公司在國內擁有超過87000個辦事網點,85萬名一線配送人員每日遞送全國50%以上的快件,強大的網絡優勢令豐巢一出生就極具想象空間。
